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改变明史的长乐人(七)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4-24 16:20:56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

  每个人都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总是想知道自己的祖上是怎么来的,是怎么样通过一辈一辈传到自己的?

  族谱就应运而生了。

  但是很可惜的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很多族谱都散失了。特别在20世纪60年代,在“破四旧”运动中,很多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不得不毁掉。

  姚坑村会有族谱吗?

  1、族谱

  族谱它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因为它详细介绍了宗族的起源、演变、分支、迁徙、繁衍的历史,而且是在家族内部编撰的、不公开发行的史籍,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史研究的史料价值。

  因为族谱的存在,才会使一个家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所以,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故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族人。

  而这样的牵挂,根源于血缘,而显现于族谱。

  姚坑有自己的族谱。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姚坑始迁祖姚能举整理了先世所传的族谱,汇编成一本《姚氏族谱总谱》,并亲自写了《姚氏族谱序》。这是姚坑有案可查的第一次修谱,至今已经859年。《姚氏族谱总谱》由历代族长保管,此后,大约每隔50年都会重修一次族谱。

  清朝嘉庆十二年(1807),《姚氏族谱总谱》又一次大修。至此,这本《总谱》上溯到唐朝天复元年(901)的姚氏入闽始祖姚廷义,下续到姚坑二十四世的各代子孙,内容十分丰富。后来,因为清末政局变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侵华等接踵而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国将不存,何以家为?因而姚坑修族谱的行为就中断了。

  这本《总谱》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民国十三年(1924)。这一年的春节初二,族长家里失火,《总谱》不慎烧毁。

  所以,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办法看到《姚氏族谱总谱》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族谱其实是一本手抄谱,抄谱的时间是民国二十年(1931)。

  这本手抄谱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总谱》被烧毁之前,姚坑有一个叫姚承恩的族人,准备上京考取功名。那是在清朝光绪年间,由于那个时代考取功名必须要查家世、出身,因而姚承恩就向族长借了《总谱》手抄了一部《姚氏族谱》备用。后来,姚承恩高中光绪十九年(1893)武进士,任贵州省丹江营参将。辛亥革命之后,定居在福州的三保一带。

  《总谱》烧毁之后,族长就想到了这一本手抄谱,于是就到福州找到了姚承恩,将其所抄的《姚氏族谱》再手抄一部,并在封面上署“姚氏族谱,耕历堂公置,民国贰拾年良月吉日立”。

  耕历堂正是姚坑祠堂堂号。

  这也就解开了我们的疑问,我们看到的这本《姚氏族谱》,它不是民国二十年(1931)才编修的,而是被烧毁的那本《总谱》的抄本的再抄本。所以,它所记载的内容和《总谱》相比、甚至可能和姚承恩的手抄谱相比,肯定不足。而且肯定有抄错、抄漏的地方。

  但是,此谱所载内容应该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的疑问马上就会有一个答案了:这里面真的会有关于姚广孝的记载吗?

  看着手里的《姚氏族谱》,我们不由得颤抖起来。因为在这一瞬间,我们突然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

  这沉淀了600多年的秘密即将揭开。

  2、状元

  南宋宝祐元年(1253)的春天,姚坑村里又一次锣鼓喧天。姚能举的七世孙姚勉寒窗苦读之后,终于在这次的大比之年,高中状元。

  之前,姚能举的三世孙姚颖,在南宋淳熙五年(1178)也高中状元。一个小小的乡村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连出两位状元,姚坑一时之间声名鹊起,前来姚坑村的学堂——“明教堂”读书的人络绎不绝。

  姚邦佐也特别高兴,毕竟状元姚勉是他的亲哥哥。虽然他也想过有一天能同姚勉一样出人头地,但是命运好象并不眷顾他,他一直努力,但终究只是一个“福州府学廪膳生员”。

  15年后,也就是咸淳四年(1268),他的同窗、曾经和他一起在姚坑的“明教堂”里读书的陈文龙也高中状元,姚邦佐便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了。正好这一年,他的小儿子呱呱落地,于是姚邦佐便为这个儿子取了个“姚义翁”的名字。

  这个名字有什么样的涵义,我们这些后人是不可能知道了。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的推测:姚邦佐会不会在暗示后人,自己从这个小孩出生开始就放弃了曾经拥有过的“邦佐”的梦想,现在只想当一个为乡亲说话、做事的“义翁”?

  然后他却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个“义翁”寓居苏州,历史上从此多了一个“邦佐”皇帝的和尚。

  1279年,大概在姚义翁十岁的时候,南宋最后的一个皇帝赵昺在广东的厓山跳了海。元朝在中国的统治正式粉墨登场。

  这种统治是残酷的,因为元朝把全国居民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而且在刑法中明文规定:蒙古人把第三等“汉人”和第四等的“南人”殴打致死,只需付罚款和埋葬费;而汉人或者南人即使被殴打也不能反抗,如果反抗,最重可以判个死刑。因此,全国各地,几乎天天都有起义发生,尤以浙、闽、广、交界地区最为激烈。

