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民生热点 >> 正文

福州推出营商环境改革4.0版本 列出389条重点改革措施

http://www.clnews.com.cn  2021-09-24 15:45:23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9月24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为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福州日前印发《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出营商环境改革4.0版本,围绕推动企业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好办事”4个方面,着眼19个重点领域,详列389条重点改革措施。

  工作目标

  力争在2021年度国家和省对市的营商环境评价中,10个以上评价指标进入全国标杆,18个评价指标全部进入省内前三,总体表现进入全国标杆;

  至2022年底,重点任务清单所列各项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福州市营商环境总体表现进入全国标杆并保持省会城市前列。

  主要任务

  规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障企业群众“能办事”:实现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规范统一、平台功能不断优化,构建“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相融合的新型监管机制。

  建设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推动企业群众“快办事”: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批。推进电子政务资源合理配置,信息化应用场景大幅拓展,政务数据协同汇聚共享,更多事项实现集成办理、“跨省通办”和“省内通办”,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营造开放包容的良好氛围,助力企业群众“办成事”:持续改善普惠创新环境,不断增强“三创”载体功能,提升创新创业创造活跃度;进一步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让高端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市场主体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构筑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保障企业群众“好办事”:深化司法配套,切实解决执行难,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强化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秩序意识,营造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

  主要举措

  减时间:

  开办企业: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

  办理建筑许可:社会投资小型仓储项目审批时间减至20个工作日内。

  获得电力:实行“三零”服务的低压非居民用户全过程办电时间进一步压减至15个工作日内。

  获得用水用气:用水报装时间减至5个工作日,用气报装时间减至6个工作日。

  登记财产:全市不动产一般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减至3个工作日。

  纳税:2021年底前纳税时间减至90小时以内。

  就业保障: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办理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4个工作日;企业经济性裁员报告办理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

  减流程:

  开办企业:企业开办环节精简为企业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3个环节。

  办理建筑许可:实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

  获得电力:将高压用户用电报装环节进一步压减至3个,全面实现用电报装业务线上办理。

  登记财产:实现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受理”,实现与其他业务联办。

  办理破产:优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

  政府采购:完善集中采购项目采购规则,健全定点采购及网上超市等管理措施,优化采购流程及网上超市支付方式。

  减成本:

  开办企业:减免企业开办税务环节费用。

  获得电力:出资补助建设市区630千伏安及以下高压用户外线,降低用户办电成本。

  获得用水用气:清理取消供水环节不合理收费。

  登记财产:小微企业书面承诺即可免收不动产登记费。

  提服务:

  开办企业: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改革,其中取消审批,改为备案或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超过100项,自贸试验区达到150项。

  办理建筑许可:推行工程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介网上交易,推进“多规合一”业务协同。

  获得电力:用户线上办电率达90%以上。

  政务服务:推进“秒报秒批一体化”,建设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智慧办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政务服务:提高“一趟不用跑”事项比例至98%以上。

  融资支持:运用互联网+监管平台、信用信息平台、降费奖补政策,指导地方金融组织合规经营,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

  跨境贸易:配合省口岸办,推动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口岸“通关+物流”业务协同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口受理。

  强保障:

  执行合同:完善跨域远程查阅功能,实现当事人在提出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执行时无需提供裁判文书及其生效证明。

  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开展投资者保护专项行动,指导福建辖区行业协会、市场主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宣传证券期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政策。

  招标投标:完善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开展招标投标信用评价,健全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等市场主体信用档案。

  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建立执法联动协作机制,执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市场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普惠包容创新:健全创新创业载体长效发展机制,建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