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聚焦长乐 >> 正文

蕉岭:笔架山麓三邑要冲

http://www.clnews.com.cn  2015-12-23 10:07:46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老墙上每一块石头似乎都在诉说光阴的故事

 洪岗寺,飞檐翘角,体态堂皇

 蕉岭烈士纪念亭

  “三山卓笔誊真诰,双涧分流走迅霆”,这是清朝诗人贺世骏描写罗联乡秀美风光的一首诗。诗中所说的“三山”,因形如古人书案上的笔架,而被当地人唤为“笔架山”。

  笔架山下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蕉岭”就是其中之一。蕉岭是吴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位于长乐、闽候、福清交界处。沿着小巷进村,不少青砖、石块、木头建筑分布其中,有些仍有人居住。

  “老家好,习惯了。”年过八旬的阿婆倚着木门轻声说。

  蓦然间,一种时光流转的不舍眷恋,一种岁月沧桑的文化积淀,一种洞穿繁华回归故土的质朴灿烂,油然而生。

  一个村名,蕴含千年光阴

  《长乐罗联乡志》载,公元280年晋咸宁六年,武帝灭吴,统一三国,改元太康,析扬州部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二郡。太康三年(282年),晋安郡太守严高至此,见山岭遍生蕉草(生麻,解放前蕉岭还种植苎麻),因名其地曰“蕉岭”。

  旧时代,村民的衣物、蚊帐多由自家织造,蕉草就是最重要的原料。当时的人们先用纤维缉麻,纺成纱,再织成蕉布。少女也自幼就学会了这项手艺,供给家用或出卖。

  也许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丰饶物产和便捷交通,不少族姓开始定居于此。“从前蕉岭相当热闹,很多商人、赶考的都要从这里经过,翻过石湖岭,就能到外面。”吴村村主任陈春生说,“看这几块石板,就是古时候的人走多了,才这么光滑。”

  据介绍,明、清时期,蕉岭有百余户人家,村中分高顶街、中街、下底街三段街道,下底街东面为打铁巷,再东有瓦窑地和几处碗窑,还有柴房店(建筑业),酿酒、线面等手工业,盐仓、客栈等店铺众多,商贸兴隆。

  如此的繁盛也引来了匪寇的觊觎,蕉岭不时受到骚扰,故族姓变迁较大,曾住过鲁、李、刘、陈、林、黄、郑等,其中鲁氏始于五代,有个叫鲁文简的官至县令。

  “因为迁进迁出得频繁,再加上没有族谱,只由老一辈口述传下来,所以脉络不是很明晰。听说现在的刘、黄姓氏来得比较久了,其他的大都是清末和民国时从各地迁来。”陈春生说,“村里常住人口只有200人左右,年轻人大都外出,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

  百年古刹,五社十三村共奉

  在罗联西北入境处,远远地便望见规模宏大的洪岗寺,飞檐翘角,体态堂皇。背靠群山,树木葱茏,将自然融入到一种庄严的气氛中。

  据看守寺院的老人介绍,这座寺建于明成化、弘治间(1465-1505年),是罗联北部五社十三村(即①蕉岭、吴庄②三山、下廖、下蔡、杭下③马厝、下庄④洋中、埔上、上张、下张⑤顶头)共同供奉的场所,现在又加了大坪、东林两个村。

  《长乐罗联乡志》载,寺奉张、钟、刘、史、赵五位灵公,为里人刘洪岗创建,与玉田瑞云庵、八社福星庵、瑯琊永兴寺、前塘罗排庵同时,都为帝爷庙,下属高、柳两神。初为小神坛屡经扩建。公社化时毁。1981年重建。2000年扩建,原庙重新改造增高,石柱、金字柱联、雕梁、画栋焕然一新,右为馆舍。2001年寺左新建观音阁,初具规模,以后逐渐建成观光景点供乡人游憩。

  “每月初一、十五,周边的村民都会来上香拜神,多的时候有百来人。”陈春生说,“年年正月我们村都会游神,祈求风调雨顺。”

