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杨井已经修复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7-16 09:53:22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杨井地处杨井巷,是长乐城区三大古井泉之一,名闻遐迩,杨井巷、杨井村都是从杨井而得名。此井北宋开凿,明末重修,清时造井盖,历代《长乐县志》都将杨井列于长乐井泉之首。井水清洌甘甜,水量充沛,旱亦不竭,常年供应周边数百家数千人饮用,至解放路拆迁改造前都还在使用。杨井井筒宽大,井筒下段为四边形,上段为八边形,四角井栏边长230厘米,井栏有题刻二段,一曰“绍圣三年(1096年)太岁丙子,募众缘造杨公井,十一月六日,北宋时也。”另一段曰“清咸丰二年(1852年)秋建造井盖。”民国七年版《长乐县志》载,咸丰二年,有投溺者,岁贡郑焕章倡造井盖,上凿四孔,仅容小泼斗汲水。井旁还有明末重修杨井时所立的“古杨公玉井”碑,上款“崇祯癸未岁(1643年)孟春吉旦立”,下款“缘首郑源年、王朝恭等募缘修造”。杨井是长乐的重要井泉,离郑和下西洋时的辕门仅百步之遥,在天妃宫大井还未开凿时,此井的井水亦供郑和舟师饮用,也属郑和下西洋的重要遗迹。

  解放路拆迁时,对杨井的存废曾有不同意见,后鉴于杨井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人文内涵,且与郑和下西洋有关,长乐市有关部门于2004年5月做出了保护杨井的决定,这个决定是英明的。

  杨井井盖原由四块石板组成,上凿四个直径28厘米的小洞供汲水之用。在旧城改造中,由于基建地基抬高,原井栏已完全埋于土中,杨井井盖低于路面60多厘米,在路中间形成了一个大坑,井盖石板断裂了一块,成了大路中间的一个陷阱,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土中的井栏石板存在多处明显的裂痕,杨井石盂弃于街边。解放路二期建设工程竣工后,长乐市有关部门对群众反映的杨井现状极为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办理。有关部门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杨井进行了修复,加高了井筒,使井栏井盖升出地面,对断裂的井栏井盖细心拼对粘接,保持了杨井的原貌。清除了井里的垃圾淤泥,整修了井台,加造了围栏,使郑和下西洋重要遗迹之一的杨井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保留了它的实用价值,成了杨井巷一道靓丽的风景。杨井石盂和旧城改造中出土的一块巨大的门臼石被移置陈列于井旁围栏内,“古杨公玉井碑”也已立回原处。(见图)

  (林 廉)

 (原载于2008年3月13日 《吴航乡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