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闽剧忆旧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2-16 09:59:03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长乐文风昌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清末民国初,知音嗜剧者,不乏行家。喜庆赛神,高台弹唱,遍及城乡各个角落。光绪年间,玉田的坑田秀才邱庆禧,为福州文儒班创作《墦间祭》一剧而远近闻名。据年长者回忆,城关龙台的郑茂环在得知府衔后,建儒家班演唱自娱,有时应知交之邀,在“家堂戏”上演出《金指甲》中的“哭灵”、“闹菊园”等折子戏(片断)都很精采。

  辛亥革命后,福州一带形成了以儒林班唱“逗腔”为主,综合洋歌、江湖、小调和昆曲等剧种的“福州戏”。其班、社统称为“闽班”。民国十三年(1924)郑振铎先生将《紫玉钗》的剧本送上海商务馆出版,以“闽剧”取代了“闽班”。

  民国初,县城东偶的“汾溪鞠社”诗人刘仲珊、郑功恺等,均为听曲行家。时营前的马头村郑亦奏出艺,在河下街的大玄帝庙主演时装新戏《新茶花》”,继承了闽剧传统,兼采昆剧、京剧等技艺,不用乐队,自弹风琴,唱得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令人耳目一新。刘仲珊曾作《听小伶郑廊度曲》诗:“仙袂蹁跹舞态新,偶从恨海证前身。凄然泪点弦边雨,瘦绝花枝镜里春。”

  营前伯牙潭,旧设有海关、洋行(商店),商务发达,并开新风尚。民国初有“群芳女班”郭素梅、雪明玉等京沪名伶,来营前演出,“汾溪鞠社”诸老,联袂听戏,有观女剧诗,郑惠庭:“霓裳舞态玉珊珊,脂粉场中此巨观。倘演虞妃垓下别,霸王犹作美人看。”刘仲珊:“都是娟娟秦弱兰,逢场也自扮衣冠。劝卿多演英雄事,免作前身粉黛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正值抗日时期,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刘似云,县苗圃主任项德崇(项南),同一些福州、平津流亡爱国学生,在福建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长乐县长王伯秋支持下,组织“明天歌咏团”,在街头演出“活报剧”,鼓舞民众抗日。二十七年夏夜,福州闽剧界艺人在榕城举行抗日救亡火炬游行,数百人个个手举火炬,身穿黑色中山装,脚扎绑带,队伍从省府路出发,经南门兜,走向大桥头(台江)。身处头排的有著名武生、长乐洋屿的关传庚,江田石门的陈春轩等艺人。他们沿途用闽剧曲牌“孝顺歌”高唱:“为国家,为民族,去,去,去,当兵去!”其势雄雄,其气昂昂,令人振奋。

  抗日时期,女丑陈杏芳(江田石门人)、与名丑林赶山等合演“夜光杯”。丑角显欠仁(金峰沙头人)、石务世(古槐人)等也联袂演出了“福州时事”,揭露了日寇轰炸福州王庄的罪行。福州沦陷时期,郑奕奏到福州“公宗闽剧社”教授金谷兰(青衣)演唱“芙蓉限”和“醉生梦死”等抗日剧目。(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