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改变明史的长乐人(十)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5-25 11:01:05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历史,就会发现一段历史的发展、一个历史时期的飞跃,往往只和一、两个人的推动有关。

  甚至,同一件事情,如果由不同的人来做,往往会有不同的历史后果。所以,有时候,我们会问:如果没有姚广孝对郑和的欣赏和推荐,郑和还会有下西洋的壮举吗?如果换一个人来统帅下西洋的船队,能取得与郑和一样的历史功绩吗?或者会比郑和做的更好吗?

  历史不能假设,更不能重来。但是,对长乐这个城市来说,如果没有郑和,也许长乐的发展会迟上那么几十年,甚至数百年。

  因为,如果没有姚广孝与郑和,候风港也许就不会选在长乐的马江!

  1、有了城市

  姚广孝改变了郑和,郑和改变了长乐。

  郑和船队的到来,仿佛是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了长乐这座一直安安静静的海滨小城。于是,在水手嘹亮的号子声里,沉睡了几千年的长乐终于苏醒,它眨了眨眼睛,伸了伸懒腰,然后扬帆启航,开始乘风破浪。

  “首石山鸣出大魁,十洋成市状元来。”因为郑和的到来,吴航还是那个吴航,马江却不再是那个马江了,它已经改名叫太平港。

  在郑和来到长乐之前,长乐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城市。因为它既没有“城”,更没有“市”。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时的长乐即使不是一块蛮荒之地,至少也是一个人烟稀少之处。

  明弘治年间编修的《长乐县志》,记载到这段历史时,写了这一段饶有趣味的话:“适三宝太监驻军十洋街,人物辏集如市焉。” 这句话翻译成现在的语言就是:郑和的船队住在了县衙前面的十洋街,人流和物流突然就多了起来,就像是一个“市”一样。

  换句话说,在郑和船队没来之前,县衙前面的十洋街,这块长乐最核心的地带,居然没有一点点“市”的样子!

  因为有了郑和的船队,在小小的十洋街上,一下子涌进了将近3万人,大量的人流和物流汇集,长乐开始有了“市”的雏形。

  但是这个时候长乐依然没有“城”。

  长乐最初的县治是在十二都敦素里平川,即今之古槐镇。后来,在唐朝上元元年,防御使董王介将它搬到了六平吴航头,也就是现在的长乐市政府所在地。

  唐朝上元元年,是一个非常含糊的纪年,因为在唐朝,有两个“上元元年”。一个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是在674年;另一个则是唐肃宗李亨的年号,是在760年。

  这两个年号之间差了将近100年的历史。

  但是不管从哪个年号开始推算,一直到明初,这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长乐虽然有县治,却始终没有县城!

  随着郑和的七下西洋,前后30多年时间里,庞大的船队的驻泊,极大地促进了长乐经济的发展。商业繁荣了,物产丰富了,人们对“城”的需要就迫不及待了。

  明弘治三年(1490),在当时长乐知县潘府的推动下,长乐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城”。城开四个门,东边的叫六平门,西边的双江门,南边的叫十洋门,北边的叫首石门。虽然这个城广袤仅里许,城小如珠,被称珠城,但它毕竟是长乐城市出现的标志。

  60年后,嘉靖三十二年(1553),长乐县城在知县詹莱手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城的范围更大,而且城门有了重大的变化:东边的叫镇海门,西边的叫清江门,南边的叫阳春门,北边的叫拱极门。而且,还特地在城的西南面增开了一个门叫平政门,方便民众出入。

  长乐“城”的格局就这么定了下来,即使以后的多次重修、扩建,五座城门的名称和基本格局未变。

  1928年,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长乐拆除了南、西两段城墙扩建成了马路(建设东路)和街道(河下街)。抗战时期,为了阻止日本的舰队从闽江口进犯长乐,长乐县国民政府按上级指示拆长乐城墙,将石头运往闽江口堵截航道。

  至此,长乐旧城墙城门遂全部拆毁,仅留东门兜、南门兜、北门、平政门里等地名给现在及未来的长乐人怀念和想象。

  城墙虽然拆了,但城市却越来越繁荣了。就像是郑和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给长乐带来的改变,影响却是深远。

