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着绮丽逶迤的
福州东部海岸线
希望与梦想徐徐升腾的地方
就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
——长乐
长乐于公元623年由闽县析置
1994年撤县设市
2017年撤市设区
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
姜亮摄
城市,是人的城市。一座城市的精神,涌动在每一条街巷,荡漾在每个擦肩而过的人的脸上。“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长乐城市精神,孕育了长乐人敢想、敢闯、敢试、敢冒的独特个性,而长乐人的个性也聚合成了长乐的城市品格。
姜亮摄
拼搏
草根工业成大树
走进恒申公司生产车间,在“数字大脑”操控下,上百台机器设备自动高速运转,细如蚕丝的洁白纱线,经由全自动络筒机,“变身”圆鼓鼓的纱产品。
四年三次跨国收购,2018年更是反向收购全球行业老大福邦特控股公司,让全球己内酰胺“话语权”牢牢掌握在长乐人手中,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龙率领这艘纺织“巨轮”扬帆世界,稳坐全球锦纶行业龙头。
恒申集团供图
辉煌的开篇,始于近40多年前那一根不起眼的尼龙绳。改革开放初期,20岁出头的陈建龙办起蚊帐厂,从制造尼龙绳起步,坚守实业三十载,伴随长乐经济的高歌猛进,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了超前的眼光和果敢魄力,事业步步登高。
1979年,是这些激情澎湃创业故事的起点。
这一年,华阳村农民陈兴玉率先办起塑料蚊帐厂,“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到两年时间,金峰镇涌现出三千多台“花木兰”式的织布机,一派“处处响机杼”“户户织帐忙”的繁忙景象。
如今
在一座座智能化、现代化的工厂里
繁忙的纱线
不仅穿梭着精美的纺织品
更编织着长乐
“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城市精神
八十年代,长乐经济快速发展,对此,来航考察的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用“草根工业”对长乐经济发展模式作出了精辟的概括。1995年夏,费孝通在时隔10年之后再赴长乐,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草根工业”,费老动情地说:“小草长成大树,小姑娘长大成人了。”
恒申集团供图
长乐人的骨子里有一种勇气,素有敢为天下先、能拼会赢的秉性,以及追求幸福、创造财富的强烈渴望。从乡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工人,代代长乐人都怀着创造财富的冲动,这种精神和品格,在改革开放后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又以“草根工业”尤为典型,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
这片激情燃烧的热土上诞生的每个镜头,都让我们怦然心动;变化的每个细节,都令我们感慨动容;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使我们肃然起敬;敢想、敢闯、敢试、敢冒,让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从这里升起!
建县逾1400年,古老而又青春的长乐几度涅槃,几度跃升,满载着吴航儿女“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追求与梦想,创造了“无棉之乡筑千亿纺织之城,无矿之地铸千亿钢铁之城”的奋斗奇迹,涌现出“钢铁大王”“纺织大王”“烤鳗大王”“茉莉花大王”等行业翘楚,把“草根工业”发展成“参天大树”。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2017年2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滨海新城建设,历史的车轮再次带动长乐飞速向前。7年来,长乐打造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落地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海峡光缆一号”等一批大数据产业基础设施。
姜亮 摄
长乐人的新梦想在广阔的滨海新城
东湖湖畔被再次点燃
以其快马加鞭的稳健步伐
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海丝
闯出长乐一片天
长乐海岸线绵延曲折130公里,长乐人从小听着海的声音长大,骨子里渗透着冒险的基因,更有一种“有容乃大”的宽阔胸襟。这是新时代长乐借海博浪、扬帆起航的精神密码。
在今年正月初十,长乐的大街小巷都还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一派欢乐喜庆气氛。然而,住在漳港街道的63岁渔民老胡却早早地收拾好渔网、检查船只,准备开始新一轮出海捕鱼。老胡告诉记者,他16岁就开始跟着父辈出海捕鱼,对于大海,他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情,这既是他的生计来源,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茫茫大海见证着吴航儿女的坚韧与拼搏,六百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涉沧溟十万里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重现。而在这片土地上,一批又一批的长乐人正是从海上出发,承载着家庭的期望和梦想,远赴重洋、艰辛创业,仍情系桑梓、不忘家乡。
