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应为福州话“平反”

http://www.clnews.com.cn  2014-03-12 14:32:37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乡土奇葩 孤芳自赏

  为了充分发挥语言作为交际工作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科学院在1955年召开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 会议,确定将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从前称为国语或官话)。后来又确立了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规范标准,即: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为什么把普通话定为国语呢?有它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以北方方言为代表点的北京,是辽、金、元、明、清的都城,近千年来一直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其次,北方方言使用人口最多(占汉民族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包括地域最广、云南、贵州、四川以及差不多长江以北的汉族地区在内,在全国各地影响最大。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央政权的施政工具,亦称作“官话。”

  运用方块汉字作为书写形式的汉语以达到书面语的统一。但由于我们国家区域辽阔,人口众多,口语千差万别。历代各地举子进京会试及第以后,就仕途腾达,有的还要到地方为官。于是,统治者对举子特别严格要求,要学会“官话”。现以清代为例:

  “雍正六年,奉旨以福建、广东人多不谙官话,著地方官训导,延臣议以八年为限,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福建省城四门设立音书馆……令州县与士民相见,及教官实心教导,保荐时列入政绩……”(摘自清·俞正燮《癸巳存稿》)

  福州话(闽东方言)以福州语音为基础,主要流行于十邑即闽侯、连江、罗源、长乐、福清、闽清、永泰、平潭、古田和屏南以及辐射周围福鼎、柘荣、周宁、寿宁县和浙江的苍南、平阳、泰顺等边界县。福州话是我国八大方言之一,在八闽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福州话远在唐末五代时期即已定型,经一千多年来的繁衍传承,不断充实,成为今日十邑乡亲的共同语言。

  由于福州话语音独具特色,应运而生的民间娱乐的模式:评话(弹词)、折枝诗、伬唱、十番伬等。它们长期来活跃在福州地区各乡镇舞台上,经久不衰。

  由于福建地处边隅,旧社会经济落后,交通阻塞,我们福州话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很大的距离。解放前,长乐县能讲“国语”的人寥若晨星。刚解放长乐县政府负责人都是北方人,当地叫“南下干部”,他们在台上报告或宣读文件,旁边都站着“翻译”,把普通话翻成福州话。台下听众对台上“翻译”称羡不已,视为能人。解放初,我在长乐城关培青小学读书,学校只好去福州特聘会讲国语的老师来校执教。建国不久,有两部闽剧《炼印》、《钗头凤》赴京汇演,得到北京观众的赞许。但他们都说唱词听不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只好用打字幕,这说明闽东方言与普通话的距离是多么遥远啊!

  这些文艺的奇葩只能孤芳自赏。

 

  方音阻碍 难融一体

  福州地区推广普通话热情最高,政府办公室、公共服务场所都讲普通话。学校一律进行普通话教学,尤其是中小学还把“讲不讲普通话”列入班级评比的项目之一。当今以讲普通话蔚然成风,偶尔只能在乡村老人活动中心、祠堂、祖厅落成庆典时,才出现用福州话叙述建造过程。很多年轻人都说:“我们福州人不会讲福州话了!”喧宾夺主,的确有很多人不能用福州话朗读诗文。

  但福州地区的人们平时交际充斥着方言土语。人们置身于这个方言气氛中,潜移默化,形成一定的语言定势。“乡音无改鬓毛衰”,一旦讲起普通话来,显得“半咸半淡。”当地形容讲不好普通话的人为“半咸淡橄榄”。

  为什么福州人普通话讲不好呢?究竟原因何在?现试以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加以探讨。

  “斯大林同志逝世了!”

