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孩子撑起一片教育蓝天
2014-2015年度长乐市农村优秀教师先进事迹选登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9-09 09:45:48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大 中 小】
桃李芬芳,是专属您的荣耀。如沐春风的谆谆教诲,陪伴着我们一生成长。“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当天空成为我们的领地,我们不会忘记,是您张开了我们初飞的翅膀,给了我们远征的方向和力量。
为迎接第31个教师节,向常年奉献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全体教师表达敬意,本报特推出教师节专版,选登6位农村优秀教师和3位先进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将“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给广大读者,并借此机会,祝广大人民教师节日快乐!
更多精彩请刷下图二维码。
林文阳:“爱是我愿意和能够付出的全部”
他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于教育事业,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教书育人的特色。以其奉献的品格,出色的教学业绩赢得了同行的认可,社会的赞誉,学生的欢迎。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他呵护关爱每一个学生,教会学生求知,更引导学生做人。他,就是厚福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林文阳。
1995年,林文阳从福州师专中文系毕业,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怀着对未来人生的美好憧憬,他来到厚福中学,成了一名农村教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他就下定了决心,要用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血、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汗水,启迪一颗颗美好的心灵,培养一个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心灵的承诺,林文阳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倾注到教学之中。他实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他还创造性地开展“以优带差”、“结对子”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竟争的优良学风,他所任教的班级、任教的学科,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由于成绩突出,林文阳多次被市里评为优秀教师。
从1995年起,林文阳就一直担任班主任。他在二十年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坚持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他说:“父亲般的严厉和母亲般的慈爱应该表现在班主任的眼神中,这一点就是我所追求的。”他认为要做好一名班主任,就要学会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因此,林文阳经常找学生聊天谈心和进行家访。
林文阳认为,作为一名老师还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无私的爱心来感染学生。他说:“学生是我工作的原动力,而爱就是我愿意和能够付出的全部。”
家住曹朱村的一位男同学名叫曹恒盛,腿脚不方便,林文阳放学经常开车送他回家。曹恒盛告诉记者:“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一直对我十分照顾,我会好好学习报答老师对我的关爱。”
班上有一位女生名叫杨丽,初一下学期因叛逆中途辍学,辍学后在外打工。林文阳通过打电话、聊QQ、家访等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劝她回去上学,整整劝了一年,终于把她劝回了学校。杨丽说:“很感谢老师没有放弃我,一直劝我回来上学,我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但教师远比蜡烛永恒,照亮别人,升华自己。人们还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是最受人尊敬的人。林文阳就是这样一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而又伟大的教师,他将依旧无怨无悔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默默走下去……
(记者 林尔雅)
林雪凉:愿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初见林雪凉,还没聊上几句,便被她的温和与知性所打动。
林雪凉,1990年从长乐师范毕业,分配在松下小学执教语文。在这25年里,她长年扎根在松下,用爱心呵护孩子的心灵,演绎师爱、母爱。2015年,林雪凉被评为农村优秀教师。
“做学生的知心人,做学生的心灵导师,是我毕生的追求。”雪凉老师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的工作总是琐碎而又繁忙。可在课余时间,她却经常注意观察学生的举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然后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
去年,林雪凉任教的班级有一名外地学生,因为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养成了自由散漫、沉迷网络游戏等一些不良习惯。每个接触到这个孩子的老师都会头痛不已,常常跟班主任林雪凉“告状”。林雪凉经常关心教育他,可是收效甚微。“他也有优点,劳动十分积极,指派的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可是,坏习惯不是一天能改得了的。那时候,在他身上可谓是小事不断,大事也犯。”对这个学生,林雪凉表示也感到很头疼。
