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俗语溯源: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福州俗语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6-05 16:07:12   来源:福建侨报  【字号

  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时,众多长乐乡亲跟随而去,他们出没风浪,历尽艰辛,留下了许多航海故事,福州、长乐的地方方言记载了当年他们的事迹。但由于年代久远,这些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方言,在流传中走样变义,与原意相去甚远。今天,我们溯源追本,可以窥见当年长乐乡亲追风踏浪的英姿。

  “洋当池,雾里去”

  “洋当池,雾里去”,这句俗语现在福州人经常说,意是“差不多,过得去”。最常见是派工时,派工者会问接受活计的人:“怎么样,干得了吗?”接工者会谦逊地说:“洋当池,雾里去。”

  据说,当年郑和在长乐招募水手民梢时,都告知他们,此去要过风狂浪高的大洋,要去天涯海角的蛮荒异域。但长乐乡亲毫不畏惧,报名应征。郑和前三次下西洋最远处是印度半岛的西南部的“古里”。返航归长乐后,人们都赞扬水手民梢们艺高胆大:“洋当池,古里去”。

  经过数百年流传,“洋当池,古里去”变成了“洋当池,雾里去”;原意是称赞英雄主义,变成了谦逊之辞。

  “犀猊碰着砂”

  “犀猊”,福州方言是指一个人待人处事谨慎小心,讲究细微。“犀猊碰着沙”这句俗语,指一个人慎小谨微,竟然会在吃饭时让沙子磕着牙齿,喻比再小心仔细也会有意外。

  这句俗语也与郑和下西洋有关。传说,郑和下西洋返航时,从非洲带回了一头狮子,关在专门用来运送马匹的马船的船舱里,派了两个长乐民梢去饲养。这两个民梢过去只见过官衙门口的石狮,面对张牙舞爪的真狮,十分恐惧。同船的水手告诉他俩:狮子只怕犀牛和狻猊,你俩可以妆扮成犀牛和狻猊,狮子就服贴了。于是,他俩就妆扮成犀牛和狻猊下到船舱给狮子喂食,狮子果然不敢张狂。

  一段时间过去,狮子慢慢识破这犀牛和狻猊是假冒的,而妆扮犀猊的民梢也渐渐地放松了警惕,终于有一天命丧狮口,酿成惨祸,长乐水手于是感叹:“犀猊碰着狮”真是无可奈何。这句话流传下来,演化成“犀猊碰着沙”。

  “七溜八溜,不如福州”

  相传,郑和船队到达溜山国(今马尔代夫)洋面时,发生险情,一些船被死水粘吸沉没。郑和便派长乐人忠武尉黄参带领一队由长乐人和福州人组成的小分队前往探险,开辟航道。黄参等人在探险中也遇险落水,被溜山国的人救上岸。

  后来,郑和船队在溜山国向导的指引下,安全通过危险海域,造访了溜山国。而黄参等人因溺水染病需要疗治,只好留在溜山国,等船队返航时才随船回国。

  黄参等人病愈后,便考察起溜山国,发现这个有3000多个岛屿的岛国,只有沙溜、人不知溜、起来溜、麻里奇溜、加半年溜、安都里溜、加加溜和官坞溜等8个岛屿有人居住。没有多久时间,黄参等人就把这8个岛屿考察一遍,发现居民稀少,且不懂耕种,多讨小海为生,生活艰苦,于是都感慨:“七溜八溜,不如福州”。这句俗语后来流传甚广,且没有变义。如今,海外福州乡亲思乡时,仍经常说“七溜八溜,不如福州”,表现了炽热的念乡爱乡之情。(曲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