  1953年3月5日,苏联领袖斯大林逝世了。当时中苏关系如胶似漆。全国各地都开追悼会,闽东地区不例外。中心会场设在福州,长乐县属于分会场,人们佩带黑纱,收听有线广播。主持人大场宣告:“斯(cī)大(dā)林(lín)同(tóng)志(zì)逝(cì)世(cì)了(lè)!”一句话,就把庄严肃穆的气氛冲淡了。显然主持人受了乡音的影响,把“斯大林同志逝世了!” (sīdālín tóngzhì shìshìle)的正确读音读错了。究其原因,道理很简单。普通话根据发音部位,有舌尖后音(zh、ch、sh)和舌尖前音(z、c、s),俗称翘舌与不翘舌。而福州话有舌尖的前音而没有舌尖后音,或者说:“只有不翘舌音而没有翘舌音。平心而论翘舌音是福州人学会普通话的拦路虎。这地区的人往往把zh、ch、sh做声母的音节,读成z、c、s做声母的音节。有的人对舌尖前音(不翘舌)中的z、c、s三个字母也混淆不清。所以把“斯大林同志逝世了”这句话的语音读错了,给人以半咸半淡的感觉。

  “把缸盆拿过来!”

  五十年代,福州大专院校较少。长乐县教育办得很好,升学率高,大部分学生奔赴北京、上海就读。有一次听同乡同学讲及一事,福州地区学生刚去北京。这位学生要同学拿大碗过来盛面,就冲口而出:“把缸盆拿过来!”福州话把“大碗”叫“缸盆”。北京同学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福州话与普通话的表现在名异实同,也就是说用不同名称来称呼相同的事物:一、词素不相同:厝(房子)、日头(太阳)、犬(狗)、风抽(打气筒);二、结构形式不同:鸭姆(母鸭)、闹热(热闹)、鸡囝(小鸡);三、字相同而意义不同:嫩(小)、乖(又老又韧)、肥(胖)。从最近新出版的《福州方言词典》收集闽东方言与普通话汇差异方言词6833条。要把这些词汇用相应普通话词汇来表达,谈何容易,必然会出现“把缸盆拿过来”的句子来。

  “今天钓了三头鱼!”

  福州话没有后缀,也就是没有普通话的儿化与子尾。桌(桌子)、月(月儿)、被(被子)、桔(桔子)。福州话与普通话在量词运用上大相径庭。一只人(一个人)、两头鱼(两条鱼)、三落房子(三栋房子)、四兜树(四棵树)、五把针(五根针)、六条稻草(六根稻草)、七张信(七封信)、八架车(八辆车)、九题歌(九首歌)、十样东西(十件东西)。

  另外,动词构成、形容词构成与变化、副词与助词用法及状词和补语的位置,福州话都有自己的特点,由于方言口语的习惯,会反映到书面上来,在学生的习作中,有时会出现下面的句子:

  老师叫我搬桌。

  月在云海里沉浮。

  这只人很肥!今天钓了三头鱼。

  汝面有红,伊毛红(你脸红,他没红)。

  有订报纸来登记!(要订报纸来登记)。

  显然福州话与普通话语法相差甚远,这也是半咸淡“国语”的根源。以普通话标准来衡量以上例文,简直是贻笑大方。播音要求“正宗”的普通话。播音员从来不收生长在福州方言区的人。1993年,笔者参加福州市语言文字学学会召开的会议,听说会员中有一位会讲福州话的省台女播音员,顿感惊讶,后经落实,原来她系北方人,随父母来榕工作。福州话一无是处,可以打入“冷宫”了。这样不禁使人想起“粤语”(广东话)来。建国以来,方言区推广普通话工作成绩显著,但粤语敢于普通话(国语)“分庭抗礼”。上世纪后期,广东地方广播电台除了新闻用普通话播放外,其他节目都以粤语播放。翻开广东省地方出版的报纸,都是采用许多地方文字,广东人把“粤语”成了“官方语言”。这为什么呢。广东环境位置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于其它地方,人口流动量大,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粤语”随波逐流,广为移植,如国人更好地在香港工作和生存,非懂粤语不可,而我们的福州话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

 

  寻找差距 推陈出新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说明乡音的顽固性。我们福州人受乡音的影响,说起普通话来有几个缺点,在语音方面尤为明显,an与ang、en与eng、in与ing分辨不清,另外z、c、s与zh、ch、sh为声母的字也分辨不清。

