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竹编手艺有传人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3-17 20:58:32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在我市第六届民俗文化节手工技艺展示会上,鹤上镇东平村村民陈燕提制作的竹编花篮,小巧玲珑,造工精细,吸引了众多围观者的眼球。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年届花甲,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竹编手艺的传人。

  14岁跟随父亲学艺

  老陈的家周围堆着毛竹、黄竹,记者小心翼翼地踩着竹排,才进了他的家。楼底一层是小工场,放着工具椅、工具箱,还有现用的竹片等。

  “父亲是鹤上镇竹器社的技术员,也是长乐有名的竹编师傅,特别是在一次全县工艺品比赛中,父亲的技艺轰动全县。”老陈一说起父亲,眼里闪着自豪的光芒。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县里举办手工艺展品大赛,父亲花了一个月时间制作一幅竹编天安门城楼图参加比赛。此图长1.5米,宽1米,有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中间悬挂毛主席画像,左右两边是当时红遍全国的歌词: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全图用黑白细竹编织,然后上漆,特别是毛主席画像栩栩如生。作品展出后,观赏者络绎不绝,对父亲的工艺大为赞扬,被大赛评为一等奖。从此,父亲被称呼为“鹤上竹”,声名远扬。

  “年幼时,看父亲编花篮什么,似乎很轻闲,直到14岁,进鹤上竹器社跟父亲学艺,才知道竹编业的艰辛。”老陈对记者说,一根10多米长的大毛竹要经过6道工序,才能削成一条条柔软的竹篾,然后用来编织各种用具。父亲在竹器社历来以认真而出名,对儿子更是严厉有加,整整学了一年,还是干些破竹、削竹之类,还没机会去编织一些什么。向来倔强的小燕提,并不因此气馁,而是更加痴迷。他认真观察父亲编织的技巧,记着每一个关键的套路。果然,有一天父亲突然通知他参加一批外贸出口的高级别竹器制作,他好象把久久蕴藏的热量一下喷射出来,他编的竹器用品,在牢固性、光滑性比别人更胜一筹,第一次得到父亲的夸奖。没几年,20多岁的年轻小伙,成了竹器社的一员骨干。一直到1980年,竹器社解散,陈燕提回家仍然继续他喜欢干的竹编业。没多久,父亲因病逝世,享年77岁。临终前,对陈燕提及两个弟弟说了一句话:“只要大家需要,都不能放弃竹编手艺。”陈燕提牢记父亲的话,坚持至今,但最大的遗憾是当年父亲的杰作“天安门城楼”不慎遗失。

 

  社会还需要环保竹制品

  交谈间,有一位老太太抱着一个破损的竹篮进来,问能否修理。陈燕提二话不说,赶紧拿起竹刀,用竹片将花篮四周加固,不一会儿功夫就修好了。没多久,一个专门出租厨具的邻村村民进来了,说有三四十个蒸笼需要修理,请老陈走一趟。老陈满口答应了。老陈对记者说,目前,做竹制品的多,而修修补补的更多了,虽然收费少,这是好事,应该去做。

  记者笑道:“生意挺不错的吧!”老陈乐了,随手拿起一条竹片,说:“这些竹子都是从闽北深山里砍伐来的纯天然的材料,现在报纸、电视都在倡议节能减排,用上一个小竹篮逛市场,又干净又环保,喜欢用竹制品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现在老陈能制作大竹箩、小花篮等上百种精致竹器品,不管客人要制作什么款式,他都能做出来;有时外面来邀请去搭竹棚、修理竹器之类的粗活,他都能走得出去,甚至老二、老三全带去帮忙,突击一二天做完。

  期盼有更多人接班

  “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这么忙个不停,家里也并不缺钱,享享清福吧!”对于妻子、儿女的心意,老陈理解,可是,他说:“你不干,他不干,竹编手艺失传了,可惜啊!”

  老陈的担心并不多余,从父亲到他这一代,他见证了上百年编织业的变迁。从前干这一行,虽然辛苦,但俗话说:“手艺在身,不饿本身”,养家糊口不发愁。解放后,政府组织手工艺人成立社办企业,当时不管是装食物的小箩、大箩,还是精致的厅堂摆设,大部分用竹编品,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新颖、轻巧的塑料品出现,竹制品渐渐被冷落了,销量也少了,有人办喜事,才去租用一下红色的“厨担”图个吉利。于是,许多原来的竹编手艺人纷纷放弃,年龄大的退休养老,年轻一点的去做别的事情。然而,令老陈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儿子表示愿意学竹编,按父亲的班。儿子今年32岁,在一家企业务工,他亲眼目睹从事竹编的不易,在父母劝说和妻子的支持下,愿意学艺。每天下班回家后,他主动当父亲的帮手,与父亲跟爷爷学艺一样,先从干“粗活”做起。

  中午12时,记者临离开时,陈燕提的儿子回来了。只见小伙子一进屋就拿起竹刀劈劈啦啦“破竹”。老陈忙问:“吃饭了吗?”“没关系,不饿。”小伙子头也没抬干起来了。

  老陈的心里美滋滋的。“期盼有更多年轻人接班竹编手艺。”老陈的诚挚话语,与其说是他一生的愿望,不如说是许多老前辈的共同心声。

  (记者 王宪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