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明末名臣 马思理读书处与陨石

http://www.clnews.com.cn  2012-11-05 15:02:33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马思理读书处在长乐罗联乡马厝村有两处。一处是水月寺,一处是帝君祠。

  水月寺离马厝村约两里,置身于一片丘陵之中,三面青山,一面盆地,景致优美。明万历年间,马思理曾在此寄读,并以“水月”两字冠顶写了一副对联。马思理考中进士后回乡探亲,还献资重修水月寺。至今,寺里的大殿横梁上还刻有“赐进士出身马思理捐梁壹根”。如今,水月寺已辟为罗联乡的旅游景点。

  另一处读书处帝君祠在马厝村中(今马厝村部对面),帝君祠四扇三柱出游廊,是一幢典型的闽中古民居。上世纪末,由长乐市文化局出资重修,飞檐翘角,风火高墙,保持了晚明的建筑风格。帝君祠中存有一块黑褐色的奇石,多数人认为是太湖石或大理石。其实它是一块陨石,系天外来客,价值连城。此石高1.2米,宽0.3米至0.7米,下窄上宽,远望、近观都像一尊马头。整块石头嵌在一块正方体的石盆中,石盆长、宽各0.5米,高0.8米,用整块花岗岩凿成。石盆四周刻着麒麟、独角兽及莲花等,是象征大明王朝兴旺昌盛的吉祥物。图案精美,工艺精湛,是研究明代雕刻工艺的实物。石盆下面还有花岗石盆座。石、盆、座浑然一体,成为一个天然的山石盆景,至今保存完好(见图)。

  明末名臣马思理(1579—?

  )字达生,号还初。长乐五都(今罗联乡)马厝村人。天启壬戌(1622年)进士(三甲七十二名)。先是在浙江省乌程当知县,重农桑,顺民情,秉公执法,断案如神。卸任时,士农工商哭着相送,送行的队伍长达数十里。后提拔为兵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京官任内,马思理不畏权势,竭忠尽智。崇祯初,奉旨巡视太仓,他不谋私利,清钱粮数十万贯、升,为此得罪了权贵。后来因草厂失火落职下狱。平反后不久复职,官拜尚宝少卿(从四品),晋太仆少卿(正四品),转右通政司。不料因救黄道周再次入狱,被流放到云南,很久才被赦放。回长乐时,顺便将搜求到的陨石携回。时值长乐遭遇大饥荒,马思理忧心如焚,与知县夏允彝联名上书朝廷,开仓放粮赈济饥民,救活了不少人。随后他又向朝廷反映官盐与差役的危害,救万民于水火。长乐百姓感激乡贤马公,为其建造生祠。

  满清入关后,北京城破,福王在南京就位,重新起用马思理为通政使(正三品)。他接旨后还没来得及赴任,南明政权就垮了。不久唐王称号,又任命马思理为通政使,后晋升为礼部侍郎、礼部尚书。鲁王监国绍兴,马思理追随到浙江。浙江沦陷后,鲁王逃入福建,马思理成为内阁重臣。鲁王败走思明州,马思理不愿当降臣,绝食壮烈殉国。终年60多岁。祀于乡,赠少傅,谥忠宣。著有《玉尺山房诗选》。传入《长乐县志·名宦》中(民国版)。

  现在,帝君祠已被列入长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开放,供游人参观。(张端彬 陈彩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