  我们可以通过近体诗的押韵和偏旁类推加以分辨。诗词格律主要指两方面:一、押韵,二、平仄。从近体诗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写诗,押韵是严格依照“平水韵”的。用今天汉字拼音来检验“平水韵”的韵目分类,就可以发现an与ang、en与eng、in与ing泾渭分明,这给我们今天辨别an与ang、en与eng、in与ing带来了方便。再从流传下来近体诗押韵情况来看,律诗绝句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一般说五律五绝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七绝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律诗的第二、四、六、八句,绝句的二、四句必定要押韵的。在一首诗中,如果发现一个韵脚字的韵母是an,那么其他韵脚字韵母必然都是an,如果一个韵脚字韵母是ing,其他韵脚字韵母必然是ing。如“青”是读qīn还是读qīng?“平”是读pin还是读píng?我们记得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一首第一句入韵的七言律诗(押下平声青韵),韵脚是“经”“星”“萍”“丁”“青”)。在这五个字中,我们只要辨认一个字的韵母是ing,其余四个韵脚字韵母必然也是ing。比如懂得“经”的读音是jīng,那第“星”必然读xīng,“萍”必然读píng,“丁”必然读dīng,“青”必然读qīng。再由这个韵脚偏旁推理(同旁字一般是同一韵母)就能确认下面这些字的韵母是ing:

  经刭颈劲径胫泾轻茎痉

      星醒惺腥猩

  平萍坪枰评鲆苹

  丁仃叮订钉盯酊顶疔

  青清蜻鲭情请晴睛精菁圊

  这样上下串通,左右逢源,仅仅背诵一首诗,可以辩认42个常用字韵母是ing。再举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为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场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的韵脚是“间”“还”“山”。“山”,音shān,这是我们所熟悉的,既知道“山”字韵母是an,其他两字的韵母就可推知了。

  同样可以利用形声字的偏旁类推,以分辨z、c、s与zh、ch、sh为声母的字。

  如:祖(zǔ)、组、俎、阻、诅;

  苍(cāng)、舱、仓、沧;

  司(sī)、嗣、饲、伺;

  朱(zhū)、珠、铢、蛛、茱、诛、侏、洙;

  场(cháng)、肠、畅;

  式(shì)、试、拭、轼、弑。

  一种现象值得注意。ua、uai、uang这三个韵母只跟翘舌(后音)的zh、ch、sh声母相拼,不跟不翘舌(前音)的z、c、s声母相拼。

  鼻韵母(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计有十六个:

  an,en,ang,eng,ong,ian,in,iang,ing,iong,uan,uen,uang,ueng,üan,ün.凡是由以鼻韵母组成汉字读音,在阴平调和阳平调中不存在入声调字,可以断定凡是鼻韵母组成汉字,阴平调和阳平调的字属于平声,上、去调的字属于仄声。

  现把入声字(除少数冷僻字外)混入阴平调或阳平调的200余字加以整顿归类,以便对照。除这200余字入声以外,其它字就可断定普通话中阴平调、阳平调即平声字,上、去声调即仄声字。

  i逼(bī)滴(dī)敌嫡狄荻笛涤(dí)迹积绩击激唧(jī)及极汲吉集疾急楫(jí)劈(pī)七柒漆(qī)剔踢(tī)吸淅惜息易夕(xī)昔席锡檄习袭(xí)一壹揖(yī)揖(yí)失湿(shī)识十什拾实石食蚀文(shí)只织汁(zhī)直值侄(zhí)

  u出(chū)读渎牍独毒(dú)拂佛服幅福蝠辐缚袱(fú)忽(hū)斛鹄(hú)哭窟(kū)扑(pū)仆(pú)淑秫孰熟塾赎熟(shú)俗(sú)秃突凸(tū)屋(wū)竹烛(zhú)足卒(zú)

  ü局菊桔橘(jú)屈(qū)

  a八(bā)拔跋(bá)插锸(chē)察(chá)答达(dā)发(fā)乏伐筏罚(fá)拉(lā)撒(撒手)(sā)杀(shā)塌(tā)塌扎(zhá)杂(zá)

  o 剥(剥削)钵拨(bō)勃渤伯泊舶箔帛博驳薄[薄弱](bó)

  e 额(é)得德(dé)割鸽(gē)革隔格阁骼(gé)劾合盒涸盍(hé)舌什(shé)折(zhé)则责帻箦泽择(zé)

  ia 鸭押压(yā)夹(jiā)挟(挟带)颊(jiá)瞎(xiā)峡挟侠硖辖匣狎(xiá)

  ua 刮(guā) 滑猾(huá) 刷(shuā)

  uo 铎夺(duó) 郭(guō) 国(guó) 活(huó) 说 (shuō) 捉 (zhuō) 灼酌卓琢斫濯擢浊镯茁(zhuó)

  ie 别蹩(bié) 跌(diē) 喋堞蝶碟谍牒垤迭(dié) 接结(jiē)节洁结杰竭碣捷睫劫截(jié)贴 (tiē) 歇蝎 (xiē) 协作(xié)