  郑和应无恙,当惊吴航殊。

  2、出了状元

  那条在县衙门口形如十字的十洋街,原来门可罗雀,现在居然真的成为了人来车往、空前繁荣的街市,每个人的心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条在长乐民间流传了很久的一条古谶语:

  “首石山鸣出大魁,十洋成市状元来。”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这条古谶语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现在,每个人都对这条古谶语半信半疑了。于是,每个人有空的时候就会看一看在县城北面的那一座雄伟的山峰。那座山峰非常有特点,山顶有一块巨石就像是人的脑袋,所以被称之为“首石山”。这就是古谶语中提到的那座山。

  这山真的会响吗?它什么时候响?它响的时候真的会出状元吗?大家都在等着、期盼着。

  姚广孝和郑和暗暗地推动了这股浪潮,永乐九年(1411),姚广孝和郑和一起修建了龙峰书院。龙峰书院坐落于长乐市潭头镇二刘村龙峰山上,为长乐最早书院之一,院祀朱熹和刘砥、刘砺三贤士,促使长乐形成了读书习文的风气。

  甚至,姚广孝在编修《永乐大典》的时候,更是大胆起用了陈仲完、陈全、陈登、王恭、高秉等数十位长乐才子。

  闽中才子从此为其他地方的人所敬重。

  永乐壬辰年(1412)的春天,在一个晴朗的午后,首石山真的发出了轰鸣声,整个长乐都愣住了。要出状元了吗?大家纷纷询问。

  果然,好消息从南京(当时明朝首都还在南京)传了回来,岭前人(今潭头镇)马铎高中状元!让人兴奋的还不仅仅是这些,这个叫马铎的状元,甚至还当了一天的“皇帝”——他代替永乐皇帝到太庙里去祭天!至今,马铎的后人还小心翼翼保存着马铎的《代驾郊天图》。

  小县城沸腾了。长乐虽然不乏状元,但是“代驾郊天”,这可是有史以来,状元们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仅仅过了六年,永乐戊戌年(1418),也是一个春天,也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首石山又一次发出了轰鸣声。长乐人又一次愣住了?又要出状元了吗?

  果然,不久后消息传来,沙京人(今鹤上镇)李骐状元及第!而且是他是连中三元——永乐十五年(1417)解元、次年(1418)会元及状元。

  科举制度从建立到取消,在1300多年的历史。全国能“连中三元”的,只有16个人,而整个福建省更是只有李骐这么一个。而当年解元,翌年会元及状元,更是难上加难,整个中国更是只有6个人,李骐就是其中一个。

  短短6年之间出了两个状元,极大了鼓励了长乐的读书人,当时的邑教谕潘援甚至写出了这样的句子:“欲唤山灵问消息,大魁来岁为谁鸣?”于是长乐读书习文蔚然成风。根据史料记载,仅从永乐四年至宣德八年,长乐就出了11名进士、41名举人。

  马铎和李骐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功名,更为福建赢得文名和声誉。以至于后来,清朝的乾隆开馆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参与了子部、史部、集部、经部和儒家类、正史类等58部(类)著作修撰的长乐人多达37人。

  而这一切,是谁都意料不到的。无论是姚广孝,还是郑和。

  3、热了郑和

  也许是因为姚广孝的影响,很明显,郑和是把长乐当作故乡来看待的。

  根据《天妃灵应之记》碑和《长乐县志》等史料记载,郑和在长乐还大力修建闽江边的洋屿云门寺、闽江口的文石天妃庙、闽江口二刘村晦翁岩的龙峰书院等庙寺、书院。他还带领着许多长乐人跟随郑和下西洋,其中有不少移居海外,这是后来长乐成为著名的海员之乡和侨乡的重要原因之一。著名的李参将军更是郑和一手提拔和培养的优秀军事指挥人才。

  挖水不忘掘井人。郑和的七下西洋成就了长乐“十洋成市状元来”的繁荣,长乐人民没有忘记郑和,也不会忘记郑和。

  民国23年(1934),时任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长乐县长的王伯秋,在南山上的天妃宫遗址中发现了郑和碑(天妃灵应之记),于是就把河下街南段沿河下港一带,命名为郑和路。

