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黄世鼎《吴航诗话》之寻韵琴江村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7-20 15:49:32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村,1999年被列入我省首届历史文化名村。琴江村与福州马尾隔江相望,处在闽江、乌龙江汇流南岸。由于这段江面宛如一把琴而名琴江,江边首当其冲的村落,自然而然名曰“琴江村”,俗称“旗下里”。由于地道险要,系闽都福州的门户。清·雍正六年(1728)镇闽将军阿尔泰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此地,成为海军世家。

  琴江村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文化,坚持走科举之路。他们之中,为官在外或文化素质不高者的家庭,都把孩子由教席先生传授“四书”、“五经”。他们到处网罗举人或精通经书者,高薪聘为西席先生。这样举措,代代相传。为此从乾隆初年(1737)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在短短的一百六十七年中出十多名进十,三十多名举人,县试的秀才比比皆是,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长乐县锦上添花。

  古代文人游玩宴会多以诗唱和,有时即使不游宴,也作诗唱酬或联系感情,或展示才学。

  诗文本是一家,吟诗作对是琴江村人的家常便饭。他们经常在洋屿鹤山上的云门寺举办诗会。清·光绪初,琴江村聘请闽县人施梦周为教席先生。有一年秋末冬初的一天,在云门寺举行唱和诗会。施梦周为词宗,由他出题并决定唱和的形式。施梦周《云门寺宴集诗》征集和诗,要求次韵和倒次原韵和之。参加者根据词宗诗意和要求和之。参加者诗学精深,作品堪称精品,让人读后口齿生香:

  施梦周《云门寺宴集诗》:

  在诗中施梦周感叹自己皓首穷经,功名不第,蹉跎岁月。今日面对书香官宦、文人学士,自惭形秽。参加者在和韵中,对这位教席先生多加安慰:功名是身外之物,时移事迁,不要耿耿于怀,不要妄自菲薄。今要以洋屿村鹤山上的云门寺周遭山水景观陶冶情操:

  黄曾源(字石孙),光绪十六年进士)《云门寺宴集诗次韵》:

  张朝熙《云门寺宴集诗次韵》:

  张国俊《云门寺宴集诗次韵》:

  唐以梁《云门寺宴集诗次韵》:

  张朝弼《云门寺宴集诗倒次原韵》:

  黄运亨《云门寺宴集诗倒次原韵》:

  黄曾源《云门寺宴集诗倒次原韵》:

  [古诗注解]

  [1]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2]谢家多玉树:东晋宰相谢安家庭出了谢道韫等多位女才人。

  [3]晋代有兰亭:东晋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即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枉役形:自惭形秽,自讨苦差吃。

  [5]丹青:图画。

  [6]浊酒:浑浊的酒。

  [7]投契:理念契合,谈话投机。

  [8]琴剑浮沉:云门寺下闽江有大屿与小屿二岛礁。大屿礁似琴状,小屿礁像剑状,为此这段闽江也称琴江。两岛礁随着潮浪在江中沉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大屿礁办起了“治疗麻疯病医院”。七十年代后期,洋屿村填江造地,大小屿礁与江岸连成一片,现该地域建起了水泥厂。

  [9]芒鞋:僧侣穿的鞋。

  [10]修褶事:周代三月上巳日(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修褶祭祀仪式。即日帝王后妃和官宦百姓都要去水边洗濯除垢,拔除不祥。这一水滨修褶习俗,代代相传。

  [相关链接](一)

  赋诗——曲 水 流 觞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修褶祭祀仪式期间,举行诗会。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聚集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兰亭。他们分列在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涧两旁,在上流放置斟满酒的杯子,酒杯沿着弯曲的溪流漂去,停在谁的面前此人就喝光酒,并赋诗一首。诗的主旨各抒怀抱。这就是“曲水流觞”的典故。这场诗会共得诗37首,汇集刻印,书名《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作序(兰亭集序)并书写。墨宝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赋诗一首”意思就是吟诵自己写的诗。这里可以看出晋朝时诗就可“赋”了

  [相关链接](二)

