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陈振龙故居

http://www.clnews.com.cn  2012-12-17 11:17:24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陈振龙故居,位于董奉山之麓,龙溪之畔的鹤上镇青桥村巷口。坐东南向西北,前埕深10米,埕前有一口大池塘。故居建筑风格明制,重修于清代。六扇五间,进深19.2米,中有天井。20世纪90年代,陈振龙后裔集资按“修旧如旧”原则重修。咫尺处有圆形古井一口,井栏刻字曰:“龙源井”,下款有陈郎字样。门前左右各有旗杆碣。

  陈振龙(1573-1619年),长乐九都青桥巷口(今鹤上镇青桥村)人。明万历元年(1573年)生于一个仕宦之家,后寄居省城南关外达道铺(今福州台江)。自幼勤奋好学,二十岁举生员。

  陈振龙移居省城后,弃儒经商。后飘洋出海至吕宋(今菲律宾)。经商期间,仍钟情故土,怀念父老乡亲。家乡十年九旱,田园绝收,民不聊生,记忆犹新。因此,他在吕宋发现“朱薯被野,生熟可食”,便决心引种,以造福桑梓,报答乡亲。他在商务之余,潜心学习栽培技术。

  当时,统治吕宋的西班牙殖民者对朱薯种苗严禁出口,关卡检查甚严。陈振龙暗地购买薯藤,想方设法带回家乡。第一次装在箱篓之中,被查禁。第二次装在抬货物的竹杠内,又无法带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他又暗地购买薯藤八尺,秘密装于竹筒之中,用绳子系于船舷浮在海水上,终于避过道道关卡,经过七天七夜航行,于农历五月下旬抵达福州。六月初一,由其子邑庠生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禀述番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请求官府大力推广栽种。巡抚金学曾同意试种。

  陈振龙父子在福州本屋后门“纱帽池”(今台江达道)边隙地试种。不及四个月,启土开掘,子母钧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食可充饥。十一月,陈经纶将薯呈验,巡抚金学曾批示:“准饬谷属,依法栽种。”万历二十二年,岁饥,金学曾饬令推广,“教民种之,赖以度荒。”由于巡抚金学曾认真推广,福州各地群众普遍栽种,为抗灾度荒做了一件大好事,因而广大人民又将番薯称为“金薯”。

 

  番薯在福州试种成功后,很快就推广到全省各地,渐及杭州、南昌、武昌等地。明末,农学家徐光启也总结了番薯“十三胜”(即有十三条优点),因而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清乾隆皇帝于甲午年(1786年)向全国下了“广栽番薯,以为救荒之备”的诏书。从此,全国各地更加广泛种植,成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不久又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陈振龙的家乡长乐,不但引种番薯最早,而且生产、栽培、加工历史悠久。清康熙年间,东山村(今文武砂镇东海村)陈朝范之母,发明了“铁卷薯刨”,即“番薯擦”,把番薯刨成薯丝,晒干成“番薯米”贮存。后“番薯擦”改用铜制,至今犹用。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继承先祖遗志,将番薯的传入、试种、示范、推广、栽培、防虫、贮存等环节汇编成册,取名为《金薯传习录》。

  陈振龙引种番薯,是我国农业历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他祖孙五代,历经170多个春秋,将番薯引进推广,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卓著,功垂千古。不少文人墨客撰文赋诗,赞其功德。明宰相叶向高曾作《金薯歌》,有句云:“孰知传种一书生,畴及国计民生之大利。”郭沫若先生在《纪念番薯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周年》一文中,高度评价了陈振龙引种番薯的历史功绩。他在《满江红》一词中写道:“荫入藤篮试出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何丙郁先生指出:“四百多年来,甘薯对中国山地和瘠地的利用,对杂粮种植的多样化,起了极深刻的影响。”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民为了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的功绩,在乌石山建“先薯亭”。195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又重修了“先薯亭”。福建省农业厅为纪念陈振龙引进番薯四百周年,在长乐市召开了纪念大会和学术讨论会。1999年,长乐人民为纪念陈振龙,在他故居附近兴建纪念亭。中共长乐市委、市人民政府立“先薯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