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聚焦长乐 >> 正文

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农人的“领头羊”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8-18 08:05:43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农民们正将基质放到穴盘内

  自我市市区往鹤上镇行驶不到10公里,就能看到路边有一排排钢构现代化蔬菜大棚,设施农业的气势一下子显露无疑。这就是记者今天要探访的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

  提起合作社,人们不禁会想起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但如今的合作社与以往的有着“天壤之别”,是一种“集中农村闲散土地,吸纳农户资金和农村闲置劳动力种植大棚蔬菜”的新型农业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在我市方兴未艾,遍及鹤上、古槐、玉田、金峰等多个乡镇(街道),现代化蔬菜基地有近百个。

  鹤上镇东平村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便是众多合作社中的一个典型。2011年3月,作为该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的王宜端看到水稻种植收益低的弊端,便与村里几位农民一起商量改种蔬菜,他们远赴山东等地考察大棚蔬菜的相关事宜及未来发展前景,发现这是一块“肥水”,便发动该村农民集体出资600多万元组建了合作社,种植了300多亩大棚蔬菜,实行公司化运营。将合作社分为生产部、质检部、仓管部、包装部等多个车间,责任分工明确,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目前种植面积已扩大到500多亩,主要销往山东、浙江等地。2012年该合作社被评为“福建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今年7月被授予“福建省农民创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先进设施效益多多

  记者到达时,王宜端正在基地里喜滋滋地看着刚运来的一套机器设备。“这是我们今年新引进的以色列首部系统,是实施微滴灌喷灌项目的主要系统。除这个系统外,整套项目还包括田间首部、田间管网、施肥系统、水泵房系统、机井等,预计设备建成后,人工投入每亩减少1000元,增产15%,年产值可达950万元。”他自豪地介绍着,“现在我们先拿100亩地作为试验,成效显著的话,将在剩余的400多亩地里全面推广。”

  微滴灌喷灌系统的优点远不止如此。除经济效益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容忽视。项目建成实现水肥一体化后,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和抗旱成本较高的问题,增加员工收益,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创收。此外,还能提高水源利用率,每亩节水30%以上,降低化肥使用率,每亩节肥25%以上,实现节约化高效生产,种植出的蔬菜也更加绿色、健康、无污染。

  在大棚周围,记者看到了许多白色管道,这就王宜端口中的微滴灌喷灌系统的田间管网,目前已完成30%。除了在建的这套节水滴灌施肥设备外,合作社还拥有抽水喷灌机8台、机动喷雾器10个、机动弥雾机5台、微型耕整机2辆。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还配套有设备齐全的农残检测化验室,以高标准要求来保证餐桌上的蔬菜食用安全。

  正是这些先进的农业设施,才有了高品质的成果。“一片地该浇多少水、施多少肥,都有科学的标准”,王宜端说到,“所以我们的大棚蔬菜比普通蔬菜单价稍高,年亩产量也高出许多,可达1万公斤。据介绍,除了标准化生产外,基地使用的种子主要来自荷兰瑞克斯旺种子公司和荷兰先正达种业公司,有产量多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势。因此果实外观漂亮、口感细嫩,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好评。

  科技种植硕果累累

  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科技投入,现有多位技术人员。凭借鹤上镇是福建农林大学的拓荒基地这一有利条件,合作社还得到农林大学的技术指导。除了吸引先进的技术人才外,合作社也没忘记本地有经验的老农民,将他们聘来与大学生技术员一起交流,共同探讨大棚蔬菜种植。

  在育苗期间,技术人员就在研究如何让蔬菜长得更好。经过多次试验,他们发现盖上遮阳网可以让苗生长得更快,否则到了中午,在阳光暴晒下,菜苗就会停止生长。即使在收获的季节,技术人员也没闲着,他们会和采摘工人一起走进大棚,研究今年的果实状况。

  王宜端说,合作社还通过使用蘑菇土(即种植过蘑菇后的土)这一特殊的方式,来改善土壤品质。“这种土可以让土壤更疏松,增加透气性,提高渗透能力,有利于植物根部的生长。还能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几乎能达到零化肥的程度,种植出更加绿色生态的蔬菜。”

  此外,合作社与福州市蔬菜研究所达成合作关系,研究所的专家每年都会走访长乐、福清等地。据王宜端介绍,他们经常与专家保持联系,有问题直接打电话就可以了。市农业部门也经常邀请农技师来到“田间学校”,给农民作指导,为他们答疑解惑。

  目前,基地通过设施栽培、穴盘育苗、地膜的使用、物理和性诱方法防治病虫害、轮作倒茬等科学种植方法,利用冬春季规模种植无公害蔬菜品种。在技术的保证下,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包的500多亩地里,西红柿和辣椒产量有300万斤,甜椒和黄瓜的产量达150万斤,而茄子的产量也能达到100万斤。

  虽然现在是翻耕育苗期,记者还看不到累累的果实,但听着王宜端的介绍,看着穴盘里一茬茬的嫩绿小苗,那丰收时的情景早已展现在眼前。

  造福桑梓 钱包鼓鼓

  “今年4月份,农业部门推荐我们去福州农业技术学院培训,主要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几乎年年我们都会去学习,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潮流,做一个新型农民嘛!”学到新技术、新经验后,王宜端从不“吝啬”,总是毫无保留地教给其他需要这些知识的农民兄弟们,因此许多农民也愿意来向他讨教。通过“蔬菜经”的推广,促使周边村民观念更新了,设施农业也更加深入人心。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棚里有许多年龄不小的员工,有的正开着拖拉机翻整土地,有的正撒着鸡粪,有的正往穴盘里放入育苗基质……王宜端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农民,种植水稻对体力要求大且收益较少,因此就吸纳他们来合作社里工作。根据他们自身的条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这样能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管理。现在是淡季,合作社共聘用了周边60多名村民,到了丰收的季节就会有100多名。大棚的日常管理和果实的采摘都靠他们完成。每人月工资2500元到300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我们愿做新农人的领头羊,提高农民受益,促进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正如王宜端所说的那样,我市的农业正逐步走上一条经济收益佳、蔬菜品种好、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化道路,大跨步地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记者 高晶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