  唱诗——旗亭画壁

  初唐产生了近体诗(绝句、律诗)。近体诗因其内在的音乐性与节奏性同当时流行的乐曲韵律较为接近,常被当时民间的伶工歌妓披乐传唱。它们共创造了四个乐谱,即五绝(四句,每句五字)曲谱、七绝(四句,每句七字)曲谱、五律(八句,每句五字)曲谱和七律(八句,每句七字)曲谱。今天我们传唱的歌曲都是一曲谱配上一歌词。而唐代传唱近体诗(绝句、律诗)是同一曲谱配上不同人写的(不同内容的)律诗绝句,现从“旗亭画壁”这一典故可见一斑:

  唐开元(玄宗年号)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焕齐名,他们写的七言绝句多被伶工歌妓传唱。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到一旗亭喝酒听唱各人诗歌,看谁的诗被唱得多,并以壁上画线作为记号。这就是“旗亭画壁”的故事:

  王昌龄、高适、王之焕共诣旗亭小饮,有梨园伶工歌诗,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令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着,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里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焕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将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我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鬓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焕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

  但乐谱虽然像宋词的乐谱一样早已失传。当时如何唱法,不知所云,但我们今天可以从近体诗“声律”的节拍中领会吟诵之法。

  近体诗的音律不但为今天的吟诗提供蓝本,而且还是当今写近体诗的准则。文革后成立了“中华诗词学会”主张用格律形式,抒发情感,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诗社遍布神州大地,律诗绝句充斥各地报章杂志,浩如烟海。“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按近体诗的“声律”创作,韵脚还是以“平水韵”为准。

  [相关链接](三)

  吟诗——近体诗声律

  所谓“声律”,“声”指的是声调,主要指平仄而言;“律”指的是平仄分布规律。近体诗(律诗、绝句)平仄都有固定分布规律。韵脚以“平水韵”为准。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主要表现语言的高低升降不同声调区别运用到文艺创作中,就会造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增强了艺术性。古汉语有四种声调,即“平上去入”,简称四声。所谓“四声”是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明代真空和尚编撰的《玉钥匙歌诀》,概括四种声调的念法:“平声平调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意思是:平声声调平直舒徐;上声上扬高亢;去声低沉宛转;入声短促,声调不能延长。”“平”专指平声。“不平则仄”,所以“上”、“去”、“入”都是仄声。今天普通话只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就没有入声字了。那么入声调的汉字跑哪里去呢?原来入声调汉字,分派普通话四种声调阴阳上去(常用入声字不过五百余,变阴平10%、阳平34%、上声4%、去声52%,分化之后,仍保持“仄声”的字上、去两调占56%,而变成平声的阴平、阳平两调占44%。)其中大部分转入去声,这就不成问题,因为去声属于仄声,部分入声字化为阴平声和阳平声,这少数入声字要引起注意,因为它混淆视听,给辨别汉字的平仄声带来一定困难,造成诗词难学的困惑。如“竹”、“菊”、“局”“橘”等字,按“福州话”读音,声调短促,不能延长,是入声字,而普通话,却把这些字属于第二声阳平调。

  现就“旗亭画壁”中的王之焕、高适的七绝,平仄分布规律加以注释。

  古代音韵一拍最多两个实音,即两个字,如平平、仄仄(主要看第二字)。如果“平平平”、“仄仄仄”连体,则最后一字,单独成拍。社会上流传“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指七言诗句,“一三五”字,可平可仄,“二四六”字要实音。

  [相关链接](四)

  福州话吟诗

  普通话(以前叫国语或官话)即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福州话即以福州音为标准音。

  福州是八闽政治、文化中心,以福州语音为主的闽东方言,历代悠久,语汇丰富,特别是保留上古入声字,如果按方言来读入声字,声调都是“短促急收藏”。历代以来,福州地区的文人,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写诗填词,另外诗人们以八音口诀辨别平仄声,并有《戚林八音》字典可查。这是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腔调所没有的。只要用福州话吟诵近体诗,如果吟转不下去,就能断定“平仄”有失。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壮举国人扬眉,举世瞩目,长乐市广播电视台邀请海滨诗社社员笔者等七人,按近体诗韵律吟唱自己的诗作并被录音,电视台及时播放,影响深远。近年来,传统节目“元宵”、“拗九”等节日市广播电视台也播放笔者吟诵的近体诗、折枝诗。由于没有固定的曲谱,吟诵时,各人在节拍间歇及停顿时间长短不同,给人以莫衷一是的感觉。更何况许多年轻人不会用福州话腔调朗读诗文。这是现状,不值一提。

(作者  黄世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