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黄榦智造安庆城

http://www.clnews.com.cn  2017-04-28 10:09:47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民国时期的安庆城一角

  安庆市今貌

  在长江边上有一座和“长乐”名字寓意同样吉利的城市——安庆。

  自公元1760年至1938年的178年间,安庆一直是安徽省的省会。“安徽”之名取的正是安庆、徽州两府的首字。

  今年是安庆建城1800周年,也是黄榦建安庆府城800周年,你是问,黄榦是谁?

  黄榦是我们长乐人,不仅是朱熹理学的第一传人,(从高徒到女婿也走了段比“程门立雪”还艰辛的路)还是安庆的“城市之父”。

  800年前,黄榦到安庆任职,职务相当于如今的省辖市长,很庆幸,黄榦是个爱民尽职的好官。

  安庆的文化名片除了桐城派、黄梅戏,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段黄榦造城的历史。毕竟,中国城池无数,但修筑城池过程能记入二十四史的,不多。安庆,是其中一座。

  安庆,古称舒州,简称“宜”。相传东晋之时,有位叫郭璞的人,一路巡游到此处,突发感叹:“此地宜城!”意思很明白,他脚下的这片土地,适合建一座城!这句话,后来让安庆有了“宜城”的别称。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安庆已经是府了,但当时的府治在潜山。潜山早年为古皖国,安徽简称“皖”,也由此而来。

  黄榦是当时的地方最高长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选新址建城。

  府治搬迁,需要朝廷批复,工程浩大,又劳民,又伤财,做得好便罢,做得不好,顶头上司骂,老百姓也骂。但黄榦无所畏惧,因为他心中装着百姓的安危。

  史书记载,当时战事吃紧,金人在河南的光州一带连连起事,潜山距光州不远,如果继续往南,安庆府就有沦陷可能。抗旨先斩后奏与一城百姓安危,孰轻孰重?黄榦做出了明智的抉择。

  当年四月,新城正式动工修筑。黄榦是学问人,筑城也有学问。他将工程分为12段,自己先亲自带人修筑一段,计算好工程量、费用和时间进度,余下的工程由下属官员如法炮制,若有欺瞒、偷减、拖延的行为,就逃不过他的眼睛了。这个经验,如果在当代得以借鉴推广,恐怕就能少很多工程腐败问题。

  黄榦筑城用工也很科学,虽说总共动用了2万兵与民,但真正上工地的,只有5000人左右,每3个月轮一次岗,每天安排午休一小时,每月则安排休息6天,虽轮休但不空岗,类似工厂三班倒制。

  这样前前后后大干了250多天,到1218年春节,修筑基本完工。自此,安庆城正式出现在中国版图之上。新建成的安庆城,南至宜城渡,北至柏子桥,西到万松山,东到石家塘,有四方之形。地方史籍称之为“九里十三步”。

  必须佩服黄榦的智慧和实干,由他规划出的安庆城市版图,整整延续了700余年,到1920年,才有小范围的改变。

  (作者 郑黎明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