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乡愁记忆之江田影剧院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7-11 16:49:58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乡愁五味杂陈,随着岁月的流逝,只留下一些模糊的背影。江田影剧院就承载着许多属于江田人的乡愁记忆。

  江田影剧院建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迄今已有一个甲子。这期间,社会发生了惊天巨变,但是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它,寻找更远的岁月的踪迹。

  江田影剧院的所在地叫阜林坡,本地话称“安南坡”。现在的年轻人,只能从七八十岁的老人们怀旧时听到这些。这座坡只存留在上几辈人的乡愁记忆中。

  阜林坡的南面,是南阳江田陈氏祠堂,这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不远处是南阳江田陈氏始迁祖泰公的坟墓。五代梁开平年间,他从福清南阳来到这里,沉迷这里的山水,就留了下来。那时候,阜林坡不过是海滩的一处隆起的沙坡。海水一直浸漫到天池山脚下。那时这里乡名“昌化”,村名“良田里”。明朝陈省的《江田赋》中写道:“是惟江田乃邑南鄙,昌化名乡,良田胜里。地形胜而风俗嘉,予鼻祖从而至止”。因陈泰,字乾亨,号江田,所以以后这地方就被称作“江田”。一千多年后,后辈在他的墓后盖起这座富丽堂皇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影剧院。

  我还记得读小学的时候,那时小学设在陈氏祠堂,每天都要经过阜林坡,那是一座阔大的沙坡。解放军、民兵都在坡上列队操练,投掷手榴弹。坡北是街道,还有一个小集市。记得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大家都叫他族长公,在那里过秤柴火。最热闹莫过于开大型群众大会,这里可以容纳几千人。另外就是物资交流会,人山人海。

  翻开《南阳江田陈氏族谱》,里面记载着,阜林坡上除了祠堂和祖墓,还有一座庙,供奉着泗洲佛。泗洲佛之信仰始于唐代,其原型是唐时僧人释僧伽。后来从佛教僧侣形象,演变成民间俗神,信仰在福建一度盛行不衰。庙连同街上的鼓楼,均建于唐开元年间,迄今1300多年,比建于唐大中年间的灵峰寺,还早146年。宋绍兴年间还重修了经堂。

  在坡上还有一个亭,叫阜阳亭。那是明朝那会儿,文人聚会的场所。除了江田本土的诗人有题咏外,当时长乐顶尖的诗人,属闽中十才子之首的高棅、王皆等辈,都有称颂它的诗作。参与修订《永乐大典》后,皇帝要封他翰林,却执意要回家砍柴的王皆,来到他的好朋友陈全的阜阳亭作客。留下了《书陈果之阜阳亭》:

  阜阳山水多佳致,亭子幽幽翠微里。

  雁池梓泽不须论,绿野平泉只如此。

  平泉绿叶多乔木,未胜君家阜阳曲。

  书幌遥临雪海青,饮缸倒浸南山绿。

  石门沙岭竹边房,同谷方池映橘霜。

  霜前夕照松声远,云际飞泉月影凉。

  耕童牧叟闲来去,草衣蓑笠还朝暮。

  主人尚拟鹿门居,坐客都迷辋川墅。

  羡君三十着儒衣,潇洒亭中独下帷。

  殷勤且毕青云事,他日还应昼锦归。

  从这首诗可想见当年江田山水之美。陈全,字果之,永乐四年榜眼,也是参与修订《永乐大典》的翰林,陈全的叔叔陈仲完也参与了修订《永乐大典》,族弟陈登也是翰林。他们在阜阳亭的唱和,足以证明阜阳亭的文化内涵。

  阜林坡的东边有谢家祠堂。一般人称宗祠,能称得上“祠堂”,必须有正部级的大官,江田祠堂有陈瑞、陈培所父子两尚书,谢家有谢杰,官拜工部尚书。江田谢家是从平潭迁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谢家是老资格的官宦贵胄。当时江田居住着黄、罗、梁、谢等家族,“乔木翩联”。江田民风淳朴,各姓和睦相处,互为姻亲。

  因为居住海隅,文化比较闭塞。解放后风气始开。乡人大多没看过电影。五十年代初,政府在阜林坡演电影,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的,看“影子戏”的人挤满了广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托解放军的福,经常放映电影,万人空巷,别是一番风景。特别是电影散场时的脚步声,至今仍然萦回耳际。江田人穷,大都穿不上鞋。只好穿自制的木屐。用木块加工而成,走起路来“邦邦”作响。几千人走在石板路上,那排山倒海的声音,让人震撼。因为有解放军一个连队驻扎在这里,老百姓就能经常看上电影。起先解放军就住在阜林坡旁边地主大房子的厅堂,后来建了石头营房,再后来就搬到灵峰寺。江田人看电影的热情没减,每逢演电影,看电影的大军始终浩浩荡荡。脚步声依然是波澜壮阔。

  起先看戏是在祠堂。戏台很小,戏台坂是可以拆的。最初看戏要买票,一张票大约一毛,很多人还是看不起。只好在戏园子外面等,最后一两场开放门禁,大家一拥而入看“戏尾”。戏台前站着的年轻人,时常有恶作剧,呐喊着挤来挤去,这是现在看不到的风景。

  六十年代后期,盖起的这座影剧院,在长乐南北乡是数得上的豪华。从江田山上精心挑选的石料,块块算得上精品,能工巧匠们砌得严实,连细缝都找不到。设计它的是我的学长,那是一个很优秀的人,62、63连续两届高考分数都超过清华大学录取线,可是由于左的原因,不给他开具政审材料,招生的人也十分无奈,其实他家的成分只是富裕中农。他只好到江田建筑社工作,无师自通,把一座座漂亮的高楼,从家乡一路盖到福州。

  当年江田的一些闽剧票友,也排演了一些剧目。先是在祠堂舞台上演出,记得演《贻顺哥烛蒂》印象最深。文革时演《智取威虎山》就在新戏院。80年代江田有电影放映队,每周基本都有新片。电视普及后,电影就关张了。影剧院的常客从年轻人换成了老人。过去每年要上演200本左右闽剧,现在每年只有几十本戏,又是加冠,又是谢神,在锣鼓声中陶醉着那些昏昏欲睡的老人们。

  重新装修的江田影剧院,改造了漏雨的屋顶。舞台也油漆一新。特别是座椅全换上枣红色的沙发。新的时代总有新的内容,但外观总体还保留着原来古朴恢宏的地方特色,保留着家乡人的乡愁。修缮后的江田影剧院还将继续为家乡的文化生活服务,作出新的贡献。

  淡去了,淡远了,淡淡的乡愁,伴随着一丝丝若有若无的记忆,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作者陈国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