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长乐籍青年才俊池天河: 让遥感不再遥远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1-28 15:13:43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遥感是一门年轻而富生命力的学科,在资源探测、环境调查、灾害监测等领域,遥感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

  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的科学家池天河同样年轻精干。作为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池天河正以其科研的理性与创业的激情,让遥感技术不再遥不可及。

  日前,趁长乐市科技顾问团回乡考察之机,记者走近了这位科技界的青年才俊,也走近了似乎遥远的遥感技术。

  1961年出生的长乐人池天河堪称青年才俊。1991被破格提为中国科学院遥感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时,池天河年仅30岁。1995年,池天河再次破格提为研究员,次年即被中科院地理研究所聘为博士生导师。

  这位年青的博士生导师在考生中的受欢迎程度,从“地理信息系统论坛”上可见一斑——

  标题:考池天河老师的博士生的温度是不是还在升温

  贴子:考池天河老师的博士生的考生去年就很多,几乎达到了白炽化状态,今年的温度会如何呢?

  回贴:很热!不要做牺牲!

  跟贴:同意楼上的观点。别做无谓的牺牲!

  ……

  池天河在中学时期就表现出了过人天资,但他更愿意把在科研路上以惊人速度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专业上的正确选择。

  “首先要感谢的是高二班主任,是他为我选报了高考志愿。”在长乐二中读高二时,池天河尚是只知埋头苦读的懵懂少年,他的班主任根据他的学习成绩和数理天份,为他选报了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遥感专业。从此,池天河与空间遥感技术结下了一生缘。

  1982年,池天河从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进入中科院工作,4年后赴意大利欧洲空间研究所开展为期一年的遥感图像处理的合作研究。此时,池天河已经强烈感应到了空间遥感技术的魅力和前景,而他在科研上的悟性和闯劲也让国外专家侧目。在一位美国专家的盛情邀请下,池天河一度就回国工作还是留在国外深造产生了犹豫。池天河坦言:“合作研究期临结束时,曾尝试着报考了美国一家大学并被录取。”但中科院一位领导情真意切的来信很快打消了其留美深造的念头。

  1987年,池天河如期回到国内。凭着在国外的科研经验和由此建立的与国外专家的良好关系,池天河潜心遥感技术研究,紧追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网络体系建设”等三项获2001年“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

 

  20世纪80年代,科研院所走向市场的标志是有一批科技人员“下海”。今天,科研院所走向市场的标志是,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找到合适的路径。池天河正阔步走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

  池天河认为,满足实际应用,正成为科研院所研究项目的出发点;同时,如何更快速地将这些应用成果推向市场,应该是研究所管理者们所关切的。

  作为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助理和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池天河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具有资金优势的民营企业,寻求借助民营企业的资本尤其是市场捕捉能力,为研究所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走出一条新路。

  池天河在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浙江奔牛镇航拍图片。这张图片正是中心与当地一家民营企业合作研究成功的航空遥感数字测绘相机所拍摄的。

  池天河介绍说,当时这家民营企业主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跟他们谈遥感技术的合作。中心决定派考察组赴浙江考察,结果发现,当地政府为了全面了解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急需掌握辖区内的地面建筑物分布状况,一份全面详实的航拍摄影资料正是他们所急需的。最终,中心以技术成果与那家浙江民营企业合资,专门研究生产航拍摄影设备。

  2004年12月,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出了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让各地正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政府部门大吃一惊:该中心只花了2000万元就做出了国外需要花2个亿才能做出的航空遥感数字测绘相机。

  买一台国外的单镜头航空遥感数字测绘相机需要200万美元,而同样规格的国产相机只需300万元人民币。这对于一直采购进口产品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政府管理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池天河自豪地说:国外的航空遥感数字测绘相机一般在核心技术上有所保留,产品的使用精度也有限。在城市规划中,测绘部门要求测绘误差不能超过20公分,进口相机的误差是50公分,而我们生产相机的误差只有6-14公分,且稳定性已经过市场的检验。

  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推出了测绘精度更高的第二代产品,遥感技术正在全面走向产业化,主要表现在项目争取、产品开发、发展思路和产业化政策等方面。中心以单位控股或技术参股形式发展了12个公司,为研究成果和新技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平台,并在广州、成都、南昌和乌鲁木齐建立了分中心,这些中心均已开始运转,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遥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生命力很旺盛。在资源探测、环境调查、灾害监测等领域,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是战略性、综合性及前瞻性的重大科研成果,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与我们并不遥远。”

  池天河表示,遥感产业要想快速发展,就要选择对产业需求较为迫切的突破口,而参与构建数字城市,最终逐步形成数字城市建设的标准化体系,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池天河利用“九五”和“十五”两个五年计划投身于难度巨大的空间信息共享领域,作为项目技术总体组的组长组织了科技部、中科院、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林业总局、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国家环保局等部门开展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研究开发。探讨了我国开展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政策机制和运行机制,围绕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选择了一些具有数据权威性、具有数据更新能力、社会需求广泛的试点单位,开展有关可持续发展数据的标准化、网络化改造,建立了以分布式网络为基础、基于国际互联网信息服务、具有适当通讯带宽的广域网络系统,初步实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有力地推动我国各个领域的信息共享。

  池天河曾花整整三年的时间,在“数字福建”项目大型信息化工程中组织开展了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省级主要业务部门参与的、大规模的政务信息资源改造和共享,改造和共享的数据量达1TB;率先提出并初步营造了省级政务信息共享系统的标准环境、技术环境和管理环境,并在福建省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的氛围;成功开发了省级政务信息共享技术平台软件,该软件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软件测评,评为优秀软件;初步形成了从顶层设计、规范标准研制、信息资源改造、人才培养到共享软件开发的省级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为数字省的建设提供了示范和先导。

  池天河雄心勃勃地介绍,下一步,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及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遥感技术创新,致力于遥感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发展,在区域、国家与全球3个层次上开展综合性或单要素资源环境遥感调查。另外,在数字奥运、数字城市和国家重大工程监测等方面,该中心将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一条遥感应用的新链条。

  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于遥感产业化、产品开发及遥感运行系统的建立,池天河带领着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同事们,正在努力让遥感技术的应用之花,在各地数字化城市的构建中灿烂盛开。

  翱翔在遥感空间的池天河始终牵挂着家乡长乐的发展。他说,作为新兴发展的城市长乐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在信息化建设中相对落后,建议全面开展数字长乐的建设,将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通过数字化整合与标准化改造后经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输,最大限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全面建成以长乐市为对象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信息集成、应用与共享系统,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记者 林 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