有一次,该生的邻居家又失窃了,丢了一个钱包,报警时声称只有三位小孩进出他家,其中就有这个学生。后来,经过一番思想教育,失主找到了钱包,便不再追究。但林雪凉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就此了之,于是便找到这名学生聊天,以学生的优点作为切入点,感谢他平时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说起自己的经历,让他感同身受。林雪凉谈心式的话语温和柔软,像涓涓细流一样触及孩子的心灵,学生终于低下了头,流着眼泪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会重新表现自己。此后,林雪凉趁热打铁,不断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渐渐地,“刺头”软化了,坏习惯改了不少,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
因材施教,是林雪凉老师的另一法宝。她的班上有一位问题学生,因父母常年在外工作,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个头壮实、脾气暴躁,经常与人争吵打架,与同学关系紧张。林雪凉心疼这名学生,比平时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这个孩子身上。“在他不冷静时,我不会指责他批评他,只是拍拍他的肩膀,要求他:冷静、冷静、再冷静。耐心等他情绪平复再处理。”
但是这个学生对老师有抵触心理,始终不肯倾诉心声。一天放学突然下大雨,其他学生都被家长接送回家,全班就剩他一人留在教室里,林雪凉二话没说,撑着雨伞要送他回家。“他拒绝,我坚持。这孩子心事重,特别不好教育,我只能找契机。”就这样,一路上,在滂沱大雨中,林雪凉搂着他的肩膀,轻声细语,与他交心……后来就发现他一天天改变了,一天天融入了班集体。
“我的付出也有回报。路上碰到他们,都会热情地跟我打招呼。那些回到家乡的外地学生,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发短信,甚至写信来问候我。”这些孩子,远在河南、河北、贵州等地,却把林雪凉当成了自己的“知心姐姐”,遇到人生的困惑,就会跟她探讨,说一些心里话。
林雪凉说,她善待她的学生,呵护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健康成长。为此付出的辛劳都是值得的,她无怨无悔。
(记者 陈燕琴)
郑立力:静待花开
一个孩子喜欢唱英文歌,却性格孤僻,怎么办?
首占中心幼儿园老师郑立力说:“来,乖宝宝,到前面大声唱给同学们听。”
郑立力老师班上有一个叫小懿的男孩儿,性格非常内向,平时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躲在班级的角落。几节课下来,郑老师注意到这个反常的现象,就经常跟他聊天,上课多给他表现的机会,但收效甚微。在多方了解之后,她大体知道了造成小懿性格孤僻的原因:父母不在身边,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缺少关爱。
于是郑老师给了他更多的爱。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小懿喜欢唱英文歌,睡前饭后都喜欢哼几句。“这可是不得了的发现,一定要让他好好表现表现。”郑老师说。于是她在全班同学面前彰扬了小懿的这一长处,并鼓励他说:“来,乖宝宝,到前面大声唱给同学们听,好不好?”一开始,小懿无所适从,可是渐渐的,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越唱越大声,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开始喜欢和同学说话,跟同学分享食物、玩具,开朗、自信逐渐替代了之前的沉默寡言。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开在夏天;如果到了秋天还没开,你也不要着急,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届时会开得更加动人。”郑立力这样说。
他做什么都是最慢的,怎么办?
郑立力发现,一切都没有那么糟:他起床慢,但从来没有穿反过鞋子;他画画慢,但他的画总是充满想象,给人惊喜。
阿凡是小班下学期转来的新生。有了阿凡的日子不再平静和轻松,他不爱与老师、小伙伴交流,做什么都是最慢的。起先,郑老师和班上的另外两位老师想尽办法,却没让他有丝毫变化。后来她静下心来,细细回想阿凡的点点滴滴,不禁发出感慨:因为总是纠结于他的“慢”,而错过了他的太多优点,他起床慢,但从来没有穿反过鞋子;他画画慢,但他的画总是充满想象,给人惊喜。
于是郑老师让自己换了心境,少点浮躁和苛刻,多些耐心与尊重,并且交给他一项特别的任务——每天负责点名。只用一周时间,阿凡就愿意和别人交流,也会主动问好。郑立力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也很庆幸自己的幡然醒悟。看着阿凡像一朵慢慢绽放的美丽花朵,她深感欣慰,也倍增幸福。
“静待花开,会等来一朵无比鲜艳的花儿,理解孩子并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对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是对教育信念的执着与坚守,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和教育底蕴。”郑立力这样认为。
郑立力,在首占中心幼儿园工作了17个年头,曾获评“首占镇先进教育工作者”、“首占学区优秀班主任”,并获得“长乐市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等荣誉。17年来,她时刻不忘初心,从每一个小细节着手引导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扮演辛勤的引导者角色,用温暖的微笑、细致的关怀、平凡而用心的举动,用爱和智慧给予孩子自信,教会孩子自立,帮助孩子成长,得到家长的信任。17年,她一直用行动诠释着自己最初的诺言:用爱心和耐心,守护每一个孩子,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静待他们的光芒绽放。
(记 者 柯多桂 实习记者 郑畑君)
陈丽玉:福星小学的“福星”
她积极筹措,努力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使学校面貌得到极大改善,获得广大家长认可,学校招生情况明显好转,往年一年级新生招收约23人,今年增长到36人,增长了50%左右。她就是潭头镇福兴小学现任负责人陈丽玉。
