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长乐籍教育家林素园

作者 管柏华

http://www.clnews.com.cn  2018-01-19 08:39:19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林素园,字放庵,住双杭苍霞荔枝树下,祖籍福州长乐金峰(1890—1967),原名林向群,出生于金峰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父亲是武秀才。林自幼好学,高僧通一《林素园墓志铭》说:“幼好学每因贫辍学而弃。”妻子陈天萱夜织,资其赴省城继续学业。就读于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林素园对校长陈宝琛极为敬重,并多次得到他的耳提面命,学业因此大进。1912年,林素园完成在师范的学业,在此前后,他加入福建同盟会,后任长乐吴航小学训育主任和胪峰小学校长,并倡导乡村自治。1916年他获师友资助赴日留学,数年后从早稻田大学毕业,获政治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被推为留日学生七代表之一,迫使北洋军阀段祺瑞出示协约国参战文件。并且,由于他与日本共产党创始人、日共总书记野坂参三是同班同学,俩人经常在一起探讨马列主义思想。这些都说明,青年时代的林素园追求进步,具有较强的政治活动能力。林素园回国后即就任北平大学教授,这一段时间里他与李大钊交情甚厚 。

  1925年至1926年,鲁迅、刘和珍、许广平等人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发生矛盾,引起了女子师范大学风潮。林素园受命主政女师大,1926年9月4日“到部视事”,翌日,教育部派林素园率军警赴女师大武装接收。鲁迅在其著作中涉及林素园,注释皆为“林素园,研究系小官僚”。其实,林素园应当属于进步人士,他曾组织七省自治联合会,创办《自治周刊》,并参加民权运动大同盟;他组织领导长乐十三乡起义;他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参加热河战役,并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参议的身份参加徐州会战;他与田汉等人创办了桂林、柳州、衡阳、福州黄花岗纪念学校。1937年,他赴广西参加反蒋抗日宣传活动,与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厦门“儿童流亡剧团”合办黄花岗小学,在那里,他多次资助地下党从事革命的经费。解放前,他是全国著名的书法家,他曾在杭州岳王庙的围墙上写过“忠孝无双”四个大字,据说该大字毁于“文革”。福州文史专家陈叔实“文革”前后曾经与林素园住一座楼,与林素园有师生之谊,他说曾经亲眼看过“忠孝无双”四个大字的照片,果然苍劲浑厚,很有气派。

  1942年福州第二次沦陷,林素园率领黄花岗中学200多师生迁校永泰葛岭廨院寺,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坚持办学,该校后并入福州一中。1934年他办联开小学,将30余亩“书田”捐出,给家乡儿童免费入学。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8月9日陈独秀被捕,9月24日《晨报》发表《为陈独秀君募集讼费启事》,署名集中了当时中国政治界、教育界的一流人物,如蔡元培、李大钊、胡适、张国焘、蔡和森、邓中夏、刘仁静、李石曾、蒋梦麟、林素园、黄日葵、缪伯英等。

  林素园精于古诗词的写作,他的诗词恬淡朴直。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写了《示香儿》七律一首:“匈奴未灭莫为家,国难生财怨毒赊。斗室万钱争下榻,饥军一饷孰量沙。哀鸿遍野无青草,孝子承亲洁白华。廉俭门风堪色笑,任人富贵炫残霞。”诗末的题记云:“贪风之炽,无过此时也。余不能卧薪尝胆以救国,愿布衣蔬食以砺世。”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反对国民党暴政的愤懑之情,也表现了作者不与流俗同流合污、情操自持的高尚境界。新中国成立后,林素园被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省文史馆馆员,他的作品多反映热爱新社会的真感情。如《次韵奉和金云铭馆长游龙溪》七律二首中的“宝山风月须游览,新世风云尽海涵。看得瀑布苍生被,听得潭匜碧玉涵。泉石有情先自得,利名何用后谁耽。”

  晚年,林素园循循善诱,奖掖后学,极是为人称道。福州文史专家陈叔实与林素园同住荔枝树下三年,俩人因为共同爱好成为忘年之交。某次,陈叔实在自家三楼上吟唐诗,住二楼的林素园踱上来,叫好不迭。他说古诗讲究气势和音韵,所以要学写诗先要学吟诗,如果能够把诗的气势神韵吟出来,那就容易入门了。他见陈叔实家的写字桌上放着一部《李长吉诗集》,就说:“长吉诗以奇特险劲取胜,但有时雕琢太过。杜工部诗温柔醇厚,章法明密,最宜青年学习。”有一天,林素园拿了一方亲笔题字的绢布赠送给陈叔实,陈写了一首七言古诗表示感谢:“我尝问诗于素翁,素翁渊博世所宗。规我长吉不足学,欲学应学杜陵公……”林素园收到后,用淡红色宣纸题了一首七言古诗回赠。“叔实青年诗人投赠我诗,奖饰逾恒,感愧交并,苦无以报。近得精纸佳笔,爰次韵草140字酬之。造化小儿吓乃翁,大道如天共产宗。子美广厦甘冻死,土改公田王荆公。诗文原由物映出,大同之世近非空。劳心劳力合为一,生产唯有赖劳工。尧舜欺世孔孟奴,思想行为乱若蓬。马列崛起斯毛继,精神物质两丰隆。躬逢盛世歌且舞,东风强劲压西风。无私雨露滋芳草,人间最惜晚霞红。得师苏联高尔基,文光熠熠耀寰中。造物造人人造物,天开地辟豁群瞳。六十七叟林放庵放言。”诗写得豪迈俊健,加上书法遒劲,陈叔实马上将它裱褙,日夕观赏。

  晚年林素园身体状况一直不佳,自1964年中风后,说话也颇费力气,但此时他的佛学思想造诣渐深。如巨赞高僧全集有《林素园居士以诗僧见称却赋》:“枇杷树下泪如绝,柳絮沾泥只自吟。色见声求无一是,耻为人唤作诗僧。”而林素园居士和诗中亦有“只缘分别恼高僧”句。说明两人是关系极为密切的好友。林素园著有《台湾纪要》、《中菲交通史》、《红楼梦与唯物史观》、《摘星集》诗稿四卷。“文革”中,林素园被扣上“官僚地主阶级分子”的帽子,被揪往街道游斗,他死于“文革”高潮的1967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为他平反昭雪,高僧巨赞撰写墓志铭,佛学院院长虞愚书写墓碑。

  永泰方广岩天泉阁有林素园书写的楹联,“台低洞阔吞天地,月朗泉飞忘雨晴”;山西省太原晋祠朝阳洞也有他的题字“洞门匝旭别开天”。这些都说明,他的道德文章还在影响着世人。

  (原作刊载于 2014年8月3日《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