  üe 约(yuē)蕨决诀谲绝爵觉(jué) 薛削(xuē) 学(xué) 缺阙[阙疑](quē)

  以上混入普通话阴平调和阳平调的200余字的“入声字”,如果用福州话(音)衡量,它们都是声调短促,不能延长的。可以这样说,福州话是断定“入声”字的“火眼金睛”。

 

  继承传统 语言瑰宝

  社会上一些人喜欢填词和写近体诗,但他们“格律”“平仄”声评定的标准都以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为平声字;“上声”、“去声”为仄声字。结果大相径庭,不合格律,给他们带来了填词写诗的困惑,为什么呢?现我把语言发展的情况述叙一下,以飨读者:语言是发展,语音在变化。普通话声调是由古代汉语的四声发展而来的。所谓四声是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明代真空和尚编撰的《玉钥匙歌诀》,概括四种声调的念法:“平声平调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意思是:平声声调平直舒徐;上声上扬高亢;去声低沉宛转;入声短促,声调不能延长。“平”专指平声。“平平则仄”,所以“上”、“去”、“入”都是仄声。

  古代汉字声调与普通话声调最大区别就是普通话没有“短促急收藏”的入声调。事实上北方语言的入声调在元朝就消失了。元代周德清根据北方语音编制,为北曲押韵。每韵再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就没有入声韵。

  那么入声调的汉字跑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入声调汉字,分派普通话四种声调(阴阳上去),其中大部分转入去声,这就不成问题,因为去声属于仄声,部分入声字化为阴平声和阳平声,这少数字要引起注意,因为它混淆视听,给辨别字的平仄声带来一定困难,造成诗词难学的困惑。如“竹”、“菊”、“橘”等字,按“福州话”读音,声调短促,不能延长,是入声字,而普通话,去把这些字属于第二声阳平调。

  也许有人提出福建方言与普通话距离遥远,为什么历代以来福建省会出现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呢?

  福州是八闽政治、文化中心,以福州语音为主的闽东方言,历代悠久,语汇丰富,特别是保留上古入声字,如果按福州话来读入声字,声调都是“短促急收藏”。历代以来,福州地区的文人,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写诗、填词,另外诗人们以八音口诀辨别平仄声,并有《戚林八音》字典可查。

  所谓“八音”,即根据汉语声调,按福州话来读,可采用“八音口诀”,把汉字高低升降接近字可分别按八音顺序读下去,可以找出每一个字的平仄声调。“八音口诀”是闽东方言(福州话)的瑰宝,是分辨汉字平仄声的法宝。大文豪郭沫若对“八音口诀”及福州话保留上古入声调赞叹不已:是福建人诗歌写得好的原因所在。为了避免“失传”之嫌,在此一提,仅供参考。现以图像说明。

  永《上声》 阴《去声》 引《上声》 泳《去声》

  因《上平声》 抑《入声》 人《下平声》 逸《入声》

  从图中看出平声只有二个“因”上平声、“人”(下平声),其余“永”、“荫”、“抑”、“引”、“咏”、“逸”均属仄声。上声“永”、“引”是属同音,实际上八音只有七音。掌握“八音口诀”要花一定工夫,要不断熟悉。为此抄录几例,供练习之用。

 

  一树傲立 枝繁叶茂

  由于福州话语音独具特色(八音七调),应运而生了评话(弹词)、折枝诗、闽剧、伬唱、十番伬等文娱模式。

  评话:偶尔在街头巷尾看见简陋的台上放置一张桌子,评话员在台上指手划脚讲述故事。但听众寥寥无几,而且多是年近古稀之人。看来福州评话艺术,已成为明日黄花,不受人们欢迎了。