  值得一提的是,蕉岭村用于游神的花亭也历史悠久,为清朝同治年间制。工艺精巧,古色古香,雕刻有八仙、鸟兽等物,高约2.5米,木料历经百年而不腐。

  光滑的青石驿道、古朴的深宅大院、庄严肃穆的洪岗寺……蕉岭,处处都渗透着历史故事和时代变迁,等待有心人静静聆听。

  蕉岭烈士纪念亭

  《长乐罗联乡志》有载,罗联地处玉田、龙卷墓(闽中游击队补给基地)、南阳村(省委驻点)和福清七社(革命老区)三角地带中间,解放前革命地下活动频繁。

  蕉岭村公路旁所立的蕉岭烈士纪念亭就源于那段红色历史。

  1947年,闽中游击队陈振先、陈亨光、陈清悌三人因叛徒出卖先后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同年10月,在蕉岭英勇就义。1988年7月1日建亭纪念。

  纪念亭北负牛桶山,面对笔架山。亭中矗立三烈士纪念碑,正面刻“陈振先、陈亨光、陈清悌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烈士传略,亭柱镌原省委领导程序题联:“血染蕉岭山川碧,功垂龙江日月新”。如今,已成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保甲局只剩下残缺的南北两拱门

  数百年来,老榕树荫蔽着这座小村庄

  村里留存的部分青石板古驿道

  三邑要冲,曾设有保甲局

  数不清年头的大榕树下,向前延伸着一段水泥与石板交错的小道。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青苔的草香味,仿佛能把过往行人迷惑地带进历史里。数百年前,衮衮诸公稳坐大轿,前有鸣锣开道,闲杂人等统统避让,威风八面。更多的时候,或从容不迫、或行色匆匆的旅人、商贩在这条要道南来北往,伴随着年迈骡马沉重的呼吸。

  听老人说,这条路是古驿道的一部分,周边百姓往福清、莆田、漳州、泉州等地都得从此经过。石板路两米见宽,传为明宰相叶向高铺设。

  《长乐市志(1994-2004)》中写道:出县驿道起于县城南山,至石湖岭14公里入福清,宽2米。经上湖、闸兜、后山、岱边、珠湖、佑林、坑田、东渡、玉田、观音亭、蕉岭、三山、东林等村,先后翻越上湖岭、蕉岭、石湖岭山隘。北连进省道路,南通福清和闽南诸县,东与北山、江田、松下线驿道相接,人货进出省城,甚为频繁。

  蕉岭虽然不是大村,但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长乐、闽侯、福清三县的交通要道。元、明及清前期曾设有“塘汛”(驻军),岭上筑有烽火台。清咸丰、同治年间,塘汛被撤除,治安失去保障,乡民受豪强欺凌、勒索、掠夺,殷实人家相继迁离。商店、客栈也所剩无几,过往商旅经常会遭到抢虏,民不聊生。

  在流痞殃民的形势下,蕉岭保甲局顺势而生。《长乐罗联乡志》记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东渡乡绅陈韵珂联名三县士绅,呈请省宪在蕉岭设保甲局,管理三县边境政务。局规格好比是县署,委员资格相当于知县。

  “那时候保甲局规模很大。据史料记载南北宽有250米,东西深500米。前后六扇五间排三进。”陈春生比划着,“咯,长了很多杂草的这块,还有建了一排民房的这块,古时候都是保甲局。”

  保甲局成立后,禁令森严、巡查频繁,没多久,盗贼便基本逃走了,蕉岭又恢复安宁。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真空现象,到李厚基主闽改为警察所。约于1935年王伯秋兼长乐县长时裁撤。

  “听老一辈说,那时候有冤屈的人都沿着保甲局前面的这条石板路,一步步跪过去,再爬上一级级的台阶,然后去里面告状。”陈春生介绍道,“那时候的保甲局很权威,是为民伸张正义的场所,保障了一方的稳定。”

  经过数百年的变迁,保甲局或因人为破坏或遭风雨侵蚀陆续倒塌,如今只剩下残缺的南北两拱门,仿佛可以透过光阴回望往昔的森严与庄重。

  (吴航乡情报记者    高晶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