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琴江古厝——董宅 

作者 郑巧篷

http://www.clnews.com.cn  2020-07-31 16:58:39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雍正六年513户旗兵进驻琴江立营建城,总共有1321间房子,十二条街,四个巷,鼎盛时人口达到三千多。而董宅位阳春街中间,四㮼三,此房子曾经上演什么样的故事?笔者特意联系两位后人,来讲述董宅不为不知的往事。

  第一位是董家人的外孙黄嘉彬。他很小时曾寄居于外婆家,对于董家历史知道不少。董家来自辽东三韩人,后从龙入关,因平定三潘之乱,驻防于福州,雍正皇帝提出尔等旗人宜知水务,来了琴江,子孙繁衍至十三代,董家先祖董受凎跟随穆将军在长门之役阻击法寇,立有战功,事后升任水师骁骑校,后调任捷胜营哨官。在科举时代,董家人先后有三人考中武举,董铨魁、董受诚、董受冠,他们先后在绿营担把总或千总,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立有战功。到近代他的大舅董锡朋到马尾海军学校念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1928年毕业后,曾经在自强军舰上服役,负责轮机事务。抗战时民国舰队丧失尽,他在一次战斗中失联,听人说他大舅在失联期间得湖北恩施土桥坝一家好心人相救,隐姓埋名,改名肖家驹,并在当地又建立了新家。解放后,大舅董锡朋在乡亲(也许是同学)黄廷枢的帮助下,到大连海运学校教书。以后他的情况就不知道了。印象中他的大舅曾回到琴江一次,那时,他是一个穿着海军军装的军官。他的女儿叫董淑娟,儿子叫董宁钰,与舅母一直住在老家。大舅临走时,还送给黄先生一个又粗又大的砚墨,鼓励他好好念书,那时黄先生才只有十岁出头。之后就再无联系。解放后,舅母也携儿带女前往大连,以后没见过他们了。据家里老人们说,黄先生大舅从马尾海军学校毕业后,被公派到德国。黄先生曾在大舅屋里见过许多外文资料,证明大舅留过洋,也曾是家里荣耀。黄先生至今还想联系到董锡朋的一家人。在琴江报发出此声,希望可以联系到。

  第二位是董锡朋的儿子董宁钰。笔者刚好认识一位大连人,在大连政协上班,他祖籍在长乐。在他多方调查下,笔者找到董宁钰的网上遗言:“我原籍系福建省县乐洋屿乡人董宁钰,父董锡朋。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跟随母亲、姐姐由江苏省迁往福建省福州市外婆家,从此与父分别十一年整,到一九四六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随母亲、姐姐迁往湖北省恩施市立高中与父团聚,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后,父被调往湖北省利川市县初中任教,全家随同迁往,一九五零年父又被调往大连市航海学院任教(现大连海事大学),到一九五八年父因大连气候不适应调往广州暨南大学任教,当时我已参加工作,不能随同父母、妹妹南迁,孤身一人留在大连,从此我与亲人整整分离四十七年,迄今音信全无,下落不明。目前我年过七十,思亲心切,故在网上登此启事,望上述亲人见此启事速来电话(0411-867867580)取得联系,以便圆我与亲人团聚之梦。”

  今日董宅物是人非,令人唏嘘不已,相信分散于各地的琴江董家人一定会重聚于琴江,这里是他们的根,有他们太多值得回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