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童稚的“年味”

作者 陈金茂

http://www.clnews.com.cn  2016-02-05 08:27:59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五六十年前,我还是童稚小儿。那时最期盼的就是过年。特别是“祭灶”之后,“年味”就在我的掐指间,一天天地浓郁起来。

  记得腊月廿六、廿七,每家每户不是磨米浆,做红粿、蒸年糕,就是打鱼肉,做鱼丸、滑鱼片。邻居的大石磨,从天亮到深夜,吱吱呀呀地转个不停。在那物质不太充裕的年代,家里的年货差不多都是“自产自销”。而我们家,这时候一定会磨几大桶的豆浆,做五六大板的豆腐。其中留一些豆腐用来烹调年夜饭“豆腐焖”外,其余的都拿去油炸了。这是个油香飘散的欢乐夜晚,被炸成金黄金黄的油豆腐,晾在灶头、饭桌上,馋得我们直流口水。父亲见了,笑着说:“想吃就去拿啊,今晚敞开肚皮吃……”还没等父亲说完,我们兄妹几个早就一拥而上,把这当作晚餐了。母亲把剩下的油豆腐,用盐巴炒了盛在陶瓮里。那时没有电冰箱,这样处理后,可以放上很久。平日里,在炒菜或煮酸菜汤里加上几块切成片的油豆腐,在我们看来,就是美味佳肴,“味道好极了”!

  腊月廿八贴春联,这习俗跟全国的其他地方都一样。但我们老家福清,那儿的春联就有所不同——在红联上端加了一段白联头。这种习俗,据说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那时百姓正兴高彩烈地准备年夜饭,忽然传来倭寇入侵的消息。他们刚贴完春联来不及吃年夜饭便匆匆逃命而去,等戚继光率军击溃倭寇后才重回家园。有些人不幸蒙难,丧家就改贴绿色素联。而亲戚朋友为了表示哀悼,就在对联上端加贴白联头。这白联头、红联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则反映乡里敦睦、和衷共济的纯朴民风。

  大年三十那天,大家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一大早家里人就为孩子们穿上新棉袄和新鞋子,站在锅台边看大人准备夜饭。太阳下山了,外面响起了鞭炮声,各家各户开始除夕的笫一个程序:“长岁”。平时都是很晚才回来的家人,也提前回家了。这时,煮好的菜肴摆上了桌面,还摆上十双筷子,十只酒杯,十把汤匙,连年夜饭也都凑成十碗十盘,既表示人丁兴旺的愿望,也取其十全十美之意。在我们家,其中有些菜肴是每年必上的,譬如一碗“肉燕煮鸭蛋”,谓之“太平宴”;一碗“糖醋鱼”,寓意“年年有余”;一个热气腾腾的火锅,预示“红红火火”……大厅里点燃的大蜡烛,照着每一张微笑的脸。除夕的夜晚,小孩是不能乱说话的,每当这时父母亲往往会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又长了一岁了,要学懂点世事了。”母亲捧出热水要大家洗把脸,说是就是做了恶梦也不会应验;又用手纸擦孩子的嘴,说是这样一来小孩说的不吉利的话是不算数的。当然,我们都期盼着大人们发压岁钱。虽然钱不多,但我们拿到钱后,还是藏着,掖着,又忍不住满心欢喜地掏出来看了又看,心里盘算着,用它去买什么好玩的东西。

  年夜饭后,大人们开始在厅堂忙着“供岁饭”,供奉“天地宗亲师”。按祖传的规矩,供品正中,用彩绘精致的木制“岁饭笼”装满饭,四周插上十双筷子,并围以红头绳。中间放上一只桔子,围着花生、红枣等干果。正面左右各插上一枝绢花、一枝扁柏和两个泥人。说是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万事如意。摆布完毕,大人却没有去休息,而是拉了一把椅子守在桌子边。这时小孩依偎在大人身旁,门外天寒地冻,堂上烛影摇红,在一种分外温馨的氛围里,渐渐地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境……蓦然间被户外鞭炮声惊醒,家里人会微笑地说:“该起来守岁了。”于是小孩子们便会跟着大人来到厅里,坐下来守岁。直到曙色熹微,墙外传来小伙伴的说话声,才精神一振,戴上帽子跑了出去。啊,新年到了!

  正月初一亲朋好友间相互拜年,这也是全国各地都有的风俗,但福州初一拜年又有许多不同的风俗。初一早上不能赖床,要起个大早,说是“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有激励勤勉的意思。初一早家家煮线面,人人都吃线面,还配上太平蛋一双,祈求“福寿绵长,太平如意”。吃面前,大人总是会提醒我们:“第一口吃蛋,不能喝汤”,说是第一口喝汤的,这一年出门,不是遇风就是逢雨。吃完蛋面后便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妇须留一人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主人也作揖回贺,请客人进门,向客人敬烟请糖。路上遇到熟人,无论友善与否,一律点头致意,或作揖互贺。当然,初一这天禁忌也多,譬如:忌扫地,怕扫掉财运;忌操刀,怕不慎伤了皮肉不吉利;忌讲晦气话,怕言语相左伤了和气;忌打小孩,怕哭声不祥。这天小孩最高兴不过,有什么要求,大人多满足他们;忌讨债,认为喜庆日子不难为别人,体现乡民宽怀仁爱的美德。

  这都是五六十年前,童稚时代的“年味”。这“年味”穿越时空,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以致现在回味起来,那些场景还像版刻的年画,在脑际鲜明地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