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我区继续深化“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果断出击,全面推进“两违”集中整治。截至目前,我区累计处置“两违”面积达59.29万多平方米,滨海新城2019年第一季度违建图斑已整治14宗,省级市级新闻媒体刊登报道相关报道60多篇。全区“两违”整治以高压态势持续纵深推进。
强化责任 合力治违
长乐区治违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长乐区委区政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强化责任意识,部门联动配合,合力推进“两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文武砂镇一处两层违建被依法拆除
首先是明确责任,抓落实。按照权责一致、属地为主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落实党政同管同责,今年以来根据人员变动对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充实,领导机构延伸到村(居),明确各村(居)是违法建设综合治理的直接责任单位,与村(居)签订查控违法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对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实施考核奖惩,形成“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两违”整治格局。
其次是加强督查,重通报。通过日常考评和实地督查等方式,从组织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新增“两违”管控、网格化巡查、宣传情况等五方面对各乡镇(街道)的“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履职情况进行月通报和季督查。在“两违”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更是坚持进度一日一通报,并组建3个督查组不定期分赴十八乡镇(街道)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切实把治违压力传导给属地政府和职能部门,调动各部门治违积极性,形成合力。通过实地核实、现场督导、台账跟踪、逐宗建档管理等手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要求整改,推动各地加紧加快处置。
建章立制 长效治违
治理是手段,预防是根本,关键控源头,制度来保障。
“我们不断充实专业巡查力量,加强执法巡查力度。”长乐区治违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巡查人员上路、进村、入户,开展常态化、网格化排查。重点针对雨天、夜间、节假期间,配足巡查人手、守住村头路口、跟着建材车走,把住特殊时点、运输环节,做到不留死角、不给机会。
▲执法人员拆除违建
与此同时,通过无人机,加强航拍监管。利用无人机航拍这一“天眼”,打造“两违”常规巡查和无人机相结合的“地面巡查+空中监控”体系,及时制止并督促属地镇街依法查处和清理违法建筑,让新生违法建筑无处遁形,提高违法建设的防控和查处效率,一旦发现新增建筑,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对属于违建的,第一时间进行拆除。特别是加强对重点项目周边航拍监管,如开展滨海快线长乐段两侧违建航拍工作,运用高科技遏制违建的手段,为今后我区的征迁赔偿工作提供有力依据,营造公平和谐的征迁氛围,保障福州地铁滨海快线顺利建设。
宣传开道 纵深治违
先造势后干事,“摄像机比推土机更管用”,全区紧锣密鼓拉开宣传攻势:吴航街道在三峰社区门口开展“两违”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分发宣传材料1000多份、“两违”整治宣传环保袋和小礼品500多个;松下镇联合综治办在首祉村开展“不参与违法建设,做守法公民”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开展政策宣传工作……
▲吴航街道开展“两违”治理宣传
在我区,类似的“两违”整治宣传活动轮番在各个乡镇上演,营造了“两违”治理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到了群众守法意识。
记者了解到,我区每月定期在省市媒体上对违建拆除名单进行公示,通过网络媒体对本区大型拆除行动进行报道。今年,媒体多次做专题报道,介绍我区“两违”综合治理先进经验。各乡镇(街道)广泛宣传涉及“两违”的法规政策,出动宣传车,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宣传“两违”整治,做到宣传零死角。与此同时,针对“两违”高发区域,挨家挨户宣传法规政策,讲解典型案件,摆明利害关系,做通思想工作,取得支持配合,让治违各项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在宣传形式方面,各镇街不断创新,以印刷口袋书、福州话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造势;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并依托本地微信平台,扩大宣传面,与时俱进宣传治违。
▲首占镇开展“两违”治理宣传
2019年已经过去了近三个季度,我区“两违”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上级和群众的认可。但是,治违工作永远在路上。
长乐区治违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个阶段,我区将持续推进“两违”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摸清“两违”底数,完善“一违一档”,加大拆违力度,严控新增“两违”,积极消化存量违建;加大党员干部考核力度,严肃追究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全面平衡推进“两违”治理,为建设宜居长乐腾出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用地环境。
(特约记者 余少林 通讯员 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