修校园、补厕所,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
“之前我们学校的外观、墙壁破损严重,群众都不看好我们学校,也不太愿意把孩子放在我们学校读书。”陈丽玉告诉记者,为了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她主动找村两委和老人会沟通交流,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翻新学校外观。在村委书记林顺取的大力支持下,村老人会向学校拨款近二万元,修补围墙、布置图画,丰富校园文化,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老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老师的工作积极性,首先要给予老师最起码的生活条件。然而,此前福星小学的老师却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在陈丽玉的大力主张下,学校为老师新建了一个卫生间,并在老师宿舍厨房加装了洗碗池,每个宿舍都安装上了电风扇等,大大改善了老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老师们满心欢喜,工作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除了小学,该校还有2个幼儿班。幼儿厕所简陋没顶棚这个多年的遗留问题因学校经费紧张迟迟不能解决。
“厕所没顶棚,孩子们上厕所雨天淋雨、晴天暴晒,十分不便。”陈丽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组织全体幼儿家长召开家长会,详细向他们说明学校情况,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广大家长当场就自发募捐六千多元,帮助幼儿厕所安装顶棚,教室安装风扇,解决了幼儿班的实际困难。
“家长都说我们学校大变样,都愿意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读书了。”陈丽玉说。
严管理、重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994年,陈丽玉自南平师范学校毕业后即进入福星小学任职,担任语文老师,这一教就是16年。2010年3月任潭头中心小学教导主任,2014年9月调回福星小学担任学校负责人。
平时,陈丽玉注重与老师的沟通交流,通过随堂听课、日常教学交流、开展教研活动等方式,检验老师教学水平。她还鼓励老师参加中心校的学习交流,学习名师讲堂,不断提升老师教学水平。
“我们学校因为老师退休、外调、轮岗等原因,师资不足,今年聘请了许多代课老师。很多代课老师经验不足,所以现在我主要先规范他们教学,然后再进一步发挥代课老师的作用,挖掘老师工作特色,办出学校教学特色。”陈丽玉说。
陈丽玉表示,下一阶段,她将鼓励老师记载学生成长过程,让他们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为学生心理“把好脉”,通过学生心理把握学习动态,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记者 黄燕云)
郑艳芳:执教偏远山区 坚守岗位16年
1999年,郑艳芳从长乐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罗联乡顶头小学任教。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教学条件艰苦,朋友们都纷纷劝她调离这里,“但是山区的孩子淳朴、聪明、善良、勤奋,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我觉得自己应该留下来。”这一留,她就守着罗联乡教了16年的书。
用坚守诠释教书育人的信念
2002年,顶头小学合并到罗联中心小学,郑艳芳被调到了马厝小学教书。马厝小学,有6个年级6个班,10位老师,65名学生。整个学校的学生只有城区学校一个班的人数。“我们这里比较偏远,很多村民都搬到城里或者繁荣的地方居住了,学生也就越来越少了。”郑艳芳告诉记者。
“今年我教一年级,整个年级就是一个班,班上只有10名学生。学生少,我就采取面对面教学的方式,认真辅导每一位学生,学生的作业也都可以当场批改,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一对一地进行讲解,用更多的时间抓好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郑艳芳说,自己每周近20节课,平均每天有3、4节,语数英三门都要教,学生虽少,但是教学任务一点都不少。她说,山区的孩子受教育条件没法和城里的孩子相比,关键要激发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有一次,她的班上来了一位很特别的学生。“那位学生上课时自己突然站起来,走到窗户旁边看着外面,完全没有上课的规矩概念,让我印象很深刻。”后来,郑艳芳得知这位学生是单亲家庭,且父亲也不在身边,都是奶奶一人带着,虽然调皮但是聪明。郑艳芳为了抓好他的学习习惯,把他的位子搬到自己讲台旁边,让他能够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讲解学习。放学后,她还经常到他家去,督促他要及时做作业。一段时间后,这位学生的成绩追了上来,名列班上前茅。
用爱和行动温暖孩子们的心
“山区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关心他们,因为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需要更多的爱。”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上,郑艳芳处处花心思,在学生的生活方面,她更是关心得无微不至。
有一次,有名学生上学路上被狗咬了,郑艳芳看见这名女生受伤的小腿,就赶紧骑车送她回家,跟她父母说明情况,督促他们一定要带孩子去打针。“我做的都只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学生家长们都会很感动很感激,我都很不好意思。这里的村民都很善良、很热情,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多。”
教学之外,郑艳芳经常去学生家里家访。很多学生说,郑老师不仅是自己的老师,更是自己的朋友。每逢过年或者教师节的时候,很多毕业走的学生都会给郑艳芳寄贺卡、打电话、发短信送祝福。“和学生在一起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和孩子们玩一玩,聊一聊家常,孩子们把我当朋友对待,有时真的非常感动!”