“从洗碗打杂晋升为餐厅大厨,从开办餐厅拓展到外贸生意,从一名普通华侨成长为一方侨领,如今我在国外打拼事业取得了一些成绩,希望能为家乡多做一些贡献。”在德国福建商会会长陈云斌的浓郁乡音中,他敢拼会赢的人生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在异国他乡奔波忙碌的32年里,陈云斌多次积极捐资捐物助力家乡发展。今年春节,他回乡推动海外华侨华人社团长乐联络总部在华侨博物馆二楼的筹建,串联总部效应、联谊交流、引资引智、宣传展示等功能定位,期望能够为长乐华人华侨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同时也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全面改善提升长乐对外服务形象,为建设美丽新长乐添砖加瓦。
长乐籍华侨华人分布图
“长乐的华侨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海洋史。”区政协文史顾问陈明清说,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成为通商口岸,长乐出现了“下南洋”移民潮,以猴屿乡为例,新中国成立前就已形成了番客群体。
随着打桩机缓缓开动,猴屿乡康桥文旅酒店项目正式进入打桩阶段,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在工地上,酒店效果图被精心地摆放在一旁。
图中,酒店的外观采用南洋古典风格,线条流畅,色彩和谐;内部装修为中式装修风格,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氛围。酒店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要得益于猴屿乡将“三问于侨”贯穿于项目谋划建设中来,该乡通过电话、连线视频等方式征求侨胞侨属意见,打造集餐饮、住宿、休闲、素质拓展、课程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酒店,让每一位海外游子有根可寻、有家可回、有屋可住。
猴屿乡康桥文旅酒店项目效果图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长乐近年还探寻和强化海丝文化元素、历史文化名人元素,打造了郑和广场、长乐海丝馆、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等特色景点。
去年,长乐连点成片、串珠成链,构建以海丝文化发展带为中心,“吴航老城”“数字新城”为核心,滨江沿岸、特色乡村、滨海风景道为主要走廊,特色文创产业聚集发展、组团发展的“一心二核三廊九片区”的长乐特色文创走廊产业布局。
姜亮 摄
在福州港松下港区,一艘艘万吨级货轮往来繁忙,工人们手持各种工具,紧张进行着装卸作业。港区的松下码头和牛头湾码头沿着1627米的海岸线建设6个泊位,已然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耀眼舞台,为世界的贸易和交流搭建起坚实桥梁。
600多年前,郑和从这里启航;600多年后,作为福州“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前沿阵地,长乐仍续写着向海图强的壮丽诗篇。
长乐港口的船舶依旧往来于世界各大港口,更多出了航空港区、国际机场联通全球各地。长乐人自古的“海丝文化”一直方兴未艾,开拓冒险、能拼会赢的精神,也代代传承,经久不衰。
红色
串起爱国爱乡情
如果一座城市有颜色
长乐一定是最鲜艳的那抹红色
长乐红色革命历史悠久
红色文化灿烂辉煌
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了
城市发展血脉之中
今年的清明时节,长乐各中小学在校师生纷纷开展“擦拭一遍墓碑、敬献一束鲜花、进行一次描金描红、重温入团(入队)誓词、写一张寄语卡片、讲述先烈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与英雄先烈近距离接触,在铭记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
翻阅《长乐区革命老区发展史》,详实的史料跃然纸上,长乐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壮丽史诗就像电影版展示在我们面前——
江田镇南阳村是长乐著名老区村,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便燃起革命火种,优良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代代传承至今。漫步在南阳村的阶梯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在耳边轻轻低语。
那些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已被绿树和鲜花所覆盖;那些见证了艰苦卓绝岁月的革命文物静静地陈列在玻璃柜中,墙上的照片和文字记录着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这里走出了陈亨源、陈亨光等多位革命烈士,为福建革命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南阳红色景区仍不断延续着红色革命精神。
姜亮 摄
坐落于猴屿乡象屿村的省级文保南岸炮台,在历经数百年的历史风霜后,依然巍峨挺立在闽江口岸。历史上,南岸炮台曾在马江海战中一炮命中法军旗舰,取得该战役唯一战果。象屿村也建立了以抗战文化廊、抗战文化馆、海防文化馆等为核心的忠义文化园,承载浓浓爱国情怀。如今,每年有约15万学生来到这里研学,重温先烈革命故事,感受红色文化。
姜亮 摄
筑牢基层党建,汇聚万千民心。在红色力量驱动下,长乐15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社区)党组织共建,近2万名党员干部集结在党旗下,各项工作加速推进。
