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百年船政 驶向“蓝海”

http://www.clnews.com.cn  2021-04-18 09:48:46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福建:百年船政 驶向“蓝海”

  今年2月,马尾造船承制的国内首制最大吸力式导管架——长乐外海海上C区吸力式导管架顺利出运,并成功完成海上安装。

  闽江口北岸,一座砖石铁木合构的红色西式建筑仍屹立如初。这座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工业车间曾是福建船政的轮机车间,建于1867年。此前一年,福建船政创立,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跌宕起伏的篇章。

  步入车间,已不见生产景象,但左宗棠、沈葆桢、严复、萨镇冰等历史人物的雕像,无时不在提醒人们,这里曾激荡百年船政的光耀。

  中国第一代海军将领和航海专家、第一艘蒸汽船、第一艘铁木合构船、第一艘铁甲军舰、第一架水上飞机……都诞生于此。

  坚守、传承,开放、创新。

  154年后的今天,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低迷的船舶市场,承载百年船政血脉的福建船舶集团勇探“蓝海”——积极布局海上风电装备市场、转型生产高附加值公务船、探路深远海养殖平台制造,于逆境中走出有福建特色的船舶工业发展之路。

  逆风而上 扬起蓝色风帆

  连江县南部、闽江口入海处的粗芦岛,是福建船舶集团旗下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尾造船)新厂区所在地。辽阔的生产线、现代化的厂房、高耸的吊车,向世人展示历经百年磨炼与洗礼,福建船政正以崭新姿态步入新发展阶段。

  漫步厂区,除在建船舶有序装配,还有一些“庞然大物”在焊花交错间露出真容。

  “这是为海上风电制造的吸力式导管架。”马尾造船研发设计院设计一部副部长吴恭鼎介绍说。

  缘何马尾造船不仅造船,还造起了这些钢铁巨物?

  “船舶工业,‘两头在外’,但疫情以来,国际市场近乎‘停摆’。”马尾造船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如堂坦言,转型刻不容缓。“‘双循环’战略下,我们将更聚焦国内市场,经过评估,海上风电钢构成为优化业务结构的着力点。”

  福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当前海上风电处于发展机遇期,对基础钢构需求巨大。深耕船舶主业,马尾造船积累了丰富的钢构技术和人才;迁址后更好的硬件条件,亦助力企业转型。

  说起海上风电,壮观的海上“风车”让人印象深刻,可支撑风叶的“基座”却更为关键。“传统做法是海上打桩,但风场往往风浪大,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为行业痛点。”吴恭鼎说。

  马尾造船瞄准了国内还不多见的吸力式导管架。

  去年5月开始车间改造、设备引进、生产流程升级;7月开工。两个月后,首套吸力式导管架成品诞生。

  今年2月,这一为福能海峡建造的国内首套长乐外海C区吸力式导管架顺利交付。高85.74米、重1936吨,国内单体高度最高、重量最重,也是福州港建港以来运输的最高大件设备。

  目前,马尾造船已完工17套吸力式导管架,最高超过94米,出运后将再破纪录。

  一段时间来,在海上风电取得突破的不只马尾造船。福船一帆亚洲首台10MW风机塔筒顺利下线、厦船重工独立中标长乐C区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升压站项目、中铁福船承接的中广核“广东后湖海上风电安装工程”……

  2020年,福建船舶集团海上风电钢构及安装业务承接订单超48亿元,海上风电市场崛起“福建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积极参与福建海上风电融合、平价示范项目及基地建设,对接、拓展海外海上风电业务,做大做强海上风电研发、装备制造、钢构制作、安装和运维等产业链。”福建船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金杰表示。

  深耕细作 传承船政精神

  150多年来,命运多舛的福建船政一直在探索、发展、转型、再探索的圈子里“轮回”,但以马尾造船为代表,福建始终是中国船舶工业的重要力量——

  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世界级船级社的“入级”检验,拿到出口欧洲“入场券”,集装箱船订单不断;

  本世纪初,转型海工装备,从最简单的海工船到高附加值海工装备,获业内认可;