“我喜欢这里,山好,景好,人更好。我会在这里一直坚守着我的三尺讲台,帮助山区的孩子,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郑艳芳说得自豪而且坚定。
(记者 陈雪银)
邹锦云:做学生最好的朋友
邹锦云,营前中学英语教师,2000年参加工作。15年来,她连续担任班主任,完整带出了五届学生。成绩稳居年段第一,今年中考,班级排名可列全市前三。其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她个人也多次获评“长乐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长乐市优秀农村教师”、“长乐市优秀班主任”、“长乐市优秀少先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邹老师说:“只要做学生最好的朋友,一切皆有可能。”
回想起自己的第一届学生杨威,邹老师感触颇深。刚上初中的杨威,比较叛逆,不愿意在学习上下功夫,甚至对老师的态度也十分冷淡。邹老师冷静观察,多次与他有意无意地谈心。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她发现该生的英语基础十分扎实,有很大的潜力。一次年段英语竞赛,她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他。得知消息的杨威怎么也没想到,平时吊儿郎当的自己竟会被推荐参赛。他渐渐意识到老师对他的期望与重视,开始慢慢地认真听讲,并和邹老师成了好朋友。在最后的中考中,他考出了148的高分。现在已经出国深造,杨威仍时时不忘邹老师的恩情。这让她越加坚定了做一个好老师的决心。
“当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日常琐事,更要在学生身上下功夫,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邹老师说,执着地坚持这一份信仰,热情地对待学生,功夫都不会白费。
有了热情,在教学上才会勤奋。多年来,邹锦云老师坚持自己设计“预习导纲”、“复习提纲”。“我的导纲注重实效,根据农村学生特点设计,要让学生做得到才有效果。词组找得到,对话设计要实用,翻译题要扣准语言点,学生会学、学会,才有兴趣。”邹老师说,课上还要让学生开口说英语,“会说才有兴趣”。
15年来,邹锦云老师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不断在教学和反思中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以至于有学生这样说:“邹老师传授的方法很精辟,也很适用高中的学习,带着这样的方法和习惯,我高中学英语很轻松。”
据了解,在今年的中考中,邹锦云老师班上有7人考上一级达标校,7人考上福建师大二附中。
“从教15年,邹老师一直坚持住校。”采访中,记者很震惊于这一消息。
“住在学校,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相处,才能发现许多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这样,我才能更透彻地了解他们,知道他们擅长什么,缺少什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做点小菜,可乐鸡翅什么的和学生一起品尝,与他们增进感情,做很好的朋友。”邹老师这样解释说。
作为为数不多的住校老师,邹老师的生活难免枯燥,可是有学生的陪伴,她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惊喜和收获,但高负荷的工作对她的身体产生了一定伤害,她的甲状腺出现了问题。去年,她在医生的建议下动了手术,可是当时带毕业班的她,仅请了一个月的假,又重新回到课堂,和学生们一起奋战中考。同事李锦秀老师这样评价她:“不同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老师,她一门心思都放在学生身上,哪怕是教三个班,也是默默地付出,不求一丝回报。”
多年的辛勤付出,邹锦云老师无怨无悔。热爱教师岗位的她,现在喜欢利用周末和假期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只希望自己“身体好一点,能在教学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
(记 者 柯多桂 实习记者 郑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