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明长乐 >> 文明典型 >> 正文

少了人情负担 多了文明新风

树新风刹歪风 移风易俗沐春风

http://www.clnews.com.cn  2018-01-16 15:13:55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长乐是著名侨乡,曾几何时,发了家的长乐人,开始在红白喜事上做文章,大摆宴席,向宾客分钱,铺张浪费愈演愈烈。

  为了杜绝这种“歪风邪气”,2016年9月以来,我区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治理大操大办活动。活动进行一年多以来,成效显著。如今,大吃大喝的“面子工程”少了,把发红包改为捐资公益慈善的事情多了,文明之风劲吹吴航大地。

  刹歪风,为群众减轻负担

  民营经济活跃的金峰以往操办红白事铺张浪费较典型,在凤洋村,这个陋习也已延续了二十几年。

  该村人口3400余人,有大小企业30余家,以前,一些企业家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相互攀比斗富,宴开百桌以上的屡见不鲜,分发的金额也越来越大。老百姓虽然对此不满,却怕被扣上“小气”的帽子,不得不随波逐流,很多人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据了解,“分钱”的习俗,发源于早年民间的“分祭”,即主家给送殡乡亲分些点心以表答谢。后来演变成送脸盆、桶、锅等纪念品,再到后来,觉得买东西麻烦,不如发钱,随着经济水平越来越好,数额也越来越高,渐渐丢失了传统习俗的意义。

  “东家请喝酒不收礼还分钱,宾客总不能空手赴宴吧,于是丧葬的乐队、花圈就增加了,喜宴的拱门、花柱、歌舞表演也增加了……”村党支部书记周建飞认为,如此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铺张浪费之风的盛行。

  2016年12月,凤洋村一位企业家要为母亲办丧事,周建飞登门时,一家人正为要不要发钱而争论不休。“有一个嫁出去的孙女哭着告诉我,为了不丢娘家人的脸,她已经借了10万元,准备用于酒桌‘分祭’。”这深深刺痛了周建飞的内心,也更加坚定了他革除陋习的决心。经过村干部和敬老院老人一次又一次的劝说,这家人最终决定带头不发钱。

  “从今天起,我们凤洋的红白酒宴,不再分钱,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支持这项工作,坚决革除陋习,抵制不良风气,让文明的新风吹遍整个凤洋。”丧宴当天,周建飞在现场要求全村人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村民纷纷拍手叫好。

  这段讲话拉开了全村移风易俗的序幕,也让全长乐人知道了金峰镇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坚决“亮剑”态度。这段讲话视频被村民传到网上,引来一片赞扬。

  “一开始确实没人愿意站出来带头,主要是怕被人说闲话,没‘面子’。老百姓被‘绑架’下不了台,我们就要为他们‘站台’‘撑腰’。”周建飞高兴地说,现在勤俭节约、婚丧简办已经成为了全村的新风尚。

  这样的喜人转变并不只是发生在金峰。在首占镇赤屿村,黄府郑氏老人去世后,其家属把原本发放给宾客的20万元节省下来交给村老人会,用来发展本村的公益事业。古槐镇感恩村曾玉麟老人七十大寿时,与子女协商,将原计划用于发放宾客的50万元红包,捐赠给长乐慈善总会用于帮助贫困弱势群体。

  移风易俗活动有力遏制了农村红白事相互攀比、奢侈浪费的现象,不仅卸掉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群众的精神压力。

  人与人之间的功利心淡了、人情味重了,人际关系回归纯洁,社会风气逐渐回归淳朴,群众反映“这是党委、政府不花钱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调查数据显示,我区移风易俗活动群众满意率为100%。

  树新风,让慈善成为“面子”

  旧习破除,新风扑面。

  许多企业家和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慈善事业,把省下来的钱用到回馈乡里、捐资助学、扶老助困中去。

  古槐镇竹田村企业家林秀全就是其中之一。

  林秀全是长乐金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党支部书记,有着十年的党龄。他为人低调,不铺张浪费。2017年儿子结婚,不少亲戚朋友建议热闹热闹,大宴宾客。但在村干部的动员下,林秀全与妻子、亲友商量后决定改变婚礼大操大办的陋习,把婚礼办得简单一些。不仅如此,全家人还一致同意将婚事俭办节省下来的5万元捐给村里的教育基金会。

