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遗爱在民”的人格标识

——80多年前黄展云在营前建设“新农村”遗迹

http://www.clnews.com.cn  2012-12-19 09:41:38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1945年,台湾光复时的街景(网络图片)

  2012年营前新街路

  新街骑楼屋顶的半亭式分厝,建设“模范村”时的旧物(2012年新街骑楼后一排民居三楼拍摄)

  半亭式分厝南面(2012营前供销社顶楼拍摄)

  半亭式分厝近景(2012年新街骑楼后一排民居三楼拍摄)

  在一次采访中,我的采访对象领我上他家3楼,猛抬头,我惊讶于他家对面的屋顶,有半间亭子!

  那是1928年辛亥志士黄展云建设营前模范村时修建的新街骑楼。一般古建筑的建制和布局,都有较严格的规矩。但是,这两排骑楼的屋顶,都有相通的平台。每两户合建一座进出屋顶平台的半亭式分厝。清一色的白墙灰瓦,一副清高的调子。而分厝缺少另外半边亭子的一面,朝南,顺势接到前面一进房子的屋顶,从南向看来,并不觉得突兀。

  营前“模范村”新街,俗称“厦门街”,当时约2000米,现在仅存200米。读大学时,在厦门的中山路,我第一次见到与之极为相似的骑楼建筑格局。听说以前的台北,也有类似的建筑。新街骑楼的特色在于,沿街店面一楼缩进,形成人行道,夏日可遮阳,雨天能避雨。

  建设模范村新街,黄展云的初衷是将一间间的骑楼从地主、乡绅的手中换取土地,再分配给赤贫的农民,以实现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理想,鲁迅文学院黄文华教授将此总结为:“实行将地主、乡绅的土地资本转变为商业资本。”

 

  翻阅着黄展云的生平事迹,希冀我的指尖能够触摸到那一丝寂寞的灿烂。1928年,黄展云在营前筑堤填江造地,开辟出一条新街。自那时起,这两排“厦门街”骑楼,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营前地标式建筑。

  黄展云的一生,用90后的话可以说是“曾经帅过一阵”。中日甲午战争,其岳父定远舰管带(舰长)刘步蟾与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一起英勇抗敌,死身殉国。这对于21岁的黄展云此后一生,影响深远。1899年,25岁的黄展云与堂兄黄翼云、表兄林白水等在福州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蒙学堂”,亲任校长执教。黄花岗烈士中被誉为“福州十杰”的,都是他的学生。从39岁到51岁,因反对袁世凯推行帝制、抨击北洋军阀暴政、宣传孙中山遗志,而三度被捕入狱。1927年,53岁的黄展云任福建省政府农工厅厅长,决定“向乡村去,直接和民众接近。这种工作我认为是国民革命的大路……”以此继续践行孙中山“扶助农工”政策。1928年,“营前模范村政府”成立,农工厅厅长黄展云兼任模范村村长。

  模范村建设历时5年,可以说是当时的“新农村”建设的一盏明灯。整顿田赋,废止包捐,禁赌禁毒,破除迷信,并成立农工银行,向农民发放低息农贷……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都得到较好的发展。黄展云终其毕生都认为救国应从教育入手,有“福建蔡元培”之誉,在模范村创办新式学堂,实行义务教育,开办成人扫盲班、夜校。营前模范村建设终因未触及根本制度的改革,于1933年宣告失败。

  在网络“黄展云纪念馆”上,一名网友写道:有一个人,在泉州建一条街叫中山路,他没留下一间房;有一个人,在长乐建一条街叫厦门街,他没留下一间屋;他走了,老百姓给他立了一块碑叫“遗爱”,左边(左碑侧)写:“遗爱在民”,右边(右碑侧)写“民不能忘”……他在福州策划、参与辛亥革命,他在蒙学堂的学生是(有)“福州十杰”……福州民众给他建了一个图书馆——鲁贻图书馆来纪念他……

  暮色渐浓的“厦门街”,谋生的商贩各自收拾家伙回家了。审视着半亭式分厝顶端,那里有80多年前建筑工匠信手拈来的灰塑葫芦造型、古钱纹饰等,留下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审美印记。半间亭子的建筑创意和细节处理,又是如此有节制的立异标新和无例外的不甘寂寞……如今,“厦门街”骑楼的残韵,和楼顶仅存的2座半亭式分厝,以及对前人生活空间和生命空间的窥探,都留下了悠长的回忆。骑楼格局及民国建筑本身的不可复得,也在诉说着出入此间的辛亥志士黄展云的人格标识。

  (记者 欧有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