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改变明史的长乐人(五)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3-26 15:26:08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历史有时候很有意思。一些人好象是专门为了某一个人而存在的,比如姚广孝和朱棣。如果不是因为朱棣,也许姚广孝不会有机会在《明史》中出现。毕竟他遇到朱棣的时候,都已经47岁了。

  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会感觉就好象是朱棣许了一个要当皇帝的愿望,为了帮助朱棣实现这个愿望,上天就派姚广孝来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一样。

  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的疑问:姚广孝他是从哪里来的呢?

  1、姚氏之谜

  没有一个朝代的历史会比明朝来的更为虚假——如果连《太祖实录》都可以、都敢于去更改的话,还有什么是不能改的?

  也许在这些当权者的心里,只要自己的皇帝位子能坐得更安稳,适当的改编甚至创造历史又算的了什么呢?所以在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中,《明史》总是让史学家一边读,一边疑问。

  因此,我们有时候也有点怀疑,对于这个在《明史》中立了传的姚广孝,他真的是姓姚吗?会不会又是《明史》留给后人的一个玩笑?

  我们想起了郑和。

  郑和,原来并不姓郑,而是姓马。朱棣亲笔赐姓“郑”,马和从此就变成了郑和。

  为什么朱棣不赐个“朱”姓给马和呢?也许是朱棣考虑到马和是个宦官,是一个不能有后代的人,怎么可以把这么一个人弄成皇亲国戚?对皇家的风水不旺嘛。

  那又为什么给个“郑”姓呢?这是因为靖难战争中,马和在郑村坝立了大功,不仅解除了建文帝军队对北平的包围,而且消灭了建文帝军队大量的有生力量,并且让燕王军队由此转守为攻,为夺取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了纪念这场胜利,所以朱棣决定让马和姓“郑”。

  那姚广孝呢?

  《明史·姚广孝传》里说:“永乐二年(1404)四月,……(朱棣)复其姓。”我们知道,姚广孝六岁就在苏州的妙智庵出家当了和尚,一当了和尚,就没有了姓。

  那朱棣没有赐“朱”姓给姚广孝,会不会是因为他考虑到和尚和宦官一样,都是没有后代的人,所以不宜赐个国姓?

  既然不宜赐个国姓,为什么朱棣不像对郑和一样,赐个别的姓给姚广孝,而是让他恢复“姚”姓呢?

  也许这和“姚”这个姓有关系。

  姚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据说它产生于至今大概有五、六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所以“姚”这个字是个女字旁。根据《尚书》的记载,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出生在一个叫姚墟的地方,所以,舜就以地为姓,姓“姚”。又因为舜的眼睛里有两个瞳仁,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姚重华”。于是舜就成了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以姚为姓、并有一个名字的人。

  也许朱棣觉得“姚”这个姓已经很辉煌,已经配得起姚广孝,所以不需要改成其他的姓?

  不管怎么样,在永乐二年,姚广孝这个和尚又有了俗家的姓。巧合的,马和改成郑和,也是在永乐二年。

  永乐二年是1404年,而靖难战争结束在1402年,朱棣都已经当了三年的皇帝了,为什么突然在这一年想起要恢复姚广孝的姓?

  我们翻开历史,仔细看,就会发现永乐二年是明朝历史上极为不平凡的一年,甚至也是我国历史上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因为就在这一年,我国历史上最大型的类书《永乐大典》开始编撰,同时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航海项目“下西洋”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准备启航。

  这两件大事情的负责人分别是姚广孝和郑和。

  朱棣在同一年对姚广孝和郑和进行复姓和改姓,是不是和这两件事情有关?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知道。

  我们只能够知道,从永乐二年(1404)这一年开始,从姚广孝恢复了他的“姚”姓开始,朱棣就不再把姚广孝看成一个和尚了。所以他才会不管姚广孝接不接受,一定要赐两个宫女给姚广孝。甚至,姚广孝死后,在《御制姚少师神道碑》里,朱棣当头直书“惟我太子少师姚广孝”。

  姚广孝死后是以佛教的形式入殓的,结果墓碑上写的却是他的俗名。

  2、名字之谜

  明代著名的藏书家郎瑛在他的《七修类稿》中写到了姚广孝。他说:“国史中应该会有姚广孝的传,我就把我所知道的情况写一下:姚广孝,幼名天禧。”

  《明史》里的《姚广孝传》中,写了这么一段话:“姚广孝……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永乐二年四月,……(朱棣)赐名广孝。”

  这两段话给我们传递出关于姚广孝名字的三点信息:

  一是姚广孝当和尚之前,他叫姚天禧。

  二是姚广孝当和尚之后,他改叫道衍,字斯道。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了永乐二年。

  三是永乐二年之后,他改叫姚广孝。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名是朱棣帮他起的。

  事情如果这样来看的话,好象一清二楚。

  但是,姚广孝的幼名如果真的是叫天禧,朱棣何必要多此一举一定要赐一个名给他呢?既然都可以让姚广孝复姓,为什么不直接干脆让他复名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看一看古代人取名字的规矩。

