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汾阳溪瞻天台考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2-09 15:37:58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关于台的结构与描述,苏轼在《凌虚台记》中,有这么一句“以其土筑台。”在《超然台记》中写台,他还这么描述:“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可见台的构造主材料是泥土,台上可以有屋,能遮风可挡雨。而台有屋者称台榭,更为壮观,占地一定不小。

  汾阳溪《沁园》建园碑文记载:“该园于初有庵西营造。其山环水抱、岩美林幽,中有清心阁…瞻天台及摩崖石刻诸胜…”

  文中提到有《瞻天台》这事,我特好奇、特留意。好想探究,台为何物?可就是没看到台,甚至连有关台的旧址记载也没有。

  只发现原《初有庵》遗址摩崖石刻一处,一块高丈余大石,《初有庵》三字,赫然刻于岩石左上方,占岩面二十分之一位置,布局合理,字迹遒劲。

  转过岩石,延《长乐海滨诗社》宅基到楼后,经指点才发见溪中有一大石一丈余,斜欹,躺于谷底,刻勒《瞻天台》。不雄伟,不起色,不像台,更别赖以能瞻天。

  私下想:能称瞻天,必须高。能成为台,必须能容纳。就这么一块《瞻天台》,为石还行,为台差远,失望而不甘离去。

  继而又想,如果此处确实曾经筑过台,而且还名《瞻天台》。然后把《瞻天台》名号刻在石头上有什么不可呢?但观察到斜欹在那里的《瞻天台》石头的上游地形、溪门地势狭窄,容不下有台。如果也“以其土筑台”,那就更不行。

  再继而想,如果这石、长得像台、又如何?那么它必须出拔,必须突兀。不插入云霄,也必超越灌木、杂树,见得到蓝天。倘不如武夷玉女,婷婷玉立,也应高大魁梧,神武有力,为中流砥柱。清流濯足,沐风,听泉,十分潇洒。

  为此,说得通还能吻合者,还是偏向于斜欹石头就是台的说法。再对照《初有庵》三字,按字迹与石头比例去套比。现今《瞻天台》一石,原先应该是一尊有五、六丈高、二丈宽的孤石。可攀爬及顶,顶平,可容七八人,突出隐蔽,瞻得到蓝天,并可祭祀,算得上台。至于后来嘛被溪水冲垮了,散架于特大山洪。

  果然,据记载乾隆九年,发过特大山洪,《瞻天台》刻勒年代为明万历,它倒于清朝,在明之后,可以说通。

  斜欹《瞻天台》,仅仅是一碎片也,不亦了然乎?

  我希望它是这样,那么它的尊容应该是:

  在很美、水源充沛的汾阳溪当中,有一块很帅、很高大的石头,身高五丈,体宽丈余,平头。激水中流,牺牲自我,常托举众生,观天赏月,被封号《瞻天台》是也。

  仅设想, 非史实,随便说说。

  (作者 黄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