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三溪水趣

作者 陈尊东

http://www.clnews.com.cn  2016-05-13 08:35:40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今年“五一”假期,我与妻陪九十二岁高龄的岳母自香港回到她阔别多年的老家——省级文化名村三溪村。因而,我又一次走进了三溪,而且在那小住了几日。

  三溪山媚水秀,气纯象真,氤氲的灵气,孕育出天地间纯美的自然和生命。我在三溪生活了十多年。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那里又狭又窄的石板铺就的街面、那里的旧格建筑和犹存的古风……,只要我眼睛一闭上,所有的细节便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这一份嵌入内心的情感,有时很强烈,强烈得如同大风吹着狂野山岳;有时又很温柔,温柔得就像绿水永恒地爱抚着古老的堤岸。

  三溪以水名世。三溪的水的确好,溪面平而少皱,蓝而清澈,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和穿梭在水底的白云和阳光之间的鱼儿。水有水趣,无趣味无韵致,不能称为好水。清清亮亮的水,成了那一方土地的灵魂和血脉。从前,三溪人饮水、浣洗、浇灌稼禾,都离不开它,使三溪的物物事事都浑然成了有勃勃生机的整体。

  当年,我任教的学校临溪而筑,而妻的娘家那座小楼,与三溪胜景龙潭更是近在咫尺。因此,可以说我天天都生活在水边的日子里。古朴的石拱桥、粉墙黛瓦的古民居,是那么的淡泊、幽静;倘若恰逢屏山朝元观古寺的钟声敲响,更让人沉浸在旷远而缥渺的意境之中。

  如今,正值暮春时节,我又一次走进三溪,但见溪水激石铮铮淙淙和韵,清音如铃如琴,悠悠的又似一支谣曲。溪水穿过“龙宫”桥洞,聚成深潭。此潭曰“破石潭”,俗称龙潭。日头西下,我独自立在龙潭边,但见潭水无声地荡漾,夕阳的余辉给水面镀上了一层亮色,我的心头孕满了一抹幽碧的波光。忽见一女子提着水桶来到潭边汲水洗菜。翠绿的连衣裙,色如岸草,黑亮柔美的长发撩荡了水面,潭水窃窃弄影。记得当年妻与邻家姐妹把长长的发辫解下来,在潭水里漂洗,洗完以后不急于上去,坐在潭边的石阶上乘凉晾发……。那一潭清水是一处清明所在,潭中间有一块硕大的岩石,岩体上刻着一个“龙”字,笔力遒劲刚健,耀人眼目。那苍苍老老的神态,令人幽幽遐思。那时,每年自夏至秋,我和几位年轻的同事便在龙潭里快活,在清溪里沉浮,体味桃花源里的平和与吉祥之乐。

  正想着往事,不知怎的,原先并不浅的潭水,此刻竟又丰盈起来。潭边的沙石已没入水中,而且漫及了岸边那一片水草。顷刻间,水涨了好几尺,暮色苍茫,星光下两岸显得朦胧遥远。想来是上游三溪水库放闸,溪水一路奔涌而来。我忽然非常感动,在我对龙潭的经验中,这个夜晚的身心感受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可谓是生命体验里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静美、天籁的亲切、潭边天桥顶上的廊亭和古民居的文化韵味以及我无法言说的一些温柔的悸动,复活了我心中沉睡已久的审美本能。

  直至现在,我才真正觉得我应该感激龙潭千古不息的殷勤流水。龙潭是优美的,它的质朴粗糙有一种包涵的力量,岁月流逝,它依旧真实地存在着,给前来观瞻的人们,有一种实在的依托。我想,倘若你不是那种喜欢过就丢弃、随随便便粉碎幻想的人,你一定不会轻易忘却龙潭的。

  记得徐志摩曾说过:“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来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是的,虽然我早就认识了龙潭,并一厢情愿地要将它作为心中怀念的对象,但毕竟没有真正“认识”它,许多时候我只能看见对它的臆想之影。我此次旧地重游,一睹它的芳容,只是想借它的幽波,释解我心头的渴念,御我世路风尘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