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特色产业 >> 正文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乐漳港海蚌

http://www.clnews.com.cn  2012-11-02 08:49:58    【字号

 

 海蚌,学名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 1802) ,在香港又称“贵妃蚌”,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帘蛤目(Veneroida)、蛤蜊科(Mactridae)、腔蛤蜊属(Coelomactra),系滤食性贝类。其个体较大,肉质脆嫩,味甘美,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在贝类中可与海参、鲍鱼媲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贝类。 海蚌贝壳略呈三角形,壳长通常有7~9厘米,壳顶在中央稍偏前方,腹缘圆形,体高为体长的4/5,体宽为体长的1/2。壳厚,壳表光洁,生长轮脉明显,壳顶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 海蚌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印度支那半岛、日本和中国的沿海,其中福建省闽江口长乐梅花穿山行以南至文武沙一带盛产西施舌,最高年产量达580t (1969~1970)。 由于长期以来只捕不养,尤其是近年来“电拖网”、“深水耙拖” 等的使用,使得自然资源日趋枯竭。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沿海西施舌年产量仅约1000t,2004年约50t。漳港海蚌也面临同样的情况,但是通过几年的海蚌保护工作,长乐漳港海蚌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

  漳港海蚌”因产量大、味道美及为历代宫廷贡品而得名天下。 我国贝类学家张玺、齐钟彦1962年记载:海蚌(西施舌)生活在潮间带下区及浅海的沙滩中,太平洋西部、印度半岛、日本和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福建闽江口梅花穿山行以南至文武砂一带(漳港区域)资源量最大。 漳港海蚌的味美流传已久。1765年,明朝学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关于长乐漳港生产海蚌的记载:“屠本逡曰:似蛤蜊而长大,有舌白色,名西施舌。闽部疏曰:海错出东四郡者,以西施舌为第一,蛎房次之……,以美见谥,产长乐湾中。刘芳州记载:据言介属之美,无不过西施舌。”1936年,郁达夫写《饮食男女在福州》,就记述过这种食法,说这种蚌肉“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 20世纪80年代初,闽菜大师强木根、强曲曲创出“鸡汤氽海蚌”这一闽菜中的特级佳肴后,漳港海蚌开始名扬四海,身价暴涨的漳港海蚌成为国宴和各地上档次饭店的特供海产品。1983年在全国烹饪技术鉴定会上,此菜在福州八大名菜中或最高评价。中国地区百科全书之福州百科全书介绍“鸡汤氽海蚌”的做法是:将长乐漳港出产的海蚌舌尖切成薄片,在沸水锅中氽至六成熟后盛于碗中,加入绍兴酒等调料,再淋上滚沸的鸡汤即可食用。目前漳港海蚌是西湖宾馆宴请来闽中央领导及海外贵宾不可缺少的名菜。明朝时期漳港海蚌就已成为宫廷贡品,现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漳港海蚌作为特供品摆上国宴,自那时起就成了国宴的一道名菜。据说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每次到北京都点名要这道菜。2004年钓鱼台国宾馆厨师长一行到我省西湖宾馆及长乐市漳港海蚌场调研“鸡汤氽海蚌”烹饪技术并指漳港海蚌为国宴原材料。漳港海蚌作为名贵海产珍品,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享誉古今中外

  漳港海蚌荣誉“漳港海蚌”1994年被列为“福建名特优新农产品”, 200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名牌农产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