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万千飞羽眷恋她

http://www.clnews.com.cn  2013-10-31 10:18:46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成群结队的小天鹅 陈永昌 摄

  中华凤头燕鸥“献爱”求偶。蔡卫和摄

  (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 日前,“美丽中国湿地行”——中国十大魅力湿地评选第一阶段“我心中最美湿地”网络投票结束,作为我省唯一参加角逐的闽江河口湿地入围前20名,居全国第四。那么,今年6月新晋级跻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列的闽江河口湿地,其魅力在哪里?究竟有多美?

   一座“自然博物馆”

  秋日的闽江河口湿地鳝鱼滩,芦苇金黄一片,潮平江阔。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数以万计的越冬鸟欢聚于此,相互嬉戏,自由遨游。潮水退却,滩涂显露,美丽的水鸟时而高歌鸣唱,时而低吟啁啾,时而振翅跳跃,时而低头觅食,欢叫声震撼天地间……

  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州之“肾”,也是“有福之州”的写照。西至闽侯的竹岐乡,东至连江的川石岛和长乐的梅花镇,整个闽江入海口湿地总面积543平方公里,包括浅海水域、沙石海滩、潮间盐水沼泽、河口水域、沙洲沙岛、库塘和水产养殖场等。它不仅是福建省最优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也是最具典型性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在区域气候调节、净化水质、生态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在长乐潭头镇闽江口湿地上,记者看到了短叶茳芏、芦苇、中华结缕草、秋茄、藨草、厚藤等植物。这里的湿地处于淡水、海水汇合处,低栖动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水蚯蚓、螺、蚌、河蚬、虾、蟹和水蛭等,还有底栖鱼类等,给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不同种类的候鸟各有相对固定的迁徙路线,这是不同鸟类对气候、地理障碍和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一些目的地相同的鸟类的迁徙路线成片呈带状经过某一区域,形成所谓的“迁徙通道”。

  “闽江河口湿地正好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是此路线候鸟迁徙时唯一的中途驿站。候鸟经过长途跋涉,必须在这里停留3至4个月休养生息,再飞往目的地。”

  长期研究闽江河口湿地的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余希说,国家级闽江河口自然保护区是闽江河口湿地最重要部分,它位于长乐东北部闽江入海口南侧,区域范围涉及4个乡镇、13个村,面积21平方公里。“保护区最核心部分的鳝鱼滩,是闽江河口保存面积最大、最为完整的湿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那里生活着大量的雁鸭类、鸻鹬类和鸥类,常年分布和越冬水鸟超过5万只,也是众多燕鸥类的重要繁殖区。”

  鳝鱼滩是闽江河流自上游搬运来的泥沙在梅花水道中淤积而形成的河口浅滩。鳝鱼滩是珍奇鸟类的“圣地”,中华凤头燕鸥(黑嘴端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卷羽鹈鹕、东方白鹳、遗鸥等国家重点保护、易危、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都集于此。同时,也是观鸟爱好者魂牵梦萦的地方。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植被、滨海沙生植被等3个植被型14个群系141种;野生脊椎动物有395种,其他水生生物553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5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白海豚、中华鲟、中华秋沙鸭、白肩雕和遗鸥。

  “国家级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是世界上唯一在同一区域存在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三种极危动物的湿地。”余希说,这三种动物可以说是闽江河口湿地的“吉祥三宝”。中华凤头燕鸥最初在2004年8月1日发现3只,去年最多发现16只;勺嘴鹬2003年11月发现3只,2011年最多发现16只;黑脸琵鹭2003年最初发现18只,去年最多发现80只。

  余希介绍说,中华凤头燕鸥是一种神秘的鸟种,有“神话之鸟”美称,行踪飘忽不定,人类对它所知甚少,在神秘消失63年之后,它又神奇地出现。目前,全球发现的不到50只。从2004年起,这种“神话之鸟”频频出现在闽江河口湿地。

