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画中的乡情

——读《呕心绘乡愁:福建长乐画家陈礼调作品选》有感

http://www.clnews.com.cn  2019-02-25 14:59:52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翻开《呕心绘乡愁:福建长乐画家陈礼调作品选》一书,很快被其中的画作吸引,所绘的祖国山河气势磅礴,同时却又精美细致,将国画与写实相结合且发挥到了极致,让我不由对这些画作的创作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画家陈礼调,1934年毕业于徐悲鸿等人创办的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曾师从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等国画大师。他毕生都在研习“鸟瞰散点透视法”,将西洋画与国画传统技巧相结合。他的一生饱经风霜,经历过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变革,也感受过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始终保有一腔热血,坚持不懈地用画笔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与家乡名山盛景,展示时代风采,讴歌劳动大众,抒发爱国爱乡情怀。1987年,这样一位令人敬爱的艺术家,因突发脑溢血离开了我们。

  书中收录了陈礼调先生的200余幅作品,其中大量是描绘家乡福建的,当然也有少些他漫游祖国名山大川所绘的画作,最早的创作于1941年,最晚的1987年,横贯40余年,可说是绘制了一卷家乡的发展变化史。作为一个异乡人,我来福州也已十余年,感受多年来身边景象、事物变化之余,却每每怪自己为何当时未拍照做记录,好让自己能够回顾这第二故乡的变化。记忆终归会随时间而日渐模糊,现今竟已忘记了它们当初的模样,也感叹自己每每总有借口,竟连拍张照片的时间都没有,使之成为一大憾事。而看到陈礼调先生的作品,令我汗颜,对于家乡的爱莫过于此吧,时时刻刻记挂着它,想把它的每时每刻都记录下来,一幅画往往需要数天甚至数月的精雕细琢,为之付诸心力,就是为了让自己记住家乡的一切,一刻也不要忘却,不忘故乡的今与昔,这是怎样的深情啊!时代的脚步越来越快,各项生活工作中的繁琐之事让我们把对家乡的感情放到了一个鲜少提及的角落,而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作品,借由它去激起深埋心底的那份怀念,那份爱乡之情。

  这本书出版后很快引起了注意:一个朋友指着《金刚腿》告诉我,这就是他小时候每天上放学路过的地方,和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一个朋友指着原长乐县政协大楼的那幅画告诉我,这栋楼早就没有了,也从没有再见过有关的照片,这幅画很可能是唯一的记录了;有朋友指着《大红袍》告诉我,长期以来为大红袍母树是三株还是四株意见不一,你看这幅画是历史的见证,这里清清楚楚地画着三株,而且多幅多角度画到大红袍母树的画都验证了这一点;还有的朋友指着《蟳蚌》啧啧赞叹,神了,和活的一模一样;本书编者蒋滨建告诉我说,当年长乐活动需要的巨幅毛主席画像,都是陈礼调画的……一本书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诉说着记忆中的故乡,回忆着往事,浮想翩翩,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

  陈礼调先生非常勤奋,教书育人之余还创作了不少画作,他辞世之后,这些画作到了今天又经历了30余年的漫长岁月,它们有的布满了黄斑,有的破损,有的虫蛀严重,不及时加以整理,可能很多都将再不会为我们所见。而整理这些画作,辨明它们创作的时代、绘制的内容并分门别类又是十分繁重的工作,如何将这些宝贝以最好的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蒋滨建先生创立的蒋滨建文化工作室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筹备到图书的最终出版,花了十来年的时间。这也足以证明这本书的来之不易。该书出版后短短一个月,已经准备重印了。

  我是安徽人,我也非常惊喜地发现书中竟也收藏了陈礼调先生游览黄山时留下的画作,有迎客松、鳌鱼峰,它们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家乡记忆,令我对家乡倍感思念。

  (作者 满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