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改变明史的长乐人(九)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5-18 09:39:12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明朝初期,以婆罗—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换句话说,就是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支持让一个太监带领着将近3万人的部队、开着数百艘的船队下西洋。更何况,明初还有“海禁”政策,严厉到“寸板不得入海”。

  但是朱棣是那种“你不让我干,但是我偏偏要干”的人。于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也许在朱棣的心里,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毕竟船队去的地方那么遥远,即使有什么成果,和他的关系好象也不是那么切身。而且朱棣还要忙着北征、西伐,这些陆地疆域的开拓,对他来说,应该更有成就感。

  但是,朱棣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情居然会在历史上影响这么深远。甚至在600年后,世界上对下西洋的研究还是方兴未艾。

  1、没道理的决定

  如果港口也有感情的话,我想,在明初,泉州港一定会感到非常郁闷:规模庞大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避风港居然没有选在泉州港,要知道这可是宋朝及元朝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

  即使泉州港没有被选上,至少也应该选择月港,因为月港是当时东南最大的海上贸易港口。如果连月港都没能被选上,那么浙江的明州港、广东的广州港都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这些都是当时闻名海内外的大港,而且这些港口还设置了市舶司。不管补给、训练,还是招收有经验的水手、翻译或导航人员,都极为便利。

  但是,偏偏这些港口在这次候风港的“评选”活动中纷纷落马,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马江!

  群臣哗然!很多饱读诗书官员甚至听都没有听过马江!大家忍不住互相询问:马江在哪里?它有什么特点?

  马江位于福建长乐的西面、闽江的南岸,江阔水深,四周环山,东西长,南北短,形状如同葫芦,东北和西北两端分别与闽江相连,水域面积有50平方公里,方便船舶的停泊。

  但是,如果单单仅凭“水域宽广”这个条件来挑选候风港的话,怎么轮都轮不到马江!比如,月港的水域面积就有将近100平方公里,“市镇繁华甲一方,古称月港小苏杭”一诗更是见证了月港的繁荣。

  而且中国的海岸线漫长,好的良港比比皆是,单单在福建省内就有好几个,而马江却连港口都不是,这就牵涉到了供给问题:长乐当时全县人口只有6万人,怎么可能供给3万人船队的衣食住行?

  但是郑和偏偏就选在了马江,而且还奏请朱棣,把马江改成太平港。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郑和做了这个决定呢?也许这一切都曾经记载在《郑和出使水程》一书之中。因为这本书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可惜在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兵部出了个官员刘大夏,因为害怕还会有航海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所以一把火烧毁了这本《郑和出使水程》。

  (作者 姚行亮)

  这就让我们现在所有的猜测都只能是猜测,因为可能永远都不会有详尽的史料来对我们的猜测进行佐证。

  于是,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尽量地、合理地大胆去推测片段,力求使事情尽可能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行为。

  所以,随着姚广孝祖籍地在长乐的发现,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假设:郑和是否因为自己的下西洋统帅位置是姚广孝推荐的,所以才投桃报李,特地把候风港选在了马江?

  2、姚广孝的影响

  任何人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都想为家乡做一点什么。姚广孝也不例外,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

  让他魂萦梦系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他的出生地苏州,另一个则是他的祖籍地长乐。

  姚广孝盘点了一下自己手上的几个项目:营建北京城、铸造永乐钟、编修《永乐大典》和《太租实录》……到底哪一个工程方便自己的家乡人来接手呢?

  编修《永乐大典》和《太租实录》,虽然工程浩大,但是影响面毕竟很小,而且局限文化人。营建北京城和铸造永乐钟这样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活,他倒是想到了苏州的能工巧匠们。于是他不惜舍近求远,千里迢迢把苏州家乡的工匠请到了北京参与明皇宫的建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蒯福、蒯祥两父子。

  甚至姚广孝还把苏州陆墓的大砖也源源不断地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京城。陆墓就在姚广孝出生地常州附近,因为姚广孝的偏爱,这些铺了金銮殿的大砖后来就被称为金砖,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身份愈加显得珍贵。

  同时,因为要修建皇城,又因为要运送建筑物质,因而北京城里就涌进了大批苏州的工匠、苏州的船民,连带着一些苏州的买卖人——苏州的历史从来没有和皇家联系的这么紧密。这些工匠、运输船工、商贩就在北京城的东南角,离皇宫不远的地方驻扎了下来,形成了一条街市。这一住就住了600多年,现在北京火车站的西侧还有一个地名,这个地名就叫做“苏州胡同”。

  所以,对于苏州,姚广孝已经没有了遗憾。那么,要为祖籍地长乐做点什么呢?他想到了郑和的船队。

  如果郑和那只多达千万余艘船的船队能在长乐候风,少则几个月,多则十来个月,那该为家乡的人民带来多大的收益?郑和船队的随从人员从领导到民梢、余丁,应该会有数万人吧?这些人的文化、这些人身上所带的技术,又会为家乡的人民带来多大的改变?