  近两年,从转型市政基础设施钢构市场,到布局海上风电钢构,掘金海洋经济……

  百年船政,总能在危机下觅得转机。

  “始终传承延续百年的工匠精神,始终以技术创新来突破发展瓶颈,这是福建船政屹立不倒的‘灵魂’。”黄如堂说。

  吸力式导管架为海上风电装备安装提供便利,但属超高、超重、超大型钢构,生产制造难点多。

  在工艺技术、制作经验皆为空白的情况下,马尾造船仅用69天就啃下硬骨头。

  秘诀,就在精心策划、敢于创新。

  “我们大胆借鉴现代造船先进的模块化建造理念,将吸力桩、导管架、过渡段、附属件分解为模块。”吴恭鼎说。

  可即便如此,超60米高的主体导管架依旧是难点。

  若循常规,层层立拼,工人要在数十米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质量、效率更不可控。“论证后,我们决定把导管架‘躺’下,作业环境最高只有3米。”

  新难题接踵而至。

  为60多米、1200吨的巨型钢构整体卧造“翻身”,国内尚无先例。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企业大胆引进了更为先进的翻身装置;福船研究院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对“翻身”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吊点布置等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

  “翻身”,成功、平稳!

  塔筒生产,同样以侧拼取代立拼,研发团队率先运用全国最大直径风电钢构一次卷圆成型制作工艺。这一过程,同样倾注了大量有限元计算和工艺改进,确保薄壁圆筒“躺”下后不垂塌、没变形。

  如此庞然大物,如何整体运到作业海域?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运输船舶供使用。

  怎么办?自己造!

  很快,量身定制的驳船——船政驳1号顺利出坞,甲板面可同时容纳重量为2600吨的两套吸力筒导管架……

  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周而复始,马尾造船摸索出海上风电钢构从下料到运输交付的顺畅流程,创造行业奇迹。

  向海而生 挺立行业潮头

  作为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发端,福建船政造船一度占全国总量七成。新时期,福建船政如何与“量级”远超自己的对手竞争?

  答案是瞄准专、精、特、优产品,走差异化路线!

  改造库存海工船,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既能去库存,又能展现百年船政实力。

  去年6月,在历时18个月的改造后,“探索二号”驶离马尾造船厂区。这是全数配备国产化科考作业设备的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可支撑深海、深渊无人智能装备进行各项海试任务,是目前全球最大作业水深的作业型载人深潜科考装备。

  “从设计到生产,技术团队与中科院深海所密切配合,边造边改,半年时间完成了近百个设计方案。不仅保留了工程船优势,还增加了深海科考作业的能力。”黄如堂介绍说。

  高技术船型,既赋能国家科考工作,也成为马尾造船拓市场的利器。

  接下来,瞄准海上风电项目后期运维市场,海工船改造为海上风电运维船,市场可期。

  近两年,布局“蓝色经济”新领域,福建各船舶企业创造诸多“第一”——

  去年,厦船重工成功交付2艘7500车LNG汽车滚装船,这是首次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燃料汽车滚装船。该船型攻克了总体分舱技术、概率性破舱稳性分析、完整稳性等难点,解决了车辆在甲板上的高移动性和不稳定性的安全隐患,技术性能世界领先。

  今年1月,厦船重工承建的2800客邮轮型客滚船出坞,这是目前国内承接的体型最大、装修最豪华、高度节能环保的新一代客船,标志着我省在邮轮型客滚船领域开发、设计和建造进入新时代。

  “福鲍一号”——由福建船政自行设计、建造的国内最大深远海智能环保型鲍鱼养殖平台已投入运营两年多,其养殖的“巨鲍”重量可达0.5公斤,对福建发展深远海养殖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马尾造船全球首制227米深海采矿船目前已完成90%,该船将各种船舶系统、专业采矿系统、生活生产保障系统有机整合,代表当今世界深海采矿作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成就,对我国开拓深海采矿这一新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

  百年“船”承,志在五洲。

  “作为省属国企,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做好‘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这三篇大文章,坚持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涉海产业,不断推进海洋经济,在建设海洋强省中走前头、当尖兵。”赵金杰表示,接下来,福建船舶集团还将大力推进电动船舶、混合动力船舶的研发和制造,继续探索深远海养殖产业开发,助力“电动福建”“海上福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