党旗红,产业强,企业行。长乐用自己的“红色密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恒申、大东海、金纶高纤、网龙、凯邦等一大批享誉中外的民营企业,总结提炼出“五航”“143KB”等富有特色的党建工作法,深度融合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成长壮大。
惑时有人解,病时有人望,困时有人帮,老时有人管。长乐区直机关“红雁”志愿服务队暖心分队自2022年9月成立一年多来,50多名机关党员志愿者已帮扶了70多位患病机关党员,用点滴力量汇成希望的大海,以鲜明的党员志愿红,绘就城市里绚烂的文明底色。
一代又一代的长乐人
汇聚起团结奋斗
浴血奋战的磅礴力量
为续写长乐发展新篇章注入活力源泉
传承
装点岁月成史书
长乐人近乎执着地坚守传统,在其他地方已经消失不见的习俗,在这里却依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双灵巧双手,拿起五颜六色的丝线,在花针的勾织下,慢慢变成了鲜艳的花朵、飞鸟,线条优美、流畅,纹络清晰、细腻,这就是至今仍保持着手工绣制传统的梅花红裙;红裙的“娘家”,就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梅花镇。
梅花古城全貌。福州晚报供图
踏上梅花古城的石板路,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渔舟唱晚、古韵悠长的年代。古镇的街巷,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古厝错落有致,儿时记忆中的城墙和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庄重和神秘,每一块石头都跃跃欲试,争相“诉说”着这座古城的沧桑与历史。
“走在八一八西路上,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这里的每一块石板路,感觉都很亲切。”梅花乡贤陈师光动情地说,自己每年都会回乡省亲,看到熟悉的石板路,内心激动不已。
八一八西路是梅花镇的主街道,顺山势而建,自东向西曲折贯穿梅花古城,见证了无数游子外出拼的踌躇满志……每当他们回到故乡,总会来到八一八西路逛逛,寻找心中那温暖的旧时光。
透过梅城这个“小通道”,缓缓地,宛若开启了一道尘封的大门,带着经年的文化沉淀和历史积累,厚重的底蕴扑面而来。建县逾1400年,悠悠长乐,诞生、驻足过无数历史名人,文化遗产灿若星辰、不可胜数。
600多年前,当郑和船队进入太平港时,圣寿宝塔是他们的航标塔,如今依然是长乐人的精神坐标。
悠扬婉转的伴奏、浓墨重的彩装扮、绚丽迅捷的身姿……长乐人记忆中的闽剧,依然不时地在区人民会堂、和平街闽剧馆、胜德社区等处上演着。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水面“战场”上,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划破波光粼粼的水面,激起层层白浪。龙舟上的鼓声震天响,划手们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配合着鼓点,奋力挥动着手中的船桨;观众热情高涨,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每当有龙舟划过,都会引发一阵欢呼和掌声。夜风中,河水、龙舟和观众们的热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而壮观的画面。
姜亮 摄
每年6月,江田三溪的夜赛龙舟,都会成为一场令人久久回味的狂欢;刚刚斩获福州龙舟巡回赛第一的汇泉龙舟俱乐部,早已是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华龙舟大赛冠军领奖台的常客。
“好多人!跟插蛏一样!”“这才是我理想的过年氛围”……金龙舞动、光彩夺目,仿佛将整个夜晚都点亮,正月里的民俗踩街活动吸引了数万人的目光,福气满满的财神纷纷引得群众上前握手互动,迎接新的一年好运连连,让浓浓新春氛围弥漫整座城市。
当第一声嘹亮的歌声从舞台上空响起,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逐渐汇聚到舞台周围,草莓音乐节于4月5日在长乐热辣上演。歌手纷纷带动着台下的观众们齐声哼唱,随着气氛达到高潮,这里没有了演员,没有了观众,有的只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人们。
长乐用文化魅力和城市活力感染着每一个人,让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
古朴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摊位鳞次栉比,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和热情的招呼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和平街更加热闹起来,五彩斑斓的灯笼与古色古香的建筑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氛围。作为“长乐第一街区”,和平街承载着长乐的城市内涵与文化根脉,寄托着吴航儿女难以割舍的历史记忆、乡愁情怀。
去年11月16日,央视《消费主张》栏目走进长乐开机仪式在和平街举行,执行总导演许菲娜说,在福建汤品的选择上,他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和唯一性的长乐汤品,还用镜头向全国观众推荐了鸡汤汆海蚌和“福寿全”这两道长乐区非遗美食。
长乐区还拥有琴江满族村、马江炮台旧址、潭头登文道、梅花古城墙、九头马古民居、五峰山龙泉寺大殿遗址、晦翁岩、罗零基点等一大批历史遗迹,以及星罗棋布的古民居、古桥、古井。它们用岁月将自己装点成史书,记录着璀璨辉煌的文化。
受历史文化熏陶滋养
长乐人把辉煌的曾经视为珍贵的宝藏
在不断加深凝聚力的同时
奋力开拓着新的远方和篇章
(记者 高维 吕灿婷 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