  想到这里,姚广孝喜上眉梢。

  究竟姚广孝用了什么方法,让郑和接受了他的建议,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郑和把南京的龙江港作为了制造基地,把江苏太仓刘家港作为了出发点。却又偏偏在船队出发之后又加了一个候风地——长乐的太平港。

  于是,在此后的28年里,每一次郑和下西洋,长乐的太平港就如同一个母亲一样,默默地为自己远航的孩子打点、准备着行装,然后在仔细叮嘱声中,送走郑和的船队。

  郑和船队远航之后,太平港就点亮了长乐三峰塔上的那盏思念的航灯,静静地等待远航的孩子的归来。

  不知道,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随行的姚广孝看到长乐的时候,是否也有远航的游子终于见到了家乡的激动?是否眼角也曾返起了微微的泪光,就如同春风吹过了宽阔的太平港的水面?

  3、了不起的远航

  永乐三年(1405)7月11日,一支27800人的船队驶离南京的龙江港,然后在江苏太仓刘家港集结,又沿海南下进入福建长乐的太平港。一直等到太平洋上吹起西北季风的时候,船队便穿过台湾海峡和南海,到达占城,然后再到东南亚各国,最后进入印度洋。

  因为率领这支船队的正使名为郑和,因此中国历史上称之为“郑和下西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远航,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远航。

  一直要过了差不多100年左右,西方国家才有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等人率领着船队进行远航,但那些船队只有几条船,最多不过20条船。

  而郑和在他的28年航海生涯中,带领着他的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出航,经东海、南海,穿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阿拉伯海、阿曼湾、亚丁湾向西航行,然后过红海南下东非海岸,到访了暹罗国(泰国)、爪哇国、真腊国(柬埔寨)、溜山国(马尔代夫群岛)、锡兰山(斯里兰卡)、天方国(麦加),最远到达了今天肯尼亚东南角的蒙巴萨港。

  难得的是,郑和虽然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却没有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甚至自己的部下在爪哇岛被误杀170人,也没有使用武力相报复——仅有两次在旧港与锡兰的用兵都属于自卫性质。

  要知道,当时亚洲任何一个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都无法与这支27800人的船队相抗衡。

  君子不怒自威。

  郑和“怀柔远人”的心怀,让那些海外的国王、大臣、王公贵族刮目相看——多年不与中国来往甚至从未与中国来往的一些东南亚国家都先后与明朝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有4个国家的9位国王先后8次来华访问,有17个国家先后4次派遣使者来华。

  中国同东南亚的关系就是从那时候建立起来的,中国同东南亚的贸易圈也是从那时开始的。郑和不仅改写了中国的历史,郑和也改写了世界的历史。

  宣德五年(1431)闰十二月初六,郑和在长乐的太平港扬帆起航,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七次下西洋。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下西洋。

  就在这次远航的归途中,宣德八年(1433)四月,郑和不幸在船上因病过逝,后来葬在了南京的牛首山。

  但是,偏偏有史料称牛首山的郑和墓只是一个衣冠冢,郑和的遗体埋葬于印度西海岸。东南亚的华侨更是流传着一个“郑和葬在印度尼西亚三宝垄”的传说。这些传闻或传说从侧面不约而同地体现了东南亚国家人民对郑和的怀念和敬仰。

  历史有时候真的很荒谬,荒谬到仿佛某件事情是为某一个人而存在的一样——随着郑和的去世,明王朝下西洋的壮举戛然而止。不仅下西洋的史料被烧毁,甚至连郑和船队也遭到被烧的命运。

  长乐的太平港从此再没有大型的船舶停靠,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淤积成了良田。

  如果我们现在回头来看,就会发现,整个15世纪原来是世界各国对海域支配权争夺的一个时期。

  中国在1405—1433年之间的七下西洋可以说是中国人在冥冥之中迎合了世界的这种潮流,但是,随着郑和航海资料在1450年左右的被烧毁,中国也失去了对海域的支配权,甚至整个亚洲都失去了对海域的支配权。

  在中国的航海事业偃旗息鼓之后,欧洲开始粉墨登场。哥伦布1492年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格马1497年对印度洋航路的发现,标志着世界历史、特别是在世界航海史这一领域完成了从东到西的转移。

  中国自此开始了长达400年闭关锁国政策,航海事业一蹶不振,甚至踪影全无。更可悲的是,欧洲的航海事业是和侵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840年,在欧洲大船的炮火之下,中国经历了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

  痛定思痛。在一批开明之士的努力下,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海域安全,于是有了清末的洋务运动,于是重新有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海上部队。只不过,“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支船队上的技术和零件几乎全都来自于国外,而且船队的规模和郑和的船队比起来,真是小巫见了大巫。

  很巧的是,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的船舶制造基地就在马尾,它隔着一条闽江与郑和下西洋时的候风港长乐遥遥相望。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让人啼笑皆非——中国的航海事业在闽江的南岸结束,又从闽江的北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