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陈信章的神将木雕和仙佛泥塑

http://www.clnews.com.cn  2014-04-25 08:17:09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金峰镇后团村,陈信章手工制作神将木雕和仙佛泥塑的工厂就在马路边上。来自鹏程村的两位陈姓老伯跟记者说明来意,“陈信章师傅手艺精湛,价格公道,我们今天是慕名而来,请陈师傅修补改装50多尊村里的神将木雕。”

  长乐的民俗文化厚重淳朴,曾被湮埋了100多年之久的显应宫,1992年在漳港仙岐发掘出土,这里有福建省迄今为止发掘的数量最多、群体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泥塑神像群。陈信章工厂里的一个单间,就摆放着几尊他自己泥塑的神明土身,身材匀称自然,刀法洗练,脸部神态安详,鼻翼下颔有五孔,为植入五缕长须所留,与显应宫泥塑神像如出一辙(图①)。

  陈信章介绍说,他的木雕、泥塑的手艺出自家传。他祖父陈星修,生于清末,11岁开始学艺,15岁出山,人称“土状元”,为寺庙的菩萨神明塑土身为业,兼做神将木雕。在厚地乡间的门楼上还有“九鲤十八雁”,就是陈星修的手笔。早年,陈星修为梅花的一座大厝做飞檐脊兽的时候,有位路过的秀才说,“哎呀,这是师傅和东家有意见啊。”别人问他何出此言,秀才说,“飞檐上脊兽的嘴型,一嘴一声,分明在骂东家吝啬。”大厝东家珍惜陈星修的高超技艺,留下了他的作品。陈信章的父亲15岁出山做木,他自己14岁开始做神将八爷木雕。“父亲留给我的是3个泥塑头,祖父留给我的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喜脸童子(俗称“孩弟”)木模。”他说。

  木雕神将木偶头不简单。“以前纯手工雕刻一个头要七天,现在有仿形雕刻机械的辅助,也要三天才能刻好。”陈信章说,“雕刻神将木偶头,都是用不易开裂的樟木。先‘看相’,一段樟木树桩,横切面大都是椭圆形的,最长的直径两端是耳朵,再根据木料材质确定正面,接着才是剥皮、放样、出料。雕刻时下巴的位置首先凿刻,然后开脸,先雕大形,再刻画细节(图②)。面部完成后清理背面、凿空树心。嘴巴是镂空的,穿戴神将的乡亲可从嘴里往外看。接着打磨抛光。神将木偶头上漆之前都要扒底,老手艺用的猪血和瓦灰,现在的工艺在用料上更讲究,用腻子粉。最后一道工序是喷漆彩绘(图③)。”

  陈信章介绍,“前些年,台湾信众来显应宫进香,慕名来到我这里定做、修补木雕神将。有一年,台湾马祖乡亲送一对喜脸童子来修理,我一眼就认出是祖父陈星修的老手艺。一问,果然有上百年的历史,也是出自我市金峰一带,与我的猜测吻合。我拿出祖父留下的喜脸童子木模来比对,简直一模一样。令马祖乡亲啧啧称奇。”

  目前,陈信章的木雕神将有五种人物:世子、将军、地保、马夫、童子。据马祖乡亲介绍,马祖当地的迎神绕境礼俗,神明出巡是仿照古代皇家、官衙礼仪而设,与福建同源。举行摆暝迎神的民俗活动时,穿戴“孩弟”的乡亲,追逐捉弄乡间的儿童。早年乡间道路没有现在平坦宽阔,被追逐的小孩有的慌不择路从田埂上跑,民间的寓意是借此驱赶野猫野猪以免危害农作物,祈祷风调雨顺、作物丰收。

  头戴珠冠,身批锦袍,脚踩虎头靴,还配有一对樟木雕刻的手臂,摆摆手,憨态可掬……陈信章的工厂里,堆满了各种款式、表情各异的神将木偶,世子、将军背后则仿照戏曲人物,插上了四杆护背旗,琳琅满目,很是气派(图④)。童子神偶,有怒、凶、哀、喜等不同表情,穿插在迎神摆暝的祈福巡境队伍中,活蹦乱跳带动整场气氛。在长乐乡村,乡亲在游神队伍前方大量燃放焰火炮仗,尽量让队伍在自家门前多停留一阵子,巡游队伍每进一步都像冲过雷火阵,惊险刺激。穿戴童子神偶的乡亲互斗步艺,精彩万分。由迎神巡游习俗演变而来的台湾“电音三太子”近年来更是风靡海峡两岸。

  “每年,台湾都有乡亲回来订做几十尊木雕神将,也会送破损的神将、八爷头来修补,去年还修了30多尊。”陈信章说,“我喜欢从事这个行业,暨可以弘扬民俗文化,也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多做些事情。”

  (记者 欧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