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用喜剧化解人间的悲凉

——评古装闽剧《苏秦还乡》

http://www.clnews.com.cn  2017-07-03 09:51:22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古装闽剧《苏秦还乡》,讲述苏秦两次离家求官,带着完全不同的结果两次回乡,一次是苏秦在说秦失败后,落魄回乡;还有一次,则是苏秦在游说六国成功后,荣登六国宰相之位,执掌六国相印,荣归故里。而苏秦前后两次回乡,所受到的待遇,则完全不同。

  “苏秦还乡”是极为出名的历史典故,后人多用以讽刺世态炎凉、趋炎附势。如此出名的典故,几乎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无形中增加了编剧创作的难度。如何使故事更有新意,更加吸引观众?如何更加深入地挖掘故事的深度,使之更能发人深省?不仅需要编剧高超的创作技巧,更需要创作者具备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智慧。《苏秦还乡》的编剧林芸生恰恰做到了这两点,使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变成了一台有趣、有新意、又发人深省的好戏。

  闽剧《苏秦还乡》以喜剧的形式,化解了故事中浓重的悲凉氛围。苏秦三弟苏代善良、乐观,充满奉献精神,不仅帮助和感染了苏秦,更打动了观众的内心。苏秦第一次离家,苏代卖鸡赠钱;暗中拉母亲手随母回家,替兄解围;明明挨了母亲一耳光,本该满心委屈,却笑嘻嘻不以为然,还安慰自己说:“这一巴掌,可能会打出个丞相来!”——苏代的戏份充足,使得观众在会心一笑中,更加深了对剧中人物的同情与理解。

  苏秦落魄归家,巧遇母亲大寿,一边是全家欢喜祝寿,一边是苏秦讨饭回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衬。亲生父母对自己冷眼相待,爱妻又对自己心生芥蒂,苏秦心灰意冷,萌发轻生之意。此时,苏代又出现在苏秦身边,甚至在苏秦尚未决定是否投水自尽以先,就一下跳入水中,反而要苏秦把自己救起来,观众看得哈哈大笑。这出闹剧,不仅把苏代鲁莽真诚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还使观众从中看到了苏秦、苏代的兄弟情深,以真情真义打动人心,同时也以四两拨千斤之力,使剧情发生了逆转。自此之后,苏秦发愤图强,潜心学习,刻苦读书,力求日后再次出山赢得重用。

  因苏秦曾有轻生之意,所以苏代及苏秦的妻子周氏尤其关注苏秦的言行,生怕他又钻牛角尖再萌厌世之心。这也为下一场“悬梁刺股”的情节做了铺垫,明明是苏秦想以“悬梁刺股”的方式刻苦读书,却被苏代和周氏误解成苏秦要悬梁自尽,虽是虚惊一场,善良细心的苏代,却借着送夜宵,与兄长苏秦攀谈,看似东拉西扯,却解开了苏秦心中的迷惑。

  此后,苏秦打算再次离家外出求官,一贫如洗的苏秦没有任何盘缠,苏代再次挺身而出,为了替兄长筹得盘缠,甚至承担风险与责任,由妻子和父亲打掩护,从母亲房间偷偷拿走银票千两交于苏秦,支持苏秦实现自己的鸿鹄壮志。苏秦这些看似艰难和困苦的处境,在苏代的狡黠和乐观中,全都被一一化解了,而这份乐观中隐藏着的,恰恰是苏代为了成就兄长,甘心牺牲自我的无私品质。

  最后一场,苏秦再次还乡,编剧并没有让苏秦直接以高头大马、众星拱月的形象出现,而是让苏秦再次以布衣形象出现,以此来试验世人真心。这一次,苏秦对母亲和兄长、嫂嫂再次心寒,却再次被三弟苏代的真诚深深打动。一气之下,他带走妻子和三弟苏代一家,回报他们以锦衣玉食。而得知真相的三叔,到苏家告知实情,才引起了苏秦家人的错愕。一向懦弱老实的苏父,此时却挺直腰杆,大呼“虎威”,为自己的儿子开道,前后对比,不禁令人啼笑皆非。苏秦最终也在苏代的劝解之下,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家人和解,以一颗宽容之心,原谅他们之前的冷漠与自私。至此全剧终,观众也在笑声当中,疏解了世态炎凉,体验了人情冷暖。

  全剧的喜剧色彩,不仅没有削弱剧本的讽刺意义,反而加强了故事的讽世价值;高大上的历史人物,变成了接地气、有温度的大活人;小人物与大人物同样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打动人心;演员在笑闹中掩藏了心酸,观众在笑声中体验了真情。好戏莫过如此!

  (作者 周祥光  康杉)

  周祥光,国家一级编剧,原福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康杉,文艺学硕士,现任职于福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