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化学元素的中文字是他造出来的,他是长乐人!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1-04 10:39:08   来源:掌上长乐  【字号

  郑贞文祖籍福建长乐,1891年出生于闽县(今福州市)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故居位于鼓楼区龙山巷3、4、5号,他是著名的化学家、编译家、教育家,曾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他编著的化学教科书沿用了三十多年

  “郑贞文12岁就考取了秀才,15岁就和族亲一起到日本留学。”王勇坚说,“不过1911年,武昌起义后,郑贞文休学回福州参加辛亥革命。”

  据介绍,1912年,郑贞文改任视学官,到南洋视察华侨教育。第二年3月,他回到福建担任当时的福建公立高等学堂教务长。从此,他与中国的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3年8月,他再度赴日深造,后考取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科攻读化学,5年后,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回国。在日本期间,他与同学周昌寿、罗鼎等人一起,参考了多部英文、日文辞典,编成一部《综合英汉大辞典》。

  “这本书共收入单词、复合词、外来语13万条、成语7万多条,内容丰富,编排得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王勇坚说。

  除此之外,郑贞文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所任理化部部长,负责编辑化学书籍。他编著的化学教科书被作为初、高中教材,沿用了三十多年。

  这些化学元素的中文字是他造出来的

  “以前,在清末,是看不到氢、氧、钾、钠这样的字,是郑贞文创造出了这些中文偏旁的元素名称。”王勇坚说。

  据介绍,由于化学是外来学科,清末兴学以来,所有化学元素的名称,均采用日本人的名称,如“养气”、“轻气”等。郑贞文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讨,根据化学元素的族类归属,按照中国文字造型特点,分别创造出中文偏旁字形分类的元素名称,如属于气体类的氢、氧、氮、氦;属于金属类的钾、钠、钙、镁等等,使人一见字形就能识别各种元素的归属或类别。《化学命名原则》在全国化学界是一项重大的创举。

  新中国成立后,该化学命名原则和造字方法,经中国科学院审查,改名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并沿用至今。

  他提倡国语创办福建科学馆

  “现代,提倡普通话,崇尚科学,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郑贞文时代。”王勇坚说。

  据了解,在近代,郑贞文还是当时的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在他主持福建省教育11年期间,虽处于国内矛盾重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下,福建的教育事业仍有长足的进步。

  例如,他尽量设法筹还欠薪,规定每月按时发薪,使学校教职员工安心工作;他提倡国语,规定教师不得用本地方言向学生授课。他对教师实行聘任制。他举办高中会考,提高高中学生水平,以增加高中毕业生考入全国第一流大专院校的比例。他在1933年创办福建科学馆,馆内有仪器、设备,并派专人进行指导。一方面供中学生做科学实验;另一方面供部分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另外,还设置清寒学生奖学金,使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能得到深造的机会。

  “这在当时,非常难得,福建的教育质量也渐渐与京、津、沪等地区同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迄今不衰。”王勇坚说。

  除了崇尚教育,郑贞文一生参加过不少学术团体,与他关系最密切并作出较大贡献的是中华学艺社和中国化学会。而中国化学会是全国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

  据介绍,郑贞文是该会的发起人之一,他还创建了中国化学会福州分会,并任该会会长多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