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关于《逃离》的逃离

http://www.clnews.com.cn  2014-04-02 10:44:15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你是否有过这种隐秘的念头,在某个瞬间里,会想要逃离身边熟悉的一切,去往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重新开始另一种人生?

  让我们来看看卡拉的故事,卡拉年轻漂亮,刚刚19岁,像一滴清晨的露珠,带着初醒的懵懂光芒。她来自加拿大北部的中产阶级,过着悠游自在的富裕生活。每年固定的海滩度假,家里宽敞的衣柜可以住人。如果没有意外,她将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但是她逃离了。

  这个故事来自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的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集《逃离》中的同名短篇。这似乎是一个平易的故事,很多女性作家都涉足过这个疆域。年轻姑娘自我意识的觉醒,不甘心循序渐进地生活下去,她似乎需要一种更真实的生活。她需要改变,需要有人带领。在某个心里被掏空的时刻,某个失魂落魄的午后,你我,都会这样的想法,逃离此时此刻,进入另一种新的不循环的时空。可惜,都是那么一刹那的恍惚,清风一吹,你就回来了,继续回归当下,做那个极不情愿又必须成为的角色。但,这个年轻的姑娘不一样,她跟着卡拉克,一个年轻剽悍,充满生命力的骑马师走了。

  19世纪后半叶,挪威作家易卜生写过一篇著名的剧作《玩偶之家》,女主人公娜拉发现丈夫只是把她当做玩偶,毫不尊重她的意愿和独立人格,愤而出走。这幕剧作在我国五四运动启蒙时期,被当做女性争取权利的绝佳教材,鼓励广大旧时代的女性走出桎梏,奔向自由。但是,犀利冷峻如鲁迅,曾发出这样的慨叹:娜拉出走后,该怎么办?这样现实而尖刻的反问在当时的运动浪潮中被喧嚣淹没。而这,其实才是娜拉出走的核心问题。回到21世纪,这样的问题同样没有解决。年轻的女孩出走后该怎么办?门罗的可贵在于她不提出问题,也不解决问题,冷静如她,选择了用一种旁观者的态度,记录女性来自骨子深处的不安全感。她静静地描摹了这一场逃离,笔锋冷峻,刚烈。

  卡拉跟着卡拉克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这个小镇弥漫在雨水中,冷冷的岩石的光,仿似永不消散的雾气。他们开始在小镇上经营一个马场,美好的生活似乎就这样,为他们徐徐展开。但是恶劣的天气影响了马场的生意。比起卡拉原来的贵族生活,这样的环境似乎更有质感,却更衰败。难过的应该是卡拉,但是卡拉发现,克拉克越来越暴躁,他不时把自己的坏情绪发泄在卡拉身上,并且对改变现状毫无意愿,任其自生自灭。卡拉尽力讨好克拉克,甚至编造谎言取悦他。在邻居西尔维娅家,面对友善真诚的西尔维娅,卡拉终于控制在不住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她向西尔维娅哭诉了自己的困境。在西尔维娅的帮助下,她坐上了离开小镇的班车,不告而别,开始人生第二次逃离。

  在《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之后,故事戛然而止。这样冲突剧烈的故事就像一个玻璃球,只求畅快淋漓,精致完整,大段大段的巧合和冲突将人物逼向顶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容易看懂,进去地快,抽身也快,以至于让我养成了阅读上的恶习。时至今日,才慢慢发现,原来看不懂的东西现在懂了,原来感觉看懂了,现在再回味又多了一种深深的意味。门罗的文章正皆由于此,她的人物不是立体的,也不是平面的,而是像一团雾气似的,静静地笼罩着,即使你凝神静气,抽丝剥茧,也达到不了你想去的彼岸。而底下,丰沛的暗涌浩浩荡荡。正如你每天所历经的生活的轮廓,在静静的流淌中推动你走向宿命。这种力量你略有察觉,却无力改变,。

  到底洞察人事的门罗会为为渴望寻求自我的女性规划了一条怎样的一条路径?答案很简单:回家。卡拉在逃离的路途中不断设想没有克拉克的生活怎么过下去,她设想到需要自己找工作,自己重新开始一段新生活,跟陌生人打交道,这些还没发生,但马上就要开始的经历,让卡拉恐惧,也让她发现自身力量的渺小。和这些未知的巨大困难相比,克拉克的粗暴显得那样微不足道。和鼓足勇气离家出走一样,卡拉义无反顾地下车,回家了。

  就是这样了,门罗描绘了女性逃离的愿望,又悄无声息地湮灭了这种愿望。也许在82岁的老太太看来,哪有所谓的出路可言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像你现在这样,生活下去。

  (作者 陈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