  评话是福州十邑的特产,有它繁荣昌盛时期,并以独特的说唱艺术,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评话场道具再简单不过了,一桌、一椅、一筷子、一铜钹、一醒木和一月戒指。评话员主要根据评话书演讲。评话书来源自两方面:唐章文等少数评话员,讲述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人物,经过评话员艺术加工,语言通俗化,再加上简单手势,人物就显得栩栩如生了。另一种根据专人或评话员编的评话书。如解放前名闻遐迩的《忠臣血》、《冤海仇》是专人编的;《英雄泪》则是评话员黄天天编的。解放初,评话书500万字,可以称为世界上最长小说《榴花梦》的发现,无疑给福州地区文化抹上耀眼的光圈。

  评话书的特点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语音以福州方音为本,语句平仄相间,特别强调的是:奇句末字(上句)一定要用仄声字;偶句末字(下句)一定要用平声字。福州话保留不能延长的“入声”字,给确定平仄声带来了方便。由于福州方言音平仄声分明,所以福州评话调抑扬顿挫,委婉动听,尤其是到达顶点(高潮),主人公叙述苦难的过去或描述生离死别的场面,加上铜钹伴奏,更是唱腔圆润,韵味无穷。

  由于评话调平仄要求不严,作者创作评话书(按评话调填词)有充分自由,宜于排比。《英雄泪》中采用这种手法,就把和尚、尼姑虚幻的人生观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弟子一心皈依佛教(仄),二目紧闭口念弥陀(平)。

  三宝金莲焚香顶礼(仄),四大皆空斩断情由(平)。

  五代宗祥莫将留念(仄),六根清净看破红尘(平)。

  七情不染付之流水(仄),八曾受戒佛祖面前(平)。

  九戒亦空看经食菜(仄),十指合掌礼拜如来(平)。

  由于评话调句无定字,平仄限定不严,动词运用,更是得心应手,如《英雄泪》中叙述英雄侠女奔走天涯:

  走不尽乡村和市镇(仄),过不尽峻岭和山林(平)。

  受不尽风霜和雨露(仄),踏不尽池泊和凉亭(平)。

  “走”“过”“受”“踏”等动词运用,恰到好处。

  今天影视普及寻常百姓家,歌舞厅星罗棋布,福州特有说唱艺术——评话,要想争一席之地,看来是困难。但既是一门艺术,就不会灭绝,只要大胆创新,就会焕发出新的艺术光辉。

  折枝诗(亦称诗钟):所谓折枝诗,顾名思义,是从一棵树中折一花枝。如果把七言律诗比作一花树,折枝诗就是从七言律诗格律中摘取有对仗两联的声律。

  折枝诗一般拈两个“眼字”(亦称诗眼)凑成十四字一联为主,“眼字”放在出句和对句的第一字即为第一唱,放在第二字即为第二唱,其它以此类推,一般说“眼字”可以对调,有的规定“眼字”不能对调,那就按规定办事了。诗句为一对子,共14字,内容方案要求工整。“眼字”就是题目。有了题目,就按七言格律诗颔联或颈联的声律造句。出句末字一定要用仄声字,对句末字一定要用平声字。折枝诗创作系当场出题,以钟声为号,限时完卷,所以又叫诗钟。有关折枝诗创作,清余北丰《风月谈馀录》有记载:“构思时以寸香系缕土,缀以钱,下承盂,火焚缕断,钱落盂响,虽佳卷亦不录,故名曰诗钟云。”

  由于福州话的优势和辨别平仄声得天独厚的条件,历代以来,福州十邑诗社遍布,如今福州十邑诗社如雨后春笋般……如“三山诗社”、“融光诗社”、“海滨诗社”、“百六峰诗社”等,他们都以写折枝诗与近体诗为主。

  折枝诗是福建省特产,它以独特的诗歌风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它可比文艺园中一朵奇葩,供人们品尝、玩味。当前诗社遍布八闽大地,活动内容,以写折枝诗为主(当前有的折枝诗创作大多数把“限时完卷”改为“限日完卷”)。