  越是起义,元朝的残酷越是变本加厉。

  姚坑村首当其冲。

  毕竟这是个在南宋时期曾培养出两个状元、十多位进士的乡村!而且这个乡村居然还培养出了个抗元的陈文龙!因此,元朝的军队时不时就来村里骚扰一番,姚坑村失去了曾经辉煌而优越的地位,很多姚坑村民都不得不含着泪选择了迁徙。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姚义翁,自然无法像他的先人一样“学而优则仕”,因而,他走上一条和他的先人不一样的道路,他选择了“游学江湖”。

  换句话说,他到处流浪去了。

  西汉时,有个叫姚平的谏议大夫,因王莽篡权,因而对新政权采取不配合的态度,逃过长江隐居到了吴郡(吴兴)。

  也许在当时姚义翁的心里,也曾想起过这位姚姓先人吧。因为既然无法“忠君爱国”,那么对这个非汉族人建立的政府,采取不配合的态度也算是一种抗争吧?

  所以,姚义翁一直在南京、苏州、长洲之间来回奔波,后来生了个儿子姚孟玙。

  《姚氏族谱》里记载,这个姚孟玙,就是姚广孝的父亲。

  3、后裔

  姚广孝是姚孟玙的第二个儿子,他还有个哥哥叫姚广仁。那个在《明史》里出现的姐姐,并没有出现在姚坑的世系表中,但是出现在了族谱中的姚广孝条目中。

  这也很正常,在那个时候,女人本来就不被允许记入族谱之中。

  《姚氏族谱》姚广孝条中记载:

  “讳广,字,乃孟玙公次子也。公幼年祝发为湘城妙智僧政。洪名道衍,字师道。师灵应观道士,读书学道,兼通兵机。友人宗泐举公往燕,住持北平庆寿寺。或荐公文武才,燕王召见,进言合赞襄靖难之师。永乐元年八月,以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擢为太子少师,始复姚姓,赐名广孝。终不蓄发娶妻,居止多在僧寺,常赐二宫人,亦不近,召还之。六月往苏湖等赈济,见其姐姐,拒不见。永乐五年,皇孙出阁就学,合同翰林侍诏鲁瑄、郑礼等待讲读。遂合同刑部左侍郎刘秀友、翰林解缙等重修永乐大典。九年合同中贵驾巨舰自福建之长乐五虎门航大海,西南抵林邑,又自林邑正南行八昼夜抵满刺加,由是而达西洋古里大国。还,诣祖祠,修整谱牒,同中贵新龙峰书院,言念祖考道学传芳,刘君兄弟履之、用之结契金兰,操觚染翰紫阳朱夫子之门,遂创立岩屋崇祀先师,以作高山之仰。事竣,诣阙复命。永乐十六年二月十三日卒,享年九十一岁,追封荣国公,谥恭靖。”

  此段文字内容极为丰富,它高度概括了姚广孝一生所作所为,其中有一些内容是我们在其他的史料中所未见过的:原来姚广孝不仅来过长乐,还和郑和一起修了长乐著名的龙峰书院,甚至还同郑和一起下过西洋!

  姚广孝详细记载了自己和郑和下西洋期间所经历过的国家以及航程,甚至连航程所需的时间也记得明明白白。特别是“又自林邑(占城)正南行八昼夜抵满剌加”一句,不仅针路方向正确,甚至连所需的时间也记载的极其准确。

  和郑和一起下西洋的,有一个浙江人,叫马欢。他把下西洋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瀛涯胜览》,而这本书中关于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所走的行程与《姚氏族谱》中的记载高度吻合。

  由此可知,这部分内容应是姚广孝跟随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来后,借着重新整修《姚氏族谱》的机会,自己亲笔写入族谱之中的,真实可信。

  族谱记载,在永乐九年(1411),姚广孝从西洋返回长乐后,还为家乡的人民做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

  一是亲赴故里姚坑村,拜会乡亲,晋谒祖祠,整修族谱。他与族人查对族谱,并提笔点修正自己的家世,把祖父、父亲与母亲的真正名、讳详细记载在族谱之中。

  二是“同中贵新龙峰书院”。中贵,是指郑和。新,是重新修葺。龙峰书院在长乐二刘龙峰岩上,当地老百姓因郑和与姚广孝在这里重新修葺龙峰书院,所以把龙峰岩叫作三宝岩。三宝岩上有一个石头雕像,光头、坐姿。附近的村民说这个雕像其实就是姚广孝。

  可是,为什么姚广孝来过长乐、并陪同郑和同下西洋在《明史》中没有任何的记载呢?

  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在皇帝的默许下,车驾郎中刘大夏毁去了《郑和出使水程》。这是郑和下西洋的全部档案,里面有大量的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

  既然连郑和下西洋的全部资料都可以舍得毁去,那么,这些和下西洋有关的细节又怎么会允许在《明史》中出现?

  要知道,改编和捏造本来就是《明史》的擅长。

  但是,好在他的祖籍地——福建长乐姚坑村——保留下来的这本《姚氏族谱》中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姚广孝。

  历史果然在这边关上了一个门,而在别处偷偷又开了一扇窗。

  可是,由此却又让我们心中多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姚广孝死后不埋在祖籍地长乐、出生地苏州,反而埋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呢?

  (作者  姚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