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董奉杏林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7-17 09:12:15   来源:长乐民间故事小说集 流米佛 系列  【字号

  下长乐有座董奉山,山上有巨岩叫董岩。此山、岩都是纪念董奉的。此山绵延起伏气势雄伟,主峰巍然耸立直插云霄。山上奇岩怪石青葱郁绿,溪流的清响,野鸟的歌吟衬着悠扬的松涛声和远处澎湃的海涛声,组成一曲绝妙的田野交响曲。那天,董奉进山采药,在一片荒谷中迷路了。正当他进退两难之际,只见眼前一阵金光闪射,一个裸身散发的神人出现了。神人微笑地朝董奉挥了挥手,将他带到一个柳暗花明的村庄前,那神人便消失了......

  董奉走近村庄,只听从右边一间茅庐中传来一阵惨切的哭声。门前围着一大群人,也不停地摇头叹息。邻居告诉董奉,这家主人叫王海,命运坎坷,五十岁时才得了个儿子,夫妇钟爱异常,视作掌上明珠,大前天不幸得暴病死了。老夫妇爱子心切,哭得死去活来,孩子咽气近三天了,还守着尸体,舍不得埋掉,董奉问明情况后,便进内看看这孩子究竟得了什么病?他走近小孩尸体旁,观望小孩脸上毫无人色,但一双瞳孔中仍闪着光芒。他心中不禁一阵欣喜,知道孩子是可以救活了。他一边向王海夫妇说明来意,一边忙将小孩的衣服解开,拿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那小孩身上扎了几针后,那小孩的脸色逐渐转好,手足也开始转动,接着发出一阵呻吟声。四周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赞叹声:"神医!狂海夫妇千恩万谢。

  从此董奉就留在福山上,靠祖传医术为人医病。董奉自己一边替人看病,一边种田,生活十分俭朴。董奉医病不收钱,只要病人在门前种两株杏树。四乡八里找董奉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古槐乡有个乡绅得了软骨症,双脚发软不能下地,长期卧床。请来许多福州名医,花了大量钱财仍不见起色。后来董奉用了几根银针,对准病人的足三里、阳棱泉等穴位,连续针灸了一个来月,又吃了十来贴中草药,病人的脚渐渐硬了,能用拐杖下地行走了,和常人一样行走自如了。这天,他带领全家人上福山,又是敲锣打鼓又是放鞭炮,还送来2000两白银酬谢董奉。董奉婉言谢绝。他对那乡绅说:"鄙人有言在先,看病不收钱财。此例不可开。如若你们一定要谢我,就请在山上多种几株杏树吧。

  过了几天,乡绅领着一家人,就在山上种了百株杏树。吴国有个杜燮,曾任交州(今广东及越南一带)太守,后来退居回故里。一次,他病重昏死了三天三夜。家人请来不少名医摸了脉,看了舌苔,均摇头而去,留下准备后事的话。

  家人听说董奉是位名医,派人远道来请。董奉从来不跟官家打交道,得知此人是个清官,就愉快地动身了。来到病家,董奉为病人摸脉,看舌苔,观脸色,沉思片刻,连声道:"有救,有救。"他将一粒药丸塞进病人嘴里,用温水灌服,又用双手捧着病人的面颊轻轻摇动。病人服下药后,渐渐听得见心跳的声响,鼻孔也出气了,脸色由灰青色转成红色。三天后,病人吞了三粒药丸,竟能下床了。董奉用高超的医术,终于将这位清官救活了。病愈后,杜燮也打算送董奉钱财,董奉坚辞不收。杜燮知道有种杏树的先例,亲自到长乐福山种了一大片杏树。后来,这就成了惯例,凡找董奉看病的,重病治愈者,每人种五株杏树,轻病治愈者,每人种两株杏树,久而久之,福山成了一片杏树的海洋。

  "桃三杏四梨五年"。几年过去了,福山上的杏树长得又高又壮。开花,花香百里,结果,白里透黄。董奉除留一些食用入药外,大部分杏子都分给邻里,让乡亲们用杏子换粮食,乡亲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中医界有"杏林春满"、"誉满杏苑"等,都是源自董奉的。"杏林"、"杏苑"则成了中医、药铺的代称。

  传说董奉是在福山上得道成仙,福山就被称作董奉山。百姓在董奉山下旒峰村立庙祀董奉。后来许多旒峰村的人搬到福州茶亭河上村(河上里),也把庙搬来了。旒峰村的董奉庙早塌了,福州河上里的董奉庙,至今尚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