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明长乐 >> 文明典型 >> 正文

陈国锐:以米缀线 重现秘技

http://www.clnews.com.cn  2020-07-03 16:20:27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美术培训老师陈国锐最近有点忙,因为他的学生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迎接世遗大会创作作品。这些作品要求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蕴含当地的传统文化,它们将出现在为迎接世遗大会而举办的福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览中。

  陈老师指导的长乐古槐中心小学,是此次接到任务的13所福州中小学之一。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将用上福州的一项特色非遗技艺——高楼米线。

陈国锐:以米缀线 重现秘技

  这一“非遗”曾消失近70年

  什么是“高楼米线”?

  与众多声名远扬的福州非遗项目相比,这一项对于许多人来说却是全然的陌生。原因是,“高楼米线”在历史舞台上曾销声匿迹近70年。福州市不久前举办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时,高楼米线的亮相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询问:这是用什么做成的?怎么能做成这个形状?这是我们福州的非遗?

  当时陈国锐带来的玲珑洁白的高楼米线作品,甚至被许多人误以为是牙雕。只有凑近细看,才会发现这些栩栩如生的亭台、动物,居然是用一颗颗稻米缀连而成。

  高楼米线是长乐古槐镇高楼村独有的民间技艺,出现的历史已有上百年,但断档与空白也长达数十年。

  前文提到的陈国锐,是目前高楼米线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正是他,将消失超过半个世纪的民间技艺摸索着重新恢复,让长乐古槐镇高楼村曾经非常鼎盛的特色祭祖景象重现。

陈国锐:以米缀线 重现秘技

  80后不寻常的职业选择

  陈国锐是古槐镇高楼村人。生于斯,长于斯。但1987年出生的他,其实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村子里曾有这么一项传统技艺,也从不曾见过高楼米线的实物。

  直到2016年,一位老华侨回国,和村里老人交谈时提到了高楼米线,年逾九旬的老人家回忆起当年的祭祀盛景十分怀念,而在旁的陈国锐则震惊村里竟有过这样一项“消失的珍宝”。

  高楼米线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最为鼎盛。当时每年正月,高楼村几百户人家,家家都要制作一件米线作品,放在祠堂祭祖。人们诚心祭拜祖先、祈求丰年的行为,逐渐演成为富有风情的民间技艺展览。并且,家家户户暗里较量起谁家的技艺更高超,米线作品制作更精美,久而久之竟然让高楼村的正月祭祖声名远播。每年这一日子,不要说隔壁村庄,就是远到福清、连江都有人特地赶来观看。直到上世纪50年代,祠堂挪作他用后,高楼米线的制作也就沉寂了。

  陈国锐意识到,现在还有老人记得高楼米线的样子,尚能回忆和讲述一些关于这项古老传统的线索。再过些年,这些见证人逝去后,高楼米线就会真正消失在历史当中。

  其时,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陈国锐已经在福州一家外资企业担任设计主管,这是一份相当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血液中的某种情结在召唤他。经过深思熟虑,他放弃了优厚的职业,回乡去研究高楼米线。

陈国锐:以米缀线 重现秘技

  古老技艺的创新与生机

  即便有着美术院校的专业功底,要恢复高楼米线这项技艺也并非易事。陈国锐一一拜访村里了解高楼米线的老人,一面寻找线索,一面自己用稻米摸索实践。以前,高楼米线用的是海边长而细的野稻,但现在生态环境改变,海边野稻难以寻觅。陈国锐试了数十种稻米,最后锁定了长度和个头最为接近的泰国茉莉香米。

  找到替代稻米仅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过去祭祖之后,制成的高楼米线就算完成任务,并不考虑长久保存。用米糊粘连的高楼米线易损坏或被虫蚀,这也是后来它们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要攻克这一难关,让高楼米线更长久地被更多的人认可,陈国锐尝试了各种黏合材质。像是个科学怪人一样,他天天埋头捣腾稻米和胶剂。目前陈国锐最新解决办法是,将成品涂上环氧树脂,外加玻璃罩,从而大大延长了高楼米线的保存时间。

  “高楼米线失传了将近70年,重新恢复有太多东西需要去研究。身为家乡的一分子,我有必要去传承这项技艺,再苦再难也要扛起来。”在陈国锐的努力下,高楼米线2018年正式列入市级非遗名录,成为福州“古老又年轻”的非遗项目。

陈国锐:以米缀线 重现秘技

  但这一传统技艺真正的“留存”难关其实还在于人。

  陈国锐认为,仅有他一人会做高楼米线,远不能让高楼米线长久留存。后来,在家乡老师和学校的推动配合下,古槐中心小学成立福州高楼米线传习基地,陈国锐担任这一技艺的传承教学老师。现在,当地的小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一传统,孩子们还创意地将色彩带入到高楼米线的制作当中。

  陈国锐昨日告诉记者,他的高楼村同乡,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陈骐教授还邀请他到高校,将高楼米线的制作编写成课程PPT,规范化制作材料并制订技艺学习进度。

  过去,高楼米线通常只写“福”“寿”这样的祥瑞图样。在沉寂近70年之后,缀连稻米的这项古老技艺,终于要开始书写一个新故事了。

  (转载《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