  这是有史记载的长乐官方对郑和最早的纪念。

  至于民间的纪念就更多了。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郑和认“谊娘”的故事。

  传说某日,郑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一户人家里吃“海蛏炒韭菜”,醒过来的时候,口中还留有韭菜的香味。巧的是,郑和出门时正好碰到一个老妇人用“海蛏炒韭菜”供品给她死去的儿子做“忌日”,郑和仔细询问,更是大吃一惊,原来这个妇人儿子的忌日正是郑和的生日!于是,他自觉前世一定是这老妇的儿子,便认这位老人为“谊娘”,还建造两层木屋给这个老妇居住。当地人就把这栋叫做“太监楼”,又名“母梦楼”。这座楼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拆毁。

  长乐还流传着一则传说,说是郑和帮一个村子该村名“苦筑”为“五竹”,并教以栽竹以避水灾的方法。这个五竹村现在还在,村里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张贴一幅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的对联,据说这幅对联是为了怀念郑和而写的。

  已经过了600多年,这些事情是真是假,都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传说无一不体现了郑和和长乐人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

  来到如今的长乐,“郑和”无所不在:郑和公园、郑和路、郑和桥、郑和小区、郑和广场、郑和行旅园、郑和纪念馆、郑和大酒店、郑和文印社……这几年大力倡导和宣传以“大爱暖千秋”为主题的长乐文化,其中“大”就是代表创造了“大海文明”的郑和。

  甚至,长乐人民还在郑和当年出海和返回的必经之处、闽江口南岸西泽线公路上沿江兴建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的、长2公里多的景观走廊“郑和广场”。它包括郑和石雕、郑和航海馆、郑和宝船、太平港帅营、郑和舟师启锚处、三宝亭、祭海坛等纪念性建筑,再现了郑和当年率庞大船队出洋的情景。

  中国还没有哪个城市会如长乐一样,有这么多的郑和标志。不管是在郑和的故乡云南,或者是在下西洋的出发港江苏太仓。

  相比之下,姚广孝倒是有点冷清了。

  1418年,姚广孝去世了,这位祖籍长乐的和尚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甚至他仅有的一次回家省亲,也留了许多疑问给后人:为什么他要把自己第三次下西洋的事情写在族谱之中?为什么他要舍近求远,不修自己村里的著名书院“明教堂”,反而与郑和一起跑去修龙峰书院?可惜内容详细的《姚氏总谱》已经毁于1924年的那一场大火。

  1433年,郑和去世了,这个姚广孝的好友兼弟子,七次下西洋候风港都选在了长乐,前后28年的时间带给了长乐巨大的变化。可惜,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明白,他选择长乐太平港候风的真正原因了。因为1450年的那一场大火不仅烧了郑和所有的资料,甚至连郑和的宝船也一烧殆尽。

  但是,历史不应该被忘记,也不可能被忘记。

  姚广孝虽然出生在苏州,但是长乐人却没有忘记这个祖籍长乐的乡亲。2008年,在姚广孝去世整整590年的时候,姚广孝纪念馆竣工。

  这是国内第一家完整展示姚广孝一生的纪念馆。

  而且很巧的是,如果以长乐姚坑村的姚广孝纪念馆为起点,以房山常乐寺的姚广孝墓塔为终点画一条线,我们会发现,这条线上从南到北正好串起了姚广孝的祖籍地长乐、出生地苏州、靖难之役的南京、归葬之所北京,刚刚好画出了姚广孝一生的轨迹。

  而今天,我们顺着这条轨迹,透过岁月的迷雾,试图拨开历史的尘埃,去猜想并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境,却更让我们无法用言语去准确描述姚广孝矛盾又独特的历史功过,更无法说清姚广孝隐藏在僧袍底下的爱乡之情。

  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读者能通过这本书,以另一种的角度来解读明初的这段历史,来了解姚广孝、郑和与长乐之间的神秘渊源。

  (全书完)

  (作者  姚行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