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方寸之间的快乐天地

——记供电公司退休职工陈家泉的集邮人生

http://www.clnews.com.cn  2014-09-15 07:49:16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邮票,对陈家泉来说,是一个思想徜徉的圣地,可以让他在方寸天地间,汲取着知识,陶冶着情操,享受到了人生的快乐。

  他是市供电公司的退休职工,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投入到了邮品的收藏中,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集邮爱好者。

  身为印尼华侨的陈家泉,全家居住印尼,1954年,他随祖父回国求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后来考公务员进市水利局工作,1968年到供电公司。如今印尼的父母及5个弟弟要他出去团聚,但他说还是自己的国家好,家乡好,他谢绝亲人的劝说,一直在供电公司勤勤恳恳工作到退休。期间他当选了福州市第11届人大代表、福建省第10届人大代表。

  读小学时就爱上集邮

  陈家泉最早迷上邮票,是在上小学时。当时,有一位同学经常将邮品带到班上,他被这五彩斑斓的邮票迷住了。从那时起,他开始自已收集邮票,一发而不可收拾。

  陈家泉年轻时喜欢运动,是个体育迷,因此特别钟情体育邮品,尤其是喜欢收集历届奥运会邮品。每天一到体育新闻时间,他总时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有的还要记下来,以便编邮集时用上。集邮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引领他从平凡单调的生活走向多姿多彩的美妙天地。40年来,他共集全中国邮政发行的所有票品及奥运、体育邮品5万多枚,带着满腔兴趣和热情编制了《体坛春秋》、《亚运之光》、《乒乓球》、《走进奥运》等邮集十余部,其中《乒乓球》体育邮集获2008年海西情福建省现代集邮展三等奖,《走进奥运》等七部邮集在福州市、长乐市邮展中获奖。

  “邮票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一部百科全书。” 陈家泉不仅有丰厚的邮品,还有丰富的邮识。他认为,集邮是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搜集邮票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索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满着未知的喜悦。邮票中表现的历史文化题材、人物、建筑、体育、风景名胜、文学等诸多内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收藏邮票的同时,也收获了无尽的知识。他常常拿出自己的珍藏邮品给孙子看,并给孙子讲述邮票上的故事。

  为买邮票步行几十公里

  当有人问到众多邮品又是如何收集时,陈家泉认真地说:“要感谢亲戚朋友的支持,还要加上自已一家人长期不懈的努力。”陈家泉的许多亲戚在海外都知道他喜欢集邮,一见到新发行邮票就寄过来在国内各地的邮友也会经常互寄邮品交流。他自已有时利用出差机会,每到一地,办完公事就直扑邮品市场,发现称心邮票价格再贵也舍得买下。

  30年前的一件事,陈家泉记忆犹新。那天,福州市举行全省邮展,他赶紧请假,前去观看。下午参观完他又跑到邮票市场,突然看到了几张渴望已久的邮票,二话不说掏出钱将其买下,高高兴兴跑到台江码头,想乘船回长乐,可是一摸口袋,天哪!只剩下二角钱。这时才想起,连路费都忘了留下,无奈,只好步行几十公里回长乐。说起这桩往事,陈家泉面带微笑,路程虽辛苦,但是他收获了集邮的快乐和难忘的人生经历。

  陈家泉的爱人陈利金,也是供电公司退休职工,她非常支持丈夫的集邮爱好,她劝说丈夫戒掉了烟、酒,平常省吃俭用,挤出部分退休金,用于购买邮票。去年还被称为长乐集邮“贤内助”。

  活到老,学到老,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陈家泉的集邮知识水平越来越高。“集邮不仅丰富了我的老年生活,还能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健康。”陈老说,“现在老了,手脚也不灵活,但我会坚持将集邮之路走到底。”

  (记者 陈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