 

  来自韩国的黑脸琵鹭。  陈永昌摄

  悠闲的鸿雁。 杨金 摄

  生态之美需呵护

  闽江河口湿地之美,归根到底是生态之美。它的妙处,在于完整的生物链和物种的多样性。但在采访中,记者观察到,这种美十分脆弱,主要是受到外部的侵袭。比如,上游的工业污水日夜排入,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大肆吞噬湿地,与本地滩涂植物争夺生长空间……

  长乐市潭头镇克凤村五门闸附近,是闽江河口湿地的一部分。长乐境内主要的水利河道陈塘港,穿乡而过经五门闸流入闽江河口湿地。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里的河水又黑又臭。村民告诉记者,陈塘港水系长期作为上游金峰镇工业污水的排污沟,日夜不停地流向闽江河口湿地,严重影响湿地生态,以前闸门内外“鹅鸭满江,虾蹦鱼跳”的景象也遗憾地成了美好回忆。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说,金峰片区污水处理厂正在征地。相信随着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这里的境况会大大改观。

  走进闽江河口湿地,满眼都是一米多高的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长得密密麻麻,形成了一道道密不透风的绿墙伸向远方。在它们的中间,稀疏地残留着一些芦苇或红树林。

  互花米草原产于美国东海岸,由于具有耐碱、耐潮汐淹没、繁殖力强、根系发达等特点,人类将其作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1979年被引入我国,1981年在我省种植成功。然而不久,互花米草恶的一面暴露了出来——大肆吞噬沿海滩涂,导致海洋生物栖息系统被严重破坏,贝类、蟹类、藻类、鱼类减少。

  记者了解到,2004年互花米草开始在闽江河口湿地上点状零星出现,但全部面积加起来不到1亩。然而,到第二年年底,互花米草的面积发展到900亩,呈块状分布。到第三年底蔓延到2250亩,从块状连成了片。如今,互花米草面积已超过3000亩,基本占据了闽江河口湿地潮间带的中高潮位置,并且侵蚀到核心区鳝鱼滩的部分滩涂。

  “呵护闽江河口湿地,当务之急要防控互花米草。否则,闽江口这片‘地球之肾’过不了多久很有可能会变成‘干肾’。”长期从事研究、治理互花米草的省林科院生态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谭芳林说,“互花米草入侵闽江河口湿地,将使乡土植物群落因竞争面积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影响滩涂生态,特别是占据了鸟类的觅食空间。”

  谭芳林说,长期以来,世界各地在治理互花米草时,人们运用了各种物理方法来控制其扩散,主要有刈割、碾埋、挖掘、遮盖、火烧、水淹、绞杀等,但一直没能找到真正的克星。使用除草剂或利用昆虫、寄生虫来控制,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或二次生物入侵。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谭芳林和他的团队终于找到根治互花米草的良方,不仅能斩草除根,还能在原地种上红树林等本土植物。“希望这一成果也能适合治理闽江河口湿地互花米草。”

  “这个方法叫刈割+旋耕法,即先割除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阻止其光合作用产物向根部输送。等15天左右,割掉的互花米草又能长出10-15厘米,根部营养在新草生长过程中也被消耗。这时再用配有旋耕刀片的机械,将互花米草的根系切碎破坏,从而达到根治之目的。”谭芳林说,被切碎腐烂的根系能使滩涂变得疏松,增加滩涂的有效养分,如氮、磷,为本土植物的恢复创造条件。

  为提高作业效率,最近谭芳林和他的团队又发明了一种前可挂刈割设备、后可悬旋耕刀片的履带式旋耕机,在滩涂上可长时间作业,这是全国唯一此类机械,还申报了好几个专利。不过,这个专用机械还在改进中。

  目前,省林科院已启动了对闽江河口湿地互花米草的整治试验。今年5月对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内150亩互花米草进行旋耕尝试,效果如何正在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