  折枝诗短小精悍,在短短的十四字,可以抒怀、咏史、赋物、言情、说理。本人结合自己创作的折枝诗,加以说明。

  一、抒怀:用折枝诗格式,结合“眼字”的示意,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歌颂四化建设。

  新腔永唱民情笃 明曲高歌党德隆(明新第一唱)

  月光普照三通道 溪水长歌四化功(溪月第一唱)

  二、咏史:用折枝诗格式,结合“眼字”的启迪表示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看法,鞭挞封建帝王的冷酷无情。

  骓马乌江还恋主 赤龙云梦不亲臣(龙马第二唱)

  《中国历史》第一册是这样叙述《楚汉战争》的:“战争初期,项羽在兵力上占优势,刘邦经常打败仗。但是刘邦注意收揽民心,善于用人,又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因此汉军逐渐由弱变强,反败为胜。后来,刘邦派大将韩信等率大军进击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项羽被迫自杀。”据蔡东藩的《前汉演义》叙述到随项羽征战多年的乌骓马,在主人死后,不饮不食,不久也死了。而“赤龙”下凡的刘邦称帝后,为了排除异己,剪除异姓王,就假装游览云梦泽。把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擒拿,并处以极刑。

  三、赋物:用折枝诗格式,根据表示事物或表示性质和状态的“眼字”来描绘八闽的武夷山、鼓山的绮丽风光及家乡下沙海边、城关塔山、汾阳溪等景色优美的角落。

  五岳有山皆胜地 八闽无水不桃源(八五第一唱)

  石鼓重峰凭槛立 武夷九曲绕魂来(重九第三唱)

  泉过家门清似洗 竹笼山壑翠如流(家山第三唱)

  汾溪九曲凝新旭 圣塔重光接彩霞(重九第三唱)

  双涧泉声流笔底 春山树影漾灯前(双春第一唱)

  依岭原知山乐趣 临溪何碍水长喧(长乐第六唱)

  晚秋枕听前溪水 晴晓亭看圣塔山(晚晴第一唱)

  月台云淡宵如昼 溪涧风清夏若秋(溪月第一唱)

  曾恋山溪寻胜景 每翻书卷找名诗(书山第三唱)

  新地同游君作画 明轩独坐我吟诗(明新第一唱)

  风波世路寻常忆 光景家山仔细吟(风光第一唱)

  奇石吻涛依海立 彩云恋月傍天飞(海天第六唱)

  晓日片时红海角 春风一夜绿天涯(海天第六唱)

  梓里山牵游子梦 天涯家系故园情(家山第三唱)

  四、言情:用折枝诗格式,结合“眼字”的诗情画意,勾起对古典名著《红楼梦》、《西厢记》及《故乡的榕树》最精彩场景的回忆。

  竹影潇湘诗侣节 月光普救玉人情(眼字“诗人节),分嵌上下句)

  晴送兰舟游子梦 晚凉榕树故乡心(晚晴第一唱)

  五、论理:用折枝诗格式,根据“眼字”的含义,体现事物典型意义。

  走马看花浮面景 飞龙破壁点睛功(龙马第二唱)

  运当盛处须长省 境到穷时要乐观(长乐第六唱)

  折枝诗以最经济手段表现最完整意境和感情见长,但目前写折技诗的人为数不多,折枝诗处于奄奄一息状态,这朵奇葩面临枯萎的危险。我们都有责任来扶持它、浇灌它,让它茁壮成长,使我省特有产物、独物诗歌风格继续生存下去,大家都来写折枝诗。

 

  闽剧:同样利用福州话的“八音七调”和“平仄相间”的原理,为此闽剧唱腔圆润流畅,音调铿锵,别具一格,深得人们青睐。尤其是与福州一江之隔的长乐,闽剧迷比比皆是。从古到今,婚丧喜庆、传统节日和神明华诞都聘请福州闽剧团来。解放前福州“善传奇”、“赛天然”、“三赛乐”等闽剧团长期活跃在长乐各乡村舞台上。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今举二例足以说明。

