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首部以长乐为拍摄主体的延时摄影作品《你好 长乐》在新浪微博上发布,陈龙,这位长乐籍90后的大学三年级男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记者慕名采访了他。
用自己的方式爱长乐
“长乐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这里地灵人杰,历史古迹众多,而我们‘身在此山中’却忽略了‘庐山真面’,所以,我总想着用自己的方式把家乡记录下来,留作一份永恒的记忆。”陈龙静静地述说着。用哪种方式呢?直到有一天,他在网上无意看到一部题为《shanghai E—motion》的延时摄影作品,这部大约两分钟左右的视频深深震撼了他的心,让他茅塞顿开。紧接着他就开始构思、策划拍摄《你好 长乐》。
2013年的6月底,暑假刚开始,他就迫不及待付诸行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 8月8日,剪辑后的作品问世。这段两分钟左右的视频,记录了长乐夜空渐亮,车辆快速行驶,晴天下,白云朵朵飘散在蓝天,广场、海滨、古迹等一一闪现,繁忙过后,夜色渐浓,一切归于静谧。
9日,他在新浪微博上发布这部作品,立刻引来大量网友围观,评论达到300多条。
网友Shadow-Dann1深情地评论:你好长乐!离开了你,我才知道我有多么依恋你,离开了你,我才知道你有多么美丽。
看到自己的作品引发了这么多的热议,他很是欣慰,当记者问起他拍摄的过程时,他沉默一阵后对记者说了三个字:“很辛苦!”这部作品,共使用了5000张照片。“一个景要在同一个拍摄角度拍200~300张,白天拍摄曝光时间一般为2秒一张,晚上为20秒,蹲点守候拍摄是工作常态。”
起先,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工作,后来三位闻讯而来的朋友加盟,人手够了,可是机器设备简陋,用的都是入门级的单反相机,更别说电子轨道了,还要对抗酷暑,整个拍摄过程远远超过了当初预想的艰难。“那段时间,我们没有了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也不觉得累,心里想的只有作品。没想到我们长乐这么美!”
第一次尝试获得了小小的成功,但他还是谦虚地告诉记者,自己的作品还有不是很成熟,还需要提升。他表示,以后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巧的学习,争取拍摄更多更好的作品。
让电影给青春留点纪念
陈龙,现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说起专业的选择,他聊起自己在长乐一中读书时对电影的痴迷。“一天必看两部电影,好莱坞大片是我的首选。那时,我一般不看国产影片,觉得不够档次。”痴迷大片的他,因高二选修电影赏析课而改变观念。电影世界里,好莱坞爆米花似的大片不再是主导,那些生活化的,具有深刻内涵的电影引发了他对电影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观看台湾电影《一一》。“我在这部影片里体会到了希望、追求,感受到了亲情、爱情等人间真情的平淡,影片随着慢镜头的浸染,诠释了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真谛。”
自此,他选定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在福州进行了为期12天的培训,加上平时积累的有关电影的知识,他顺利地通过了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考试,可惜的是,高考时文化成绩因几分之差与这两所大学擦肩而过。后来,他被录取到了福建师大。
到了大学校园,他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摄影是他的主攻方向。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科作业外,他还和同学积极策划拍摄电影。和同学一起拍摄的电影《青春不留白》,影片用纯美的爱情故事,忧伤的错过,诠释了当代年轻人对爱情的看法。“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怀念青春的典范,我们都将老去,想给自己的青春留点纪念,这也是我能克服各种困难拍摄《你好 长乐》的动力。”眼前的他多了一份超出他年龄的成熟。
“我还想拍一部有关游神的纪录片献给长乐,目前还在构思阶段。”他兴奋地说。“如果将来有机会,我要拍摄一部自己心里想拍的电影,弥补自己人生中的遗憾。”记者看到他的眼里满是希冀。
延时摄影(英语:Time-lapse photography)是以一种较低的帧率拍下图像或者视频,然后用正常或者较快的速率播放画面的摄影技术。在一段延时摄影视频中,物体或者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延时摄影可以认为是和高速摄影相反的一个过程。延时摄影通常应用在拍摄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天文现象、生物演变等等题材上。用相机拍摄延时摄影的过程类似于制作定格动画(Stop Motion),把单个静止的图片串联起来,得到一个动态的视频。
(记者 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