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聚焦长乐 >> 正文

红色南溪:那村、那人、那段旧时光

http://www.clnews.com.cn  2016-01-29 10:01:10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车沿三溪水库,行至水穷处,可见游溪村,村口立一石碑,上刻“革命老区村”。游溪下辖下游、西园、南溪三个自然村,后两个村村民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外迁,现各仅余一户居住,村庄破落不堪。村庄虽破,却有其辉煌的革命历史,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名至实归,其中南溪村在革命年代作用犹盛。

  南溪村,在环山地区偏安一隅。游溪村往下珍村的途中往左翻过一个山垭口,可见一条源自福清、该地区最大的溪流,在两山之间潺潺东流,南溪三个古老小村就沿着溪岸静卧。村庄静谧得很,也因此在七八十年前,这里成为抗日秘密据点。

  成为抗日秘密据点,南溪村有其地理优势。其所在的环山地区与福清交界,处于福清、长乐、闽侯三地民众抗战的中间地带,而南溪村处于玉田通往南阳的主通道上,隐秘的地形自然成为翻山越岭来往于两地的游击队员的主联络点。在陈亨源、陈家茂(福清七社上垅人)的策划布局下,南溪村成为抗日游击队的落脚点、集结点。

  “具体联络点有两个,一个是中垱的榕树小房,一个是大垱的菜园地破屋,即现在的‘南溪柯氏聚亲堂’处,议事会址设在玄帝庙,游击队员暂住在南溪寺,该寺‘破四旧’时被拆除。”乡贤柯多淦介绍,南溪溪水长流,是百年不旱的好村庄,堪称鱼米之村,“十年不出门,鱼米蔬菜吃不完”,供应百八十个游击队员吃住几个月不成问题,所以游击据点设在南溪村无疑是最正确、可靠的。

  陈亨源、陈家茂领导的游击队伍驻扎在南溪村还有政治庇护背景。据介绍,柯多淦已故父亲柯华海是陈亨源的同窗好友,时任罗联区分部书记,其堂弟柯华洲(也叫柯云)时任长乐县玉田镇镇长,在他们的庇护下,游击工作得到很好开展。“听我父亲说,陈亨源有一段时间都在南溪,有一次连续住在我家半个月,可见南溪有很好的隐蔽条件。”柯多淦说。

  南溪山形特殊,以至于让日寇摸不着路。长乐第一次沦陷时,日寇驻扎在首祉牛角山,得知南溪有游击队活动,开头两次策划侵剿南溪,都因走错路而直入下珍、上珍等村庄,给这些村庄民众造成极大灾难,而南溪免受其害。

  现仍健在的104岁陈依玉老人回忆,她那时候经常在屋外山坡上放哨。有一次深夜,她看到黑夜中有人打着手电筒摸上来,便飞快地跑去通知游击队迅速往后山转移。不到十分钟,敌人上来扑了个空,气急败坏地走了,后来又来了几次,每次都扑空就不来了。

  跟随陈亨源、陈家茂、郑依桂、陈炎(下珍人)、陈家全(别名五尺六,玉田桃弯头人)等人打过多场游击战斗的经历,在现年88岁的“五老”人员柯诗炳老人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零零碎碎的片断回忆中充满自豪:“日本仔很猖狂,装备好,起先三个人都敢大摇大摆地走村入巷,枪法很准,遇到抵抗的,一抬手就杀一个,他们不怕和国民党正面打硬战,就怕游击队埋伏打游击,我们打几枪就转移,人都没被看到,打到他们再也不敢来犯。”

  老人家跟着儿子早已随迁到文武砂镇,对于故乡山村的没落,他有诸多感慨,一直表示,那是精神的家园,几代人的记忆不可磨灭,只希望还有恢复生机的一天,让红色家乡永存。

  对此,柯多淦有许多设想,经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商讨,计划在山林种植油茶、红豆杉等生态林,发掘红色资源,开发自然景点,发展红色旅游,把南溪建成生机勃勃、富有内涵的游击纪念村。

  (吴航乡情报记者 柯多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