  其一:马山顶演戏一舂臼

  长乐县与闽剧结下不解之缘。几乎每个乡村每年都聘请福州闽剧团演几场戏。大乡如此,小村也不例外,甚至几户人家也不甘示弱。离城关八里之遥,有座山叫马山顶,半山腰住五六户人家,主要靠种植番薯和豢养牛羊收入。为了相互呼应起见,他们将房屋围绕一块平场起盖,只有南向为通道。这里从来没有演过戏。有一年,地头神黑面元帅华诞,这几户人家就筹集巨款,聘请福州闽剧团来演一本戏。闽剧团演员、伴奏几十人,随带行李、道具二十多箱,只好乘轮渡来长乐县城关码头。当时潮候是上午11时,经过四小时航程,下午三时,才到达长乐县城关码头。他们扛着戏箱,翻山越岭,五时半赶到马山顶。这时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他们只好草草吃过饭,匆匆地化妆登台了。台临时搭在偏南向,台前悬挂两盏打气汽灯,把平场照得亮堂堂的,但平场上空无一人,只是在各家各户门前廊下舂臼墘坐着二三个人。闽剧团在演出前要闹三次台,目的等候观众,这也是闽剧演出的夹板花(规矩)。当敲锣打鼓闹了一通后,不见来者;第二通闹罢,依然如旧;第三通闹毕,毫无动静。这时一位青年从舂臼墘站了起来,大声说:“时间不早了还不演出,今晚要演到什么时候?”帮主(剧团负责人)理直气壮地回答:“没观众,我们演的戏,给谁看呀?”这位青年说:“我们村只有这几户人家,早就来了!”剧团演员大受感动,全身心投入演出,他们洪亮的唱腔,冲破夜色,山下附近乡村都听到。“马山顶演戏一舂臼”成了长乐县一桩趣闻。

  其二:“‘皇帝’躲藏桌下”

  在长乐市六平山下、汾阳溪旁有座庙宇,内祀汾阳王郭子仪、王第六子驸马太傅郭暧、王第六子长孙御史中丞郭铸,及王的部下张、杨二将军和赤面将军等,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汾阳王庙。

  汾阳王庙修建多次。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大雨溪涨,庙宇损坏,乡人修建了后殿并前楹。汾阳王庙为直进三大殿,典雅雄伟,水阁重楼蔚为壮观。春秋佳日,六平山万壑松涛,汾阳溪千岩映月,擅一方之胜,游人香客络绎不绝。1935年,看庙人不戒于火,付之一炬,仅存后殿(祖殿),废墟上搭盖简易的戏台,长期成为露天戏院,同时又是冬初吹干“番薯米”的好场所。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郭子仪神诞日,举行庙会,演戏三日,十分热闹。有一场场景堪为离奇!

  《资治通鉴》45卷记载:驸马郭暧与公主夫妻争吵,郭暧出语不逊犯了欺君之罪。郭子仪知道事态严重,自绑进朝谢罪。后人把这一史实编写《打金枝》一剧。《打金枝》是闽剧传统节目,久演不衰。有一年冬初,汾阳王庙的戏台演《打金枝》剧目。当“郭子仪”跑在皇帝面前请罪时,突然一阵狂风,掀翻幕帐,吹倒公案桌上的陈列品。“皇帝”惊慌失措,连忙躲到公案桌下……场景属实,但事出有因。戏台座南朝北,时在冬季,不时朔风乍起,实属巧合。此后,《打金枝》与汾阳王庙的戏台绝缘了。

  我们意识到母语——福州话的濒危状态。年轻人他们即使会说会听一些简单的福州话,但对福州话的特点失之交臂,可以说标准福州话的年轻人近乎绝迹。

  由福州话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话、闽剧、折枝诗、十番伬等也成为明日黄花,至今闽剧团在长乐市还是有一定市场,但每场演出观众几乎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为了保护这一份“历史的深沉”,有识之士挺身而出。如民俗专家方炳桂5年前在乌山顶上开设了“闽都乡学讲习所”(进行了100多场演讲)。同时还主持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左海之声》栏目。十多年来,他每周都在电视台用福州话向广大电视观众介绍福州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但毕竟影响不大,今后要提倡讲福州话,要把福州话与普通话并驾齐驱,多宣传福州话独具一格的语言优势,拂去尘埃,还“福州话”的真实面目。

2014年1—2月

写于六平山汾阳溪听泉阁

  (作者 黄世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