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听漏工——每一滴水声都是责任

http://www.clnews.com.cn  2013-10-22 15:10:57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双耳是他们的听筒,双脚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他们是城市的“听诊师”,行走在寂静的夜里,城市的大街小巷每一处角落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有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名字——听漏工。在他们的世界里,从城市供水管道流出的每一滴水声里都有一段故事,都承担着一份责任。

  10月21日晚8时,在威立雅水务公司,记者见到了穿着反光背心的听漏工们,他们挂着工作牌,拿着设备,正整装待发。“反光背心是为了提醒司机的,也是保障我们自身的安全。”听漏组二组组长陈强跟记者介绍起装备来,“看,我们的鞋子很特殊,鞋头里面有金属片,是防砸的,比如井盖、砖头。”

  “晚上车少,居民用水也少,才能听的准,一般要忙到凌晨1点半。”听漏组一组组长陈宁谐谑到,“也正是因为时间特殊,还闹过不少笑话呢。”

  被误解的听漏工

  听漏工!很少听说过。不仅老的三百六十行中没有这职业,新的三百六十行也没有这工种。在长乐这个有60多万名居民的城市,专职听漏工只有5名。威立雅水务公司管网部经理陈凯告诉记者,听漏工是借助听音杆等设备,探听埋在地下的输水管道是否漏水,并确定其准确位置的工人。他说,其实供水管网就好比人体的血管,听漏工就是“血管”的听诊师。

  公司的5名“血管医生”被分成了两组,以郑和路为中轴线,分别管辖着南北片区,每半年轮换一次,以增加新鲜感。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城市换来的是每天节省漏水量数百吨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有时要承受着人们的猜测和误解。

  那是2009年的一个晚上,一组组长陈宁正和同事各手持一根听音杆,走街串巷。他俩一会儿在这里探探,一会儿又在别处敲敲,时不时还蹲在地上瞧着什么。他们的异常举动,引起几个巡逻民警的注意,当他们准备撬开一只井盖时,跟踪而来的民警把他们当作小偷抓住了,好在马上弄清了真相。“还遇到过主人放狗咬我们的,幸亏跑得快,躲起来了呢。”陈宁告诉记者,“几年前,有人以为我们是观测地震的,还有的以为是灭蟑螂的。不过现在好多了,群众开始慢慢理解我们的工作了。”

 

  他们都有“顺风耳”

  今天记者跟随的是听漏组二组,他们来到郑和东路到吴航中学一带。陈强一手拿着听音杆、一手拿着手电筒,而他的同事李明安则拿着铁锹,开始了今晚的工作。“这工作必须步行,走个六七公里是常有的事。”陈强和同事先找到一个装有水表的供水管道,然后用听音杆仔细听了起来。过了一会,他表示这段管道没事,又继续行走。

  他们现在做的工作是初步检测定位,这一步精确率会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即检测出来的10个漏点只允许有一个是错误的。定位后,要在该漏水位置喷上红漆,再绘制地图,并上报给维修部。“由于管道埋在地下,漏水点定位一定要准确,不然施工队会浪费工程量,且影响居民通行。”陈强认真地说到,别看有的漏水点很小,但小小的漏水点很有可能最后导致水管爆裂。

  往前走10多米,他们又开始测漏了。怀着好奇和怀疑,记者也把听音杆拿过来试了试,却丝毫没听出什么。陈强笑笑说:“这也是个技术活。”而这技术就体现在耳朵上。他说,由于管道的材质、深度都会对声音产生一定影响,各种漏水情况千差万别,所以靠的还是经验。“不是所有摩擦声都是漏水,有的是用水,或者机器干扰。正常用水声音不会持续,而漏水声是不间断的。”

  多年的工作,让听漏工们那双和常人一样的耳朵,练就了能探知地下漏水并确定准确位置的“顺风耳”。“每个月他们都能检测出30处左右的漏点,水厂漏损率大幅下降,每年节水达数十万吨。他们的功劳巨大呢。”管网部经理陈凯竖起了大拇指。

   漏水就像开水声

  所谓的听音杆,是由特殊金属制成的。长约1.6米、直径不到3厘米。贴近耳朵的一头,是一个类似莲蓬的塑料“听头”,直径约有六七厘米。

  这根价值三千多元的杆,在没有经过训练的常人手里,不过是一根普通的金属管而已,到了听漏工们手上,就变成了“医生的听诊器”。陈强说,它的作用和听诊器很相似,只要将它插入泥土中或水管上,将耳朵伏在听头上,就能听到地下水管里水流的声音,再通过经验来辨别附近是否有漏点。

  对于如何判断是否漏水,陈强说到:“只有拿捏好对声音的判断,才能完成对漏点的寻找。漏水时,用听音杆听,能听到像水烧开时发出的声音。我们听多了,还能从声音上判断出漏水量的大小。如发出‘咝咝咝’的声音,那就是漏口较小,漏水量不多;如果漏水的声音‘嗡嗡嗡’响,那漏得有点多了。”

  时针指向22日凌晨,记者3小时跟下来,感觉一阵阵疲惫不断袭来,而陈强和他的同事依然一丝不苟无数遍重复着枯燥的动作。他们坦言这份工作很辛苦,但是“干一行爱一行”,苦点累点也得熬过去。

  (记者 高晶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