  “如果按以前的传统举办婚宴,我们至少得办五六十桌酒席。”林秀全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党员,自己更应该响应移风易俗的号召,带头做好榜样。

  像林秀全一样,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把发红包改成做慈善的典型还有不少。

  2016年11月,金峰镇金峰村企业家李景云李景忠兄弟,在镇村干部动员下,主动缩减为父亲操办丧事的规模,把节省下来的200万元捐给村慈善公益基金会;今年1月13日,李景忠又俭办女儿婚礼,捐出100万元给长乐慈善总会,用于扶贫助困等慈善事业。

  漳港街道路顶村89岁老支书陈纲湍去世,有60多年党龄的他临走前嘱咐儿子,将省吃俭用存下的16万元作为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并捐出办丧事节省下的100万元给长乐慈善总会,设立教育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

  古槐镇中街村老华侨石忠胜在寿宴上宣布成立“中街爱心基金会”,并把原本要包给来宾的50万元钱全部捐献,用于帮助贫困家庭。

  营前街道长安村91岁的老党员林友海,将自己多年攒下来的10万元钱,全部捐赠给该村的医养中心,用于改善村中老人的医养和伙食问题。

  首占镇塘屿村的企业家林金华,也是广西福建商会执行会长,做镇里第一个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俭办儿子婚事,把节省下的30万元,捐给村里用于自来水改造工程。

  潭头镇潭头村企业家刘增慰将简办父亲丧事节省下来的10万元,捐赠给长乐慈善总会用于开展慈善公益事业。

  鹤上镇青桥村企业家陈峰主动发挥带头作用,简办儿子婚宴,并用省下来的钱为村里32名困难乡亲发放救济金。

  ……

  吴航大地上,“长乐面子”正蝶变为“长乐慈善”。

  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表示,如今,红白事创新办、节俭办、简单办的文明新风吹进了长乐,不讲排场、不比阔气,还踊跃参与慈善。这种有内涵、讲文明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有面子”。

  沐春风,用文明引领风尚

  如今,文明的观念已渐渐根植在长乐人的心中,而这离不开宣传带来的改变。

  2016年9月份以来,我区各级领导不定期赴镇村调研,通过走访村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移风易俗工作与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宣传,为移风易俗贡献自己的力量。各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借助“我们的节日”、道德模范故事巡演、百姓舞台梦想秀、文化走亲擂台秀等平台,精心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并通过集体婚礼、“小手拉大手”“移风易俗巾帼行动”、绿色骑行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树立文明节俭、健康向上新风尚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典型宣传带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示范户”“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以身边典型引领社会文明新风。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我区着眼“常态、长效”,相继出台《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综合治理大操大办、推进基层党风廉洁建设工作方案》等49项工作机制,并积极探索“互联网+网格管理”,采用“一端(手机端)一台(PC智能管理平台)”方式搭建系统,实现移风易俗工作管理的动态化、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保障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据统计,2017年,我区共操办红白喜事7348场,累计节约资金2.62亿元,没有出现发放红包现象,酒席规模、乐队数量也得到有效控制。

  全区红白事“改头换面”,一股崇德向善的乡风扑面而来,群众如沐春风,纷纷为这项民生工程拍手叫好。

  湖南镇鹏谢村党支书谢金灼在移风易俗镇村座谈会上感慨地说:“从开展移风易俗这项工作以来,我们村不仅刹住了红白喜事讲排场、比阔气、发红包的不良现象,而且还成立了鹏谢爱心基金会,全村人都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中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调研组也对长乐移风易俗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项工作是长乐不花财政一分钱,为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

  我区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也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关注和报道,而且在头条刊发和重要时段播出。

  “越来越多的群众在为我们鼓劲点赞。”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广大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宣传动员,让群众明白道理,愿意参与,不仅进一步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还解决了群众“想简办又不好意思简办”的难题。目前,移风易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群众认为节俭操办婚丧喜庆、弘扬社会新风尚,才是长乐最大的“面子”。

(记者   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