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琴江水师旗营教育形态的演变

http://www.clnews.com.cn  2016-03-16 10:58:45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导语:

  从1728年到1911年,清代水师旗营在琴江存在了近200年。在此期间,旗营教育经历了从单纯的军事训练到文化、军事、教育并重的过程,培养出了众多人才。辛亥革命后,教育朝着多元化发展。我市文史爱好者郑巧蓬查阅了大量资料,对此做了研究探秘。(柯多桂)

  为选拔官兵,设立军事教育制度

  为选拔出合格的水师官兵,琴江水师旗营早期的教育以军事教育为主。规定单、双日分别训练水操和陆操,个人练习项目为国语、骑射、水务,团体训练项目包括方阵、船操、巡洋等,军事教育一直贯穿始终。

  琴江旗营实行“食钱粮”供奉制,让八旗子弟兵将士衣食无忧。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把这支武装永远掌握在手,使其死心塌地为大清效劳,所以对八旗兵及其家属除了习武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加以严格防范,规定不得经商、务农。因此在立营之初,军事教育成为唯一选择,琴江旗人只能通过种种训练、考试,使自己成为水师营的一员。

  成为一名正式水师旗兵,必须加强国语(即满语)的学习,才可以得到晋升。八旗兵最重视骑射,养育兵从5岁始训练。在箭道亭,设一个公共场所,叫作“弓房”,是练武的场所,内中备有石锁、砂袋、铁球、千斤杠等。每个人都自备有弓、箭、刀、矛、大刀等习武兵器。弓房有教师专门教弓箭技术。挑缺考试设有“马上三箭”项目,难度很大。

  琴江旗营不同于福州旗营,还必须通过水务的考试,才能成为正式八旗水兵。旗营士兵需要掌握泅水、爬桅、背旗、水中放枪等项目。据《琴江志》记载:“爬桅能高立赶缯船之桅顶演种种武技,演毕打一筋斗落于水面。……放水枪者能足踩水中,胸部现于水面,两手放枪……”

  允许就近科考,设立官学

  (1817年到1905年)

  由于琴江旗营人口不断增加,白丁越来越多,但是兵额有限,清政府于嘉庆七年做出开禁,允许旗人就近参加科举考试,于是读书成为琴江旗人首选。

  他们希望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走出旗营,去外地谋得一官半职,所以这时期创办官学让更多旗人得到系统学习,显得大有必要。在道光年间,黄禹门在公衙门里创设官学,所有旗营贫寒子弟均可入校学习。所学的内容,汉学主要以四书五经为内容,满学主要是翻译、编话、缮写清字。从1817年到1905年88年间,这所官学在科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一共产生2名进士、105文武举人、289名秀才。

  据《琴江志》记载,这个时期,旗人在应考时,还要参加骑射考试。

  尽管最初学习的只是初级的满文、满语,但是道光年间设立的琴江八旗官学,改变了八旗子弟纯军事训练的单一教育模式,文化教育的引入也相应地提高了旗营兵源的综合素质,并为此后琴江满族社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推行新式教育,设立琴江小学堂

  (1905年到1911年)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光绪三十四年福州将军的折子中提到:“水师旗营距省较远,丁口亦繁,应设学堂,以期教育普及。”宣统元年,赖庚虞、黄典丞禀请当道将官学改为学校,名曰琴江小学堂,堂长郭策臣,办学经费半由藩库拨款,半由乡绅乐捐。课程设修身、国文、算术、史地、格致、体操手工等,还特设满文专科。村中绅士捐款将行辕二进新建为两层楼房,专门作为教学场所。教师多为本村秀才、举人、饱学之士。

  到1912年学校停办,一共毕业了50多人。这一时期,毕业生中成绩优秀者由校方保送至福建武备学校和马尾海军学校。

  官办琴江小学堂的设立,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琴江旗人子弟因此有了更好出路。

  校名屡改,教育多元化

  (1912年到1949年)

  辛亥革命后,琴江旗营转为一般村庄,各种力量在这里争相办学,这时期的教育朝着多元化发展。

  辛亥革命时官办小学堂停办,很多旗营子弟无处念书,他们内心需要人安抚,于是天主教抓住机会,从1912年始创办灵光小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倡导博爱,开设有两班,学生有一百多人。

  1917年至1928年间,由于校舍沦为私产,教学资金缺乏,难以正常办学,期间停停办办。1928至1949年,琴江先后成立了三届校董会。校董会主要负责筹集资金、聘请校长和教师、完善教学基础设施等,使得教育逐步走上轨道,教学规模不断壮大。课程有英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公民、美术、音乐、手工(劳作)等,还开展演讲、歌咏、双簧、话剧、游戏等课外活动。

  1934年,长乐县长王伯秋改琴江小学为长乐县立琴江小学。学校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在县举办的少年运动会和国语演讲比赛中,琴江小学获得多项第一。在此期间,琴江兴学之风日盛,在外从事教育的乡亲或赠书、或亲自回乡任教。由于琴江小学师资力量强,学生好学上进,该校曾有“长乐师范”的美誉。至1939年,该校在校生近400人。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先后改名为长乐县江左里中心小学、长乐县洋筹中心小学、长乐县琴江职业学校等。长乐沦陷期间,敌机不断在洋屿江面盘旋、扫射,师生经常要防空疏散或被迫停课,后学校操场又被日军占用以存放大炮,校舍被毁,教学受到极大影响。

  至1947年9月复学时,学校称营前镇洋屿保第一国民学校。翌年,国民党军队的伤兵驻扎学校,使教学陷于半瘫痪状态。1949年9月4日,长乐县人民政府成立,学校改称长乐县第四区洋屿第一国民学校,校长甘沛霖遵照县文教科“维持现状,逐步改造”的指示精神按期开学。

  人才辈出

  琴江良好的教育传统,为福州满族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自清嘉庆年间开科后,琴江共出了36名知县,9名知州府,数十位武将。例如,光绪十六年庚寅科进士黄曾源,官至翰林院编修、五城监察御史;水师旗营右翼协领黄恩禄,在马江海战后被福州将军穆图善保举为“赏戴花翎及钦加协领衔”,历办厦门、台湾税务;还有一代河臣赖安。

  学堂开办以来,琴江有数十人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例如高承锡,在黄海大战中立功;贾凝禧,留学英、法,后在学堂任教,著有天文学著作,与严复合称“二妙”。还有参与辛亥革命的贾勤,协助收复青岛的著名舰队司令许建廷,参与护法运动的张曾存等。

  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坎坷的民族经历,使满族青年较易接受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文化,促使他们加入到后来的抗日救亡斗争和革命斗争中。例如参加新四军的曹氏兄妹,长江布雷队长黄廷枢,毕业于南京海军雷电营校第一届无线电班的张端弧,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南京海军学校的张嵩龄等。

  ● 郑巧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