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和学校同样担负着教育孩子的职责,家长是学校老师的合作伙伴,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对社会的贡献,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是对孩子一生的负责。因此,积极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能够促进家、校联系,为家长和老师搭建一个互动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我的孩子已经上初二了,学习成绩优秀。每当放学回家,一吃完饭她就开始做作业,这也是她从小学开始就养成的良好习惯。昨晚作业之后,我就询问他课听懂了吗,学会了多少,与老师互动吗,来进一步探讨学习的方法并总结学习的经验;有时我让他说说班上发生了什么事,与同学相处的好吗,来及时的纠正他的偏激的执拗的想法和做法,养成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有时我抽查他的家庭作业,督促他尽快完成,使其养成“完不成作业就不玩”的良好习惯。
除了正常的学习外,教育孩子明白人为什么要学习。时代的发展给每个现代人提出了高标准的素质要求———能力、办事、合作等,这包括了智能、品德、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素质,人要有知识、文化,这是其中最重要的。平时我就对孩子多灌输这方面的思想,让她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帮助孩子树立柯如何正确学习的观念,并认真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严格要求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家长,我严格要求孩子服从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导。在班级工作中,我要求孩子一定要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他作为学习小组长,认真检查组员的作业,极时督促组员的背诵,赢得老师的鼓励和赞扬。我经常与班主任电话联系,了解孩子的表现,总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并时时告诫孩子“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1、平时注意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教育孩子勇于承受压力、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2、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提高人与人沟通及交往的能力。
3、培养孩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稳定的情绪。
四:培养孩子争取的金钱观
无论是家庭富裕还是经济状况一般,对孩子的精神教育都要予以重视,当孩子大手大脚花这钱却没有一点意识到这并不是靠着他的劳力所得,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但同时也要给他们更多的体验,让他们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金钱观。
每个人都有着物质的欲望,但若是靠着自己的努力,采用正当的方式获得报酬自然是要提倡鼓励的,因为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他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孩子若是有想要实现的梦想或是对某一件事物有兴趣,在自己的能力范围里不妨鼓励他们自己的获得。
五:积极参与各级家委会的工作和活动,在家长中具有较高威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家庭委员会是增进家校情感的枢纽,是加强学校联系的俏脸,在学校发展中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家长当中,有机关工作人员,有工人及个体户,其中有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建立家委会,能让不同阶层的家长表达不同的利益诉求,学校的决策就有了广泛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六:发挥个人优势,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及相关活动。
1、发挥自己音乐特长,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指挥并带唱国歌,在今年的六一文艺汇演中协助各班级排练班班有歌声合唱歌曲,并指导各个班级的文艺节目.
2、本人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人专业特长出发,尽心安排授课内容,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大有帮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家长,一定要加强学习培训,学会关爱孩子,为孩子的人生负责。家长和老师的目标是一样的,希望孩子勤奋学习,快乐成长,那就密切配合老师,共筑孩子健康成长的大厦。我愿意和所有家长一起用智慧和方法来照亮孩子的生命历程,做孩子心中永远靠得住的大山,让孩子飞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