  在《礼记·檀弓上》中,写道:“幼名、冠字。”《疏》则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在《仪礼·士冠礼》则说的更加明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这就是说:“名”和“字”是分开的。小时候,要取个“名”,供长辈呼唤。到了二十岁,成人了,要有社交活动了,让别人直呼自己的名显得不够尊重。因而这个时候就要取个“字”,以便别人称呼自己。

  对照这个规矩,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姚广孝的名和字各是什么:

  姚广孝还叫“姚天禧”的时候,因为他还未成年,因而他并没有“字”。

  姚广孝成了和尚,没有了姓,而且名也改了,叫道衍,字斯道。这个字应该是他二十岁的时候取的。这是他和尚身份的名字。

  然后,姚广孝就有了朱棣赐于的“姚广孝”这个名。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时候,姚广孝居然只有“名”,没有“字”!

  难道朱棣就任由别人直呼姚广孝的名吗?口口声声尊重姚广孝的朱棣可以任由别人对姚广孝的不尊重吗?

  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个谜团。历史其实还给我们留下了另一个谜团:就是“广孝”这两个字。

  “广孝”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在历史上出现,并不是从朱棣开始。早在朱棣赐名“广孝”之前的800年前,有个皇帝死了,他的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这个皇帝可以说一直都是朱棣的偶像,其实他们两个人的行为在历史上也惊人的相似:

  比如说这两个人都曾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却又都不是皇位的指定接班人,都是夺位才最终成为了皇帝;

  比如说这两个人在位的时间异常的接近,朱棣做了22年皇帝,而他则是做了23年皇帝;

  比如说这两个人都是文治武功都有一番成就的明君,重视儒学并大兴儒学,在位期间人才辈出,朝政清明,民生安定。在军事方面这二人更是多次亲征边疆,战功赫赫;

  甚至这两人死之后的庙号和谥号都一样,庙号都是太宗(朱棣的成祖这一庙号是后来嘉靖皇帝追赠的),谥号都是文皇帝。

  以至后来的历史学家常常将这两个人排在一起进行比较。

  这个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那么,朱棣赐“广孝”这个名给姚广孝,是不是朱棣暗地里对李世民的一种遥望和崇拜?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因为这也许仅仅只是历史的巧合而已。

  3、族亲之谜

  《明史·姚广孝传》中有这么一段话:“(姚广孝)至长洲,候同产姊,姊不纳。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广孝惘然。”

  这段话写的相当有意思。

  为什么王宾是说“和尚误矣”,而不是“天禧误矣”或者“广孝误矣”?

  为什么其中并没有记载姚广孝族亲的反应,只记载其姐的态度?

  为什么姚广孝会“惘然”?是对什么的惘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件事情在郎瑛的《七修类稿》中也有记载,但是并没有说“广孝惘然”,而是说“姚惭而退”。

  “惘然”和“惭而退”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姚广孝对自己所做事情的态度。“惘然”是姚广孝很恍惚,自己明明做了一件大事,为什么别人不认可呢?而“惭而退”则是姚广孝认定自己做的是错的。

  否定掉“靖难之役”这段历史,也就否定了姚广孝的一生。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姚广孝肯定不会觉得自己有错。

  那么,他的族亲是不是也觉得他做的没有错呢?《明史》和《七修类稿》中都没有提及。

  但《明史》的《姚广孝传》中却写了另外一件事情,说:姚广孝“至长洲,以所赐金帛散宗族乡人”。这件事情只记了过程,却没有记结果。宗族乡人究竟有没有接受姚广孝的馈赠?没有记载,因而也给后世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长洲就是现在的吴县,一直隶属于苏州。苏州历史悠久,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自古以来就非常繁荣,一直都是商贩聚集重地,人员流动相对较大。

  那么,会不会是因为姚广孝在长洲根本就没有什么族亲?会不会姓姚的只有姚广孝一家,所以《明史》中无法明确族亲的态度?姚广孝那么想见王宾和姐姐,会不会是因为姚广孝在长洲除了朋友和家人,其实并没有其他的族亲?

  即使是盖馆定论的《御制姚少师神道碑》,朱棣也只写到“惟我太子少师姚广孝,苏之长洲人”,而对姚广孝一家究竟在长洲从事什么,是否有一个宗族等问题根本就没有提及。

  但是我们在民国时期编辑的《相城小志》里发现了关于妙智庵的一件事情,似乎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永乐十二年(1414年),姚广孝到了长洲,发现老家已不存,妙智庵更是破敝不堪。姚广孝见状感慨不已,于是重修了妙智庵,并在庵的西边廊庑设了姚家祠堂,供奉其祖父和父母。”

  建了个祠堂,却只供奉其祖父和父母,是不是已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姚广孝在长洲并没有族亲?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姚广孝这一家又是从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迁到长洲的呢?

  (作者  姚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