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长乐新闻 >> 长乐时讯 >> 正文

长乐区突出“三清” ,全力推进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提速增效

http://www.clnews.com.cn  2020-06-05 16:23:27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最美长乐  【字号

  连日来

  长乐区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

  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

  以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

  突出“三清”

  全力推进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取得较好成效

  在“面”上下功夫,把底数“摸”清。

  一是抓数据碰撞。

  利用行业主管部门摸排出的隐患数据与乡镇(街道)掌握的隐患数据进行“数据碰撞”、查缺补漏。排查各类学校、养老托老结构、宾馆、快捷酒店、“三合一”厂房等人员密集生产经营场所共6041处,共发现安全隐患88处,均已纳入APP系统。

  二是抓流程管理。

  针对基层房屋排查难、盲点多、程序复杂等问题,邀请福建省村镇发展中心专家讲解创新推出的排查“简易六步法”,进一步推进排查整治工作。截止6月2日,已通过“简易六步法”排查房屋326547栋,栋排查率100%,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房屋3455栋,其中,重大安全隐患 827栋,已处置827栋。

  三是抓督导考核。

深化一线考核机制,组建6个区级综合督导组,下沉18个乡镇(街道)、261个村(社区),紧盯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加强与住建、教育、卫健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联系,推动乡镇(街道)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对接专项行动综合协调组,切实掌握干部实绩表现情况。

长乐区突出“三清” ,全力推进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提速增效

  ▲督导三组在古槐镇对省市督导件进行督导核实

  在“点”上下功夫,把隐患“整”清。

  一是突出重点。

  坚决对标对表阶段工作要求,开展安全隐患“回头看”和全面整治攻坚,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及乡镇(街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八大类隐患类型房屋及公共建筑全面开展隐患摸排“回头看”工作,重点解决部分乡镇(街道)“整治进度偏慢”、“数据核查不实”等方面问题。截至6月2日,全区隐患回头看4021宗,已回头看4021宗,回头看率100%;重点排查房屋14101宗,已排查14101宗,重点排查率100%。

  二是破解难点。

  坚持整治不走过场、验收不降标准,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房屋“零容忍”,敢啃“硬骨头”,敢拔“硬钉子”,该拆除整治坚决予以拆除,确保隐患一个不漏,全面整治到位。如:福建新国际建材公司2008年-2013年违章建筑13栋,违建面积达13867.4平方米,是一颗硬钉子、粗钉子、“锈”钉子,营前街道顶住层层压力,精密部署,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章建筑坚决给予全部拆除,形成有效震慑。

  三是夯实基点。

  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排查整治实际工作中,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参与、自觉摸排、主动清退,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签订支持百日攻坚行动承诺书2万多份,并发放《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同时,紧紧聚焦低保户、五保户及残疾户等困难群体帮扶问题,采取“三个一点”模式安排整治资金,即政府补助50%、镇村补助30%、个人自筹20%,对于特别困难的人员,由区财政兜底帮扶,确保困难群体整改资金保障到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长乐区突出“三清” ,全力推进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提速增效

  ▲吴航街道干部在做群众思想工作

  在“度”上下功夫,把思路“理”清。

  一是建章立制有高度。

  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5月20日,长乐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州市长乐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房屋安全和裸房整治工作的决定》,在福州地区率先以人大决定的形式,通过法定程序将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整治排查和裸房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二是压实责任有力度。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作为政治任务、一把手工程来抓,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建立“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业主和物业+区直部门”责任分工体系,切实做到层层压实责任、细化任务,全力打通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最后一公里路。

长乐区突出“三清” ,全力推进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提速增效

  ▲金峰镇对集仙村旧厂房进行拆除及绿化

  三是统筹推进有广度。

以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为契机,做好整治“后半篇”文章,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文化遗产保护、“美丽长乐”大行动等重点工作。如湖南镇以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为契机,推进鹏谢村古厝修缮工作,打造特色古厝村落,传承文化,留住乡愁;金峰镇对拆除违建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全面清理,结合陈塘港流域整治进行绿化,打造水清岸绿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内容来源: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