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民生热点 >> 正文

福州:“四大经济”并驾齐驱引领发展

http://www.clnews.com.cn  2022-08-20 13:02:06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福州:“四大经济”并驾齐驱引领发展

东湖VR小镇。记者 池远 摄

福州:“四大经济”并驾齐驱引领发展

赖璇莉/图

  2012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达4218.29亿元;2021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达11324.48 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全国省会城市第十。

  十年间,带着更大体量腾飞,福州在发展之路上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绘就发展新图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海洋经济涌起新潮,绿色经济生机盎然,文旅经济加速复苏……经济发展“高素质”与生态环境“高颜值”相得益彰。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四大经济”,福州实现对资源禀赋的重新审视和优势再造,找准比较优势与未来增长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变优势为胜势、变特色为品牌,着力打造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新格局。

  拥抱数字 点燃发展新引擎

  发展数字经济是新一轮产业变革大势所趋,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上月,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榕落下帷幕。在前四届数字峰会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62个的基础上,今年福州又新添89个入省库项目,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势不可挡。

  以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落地为新起点,福州乘“峰”而上,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吹响建设数字应用第一城的号角,着力打响数字福州国际品牌。

  回望十年间,把握新兴业态的时与势,一批批新兴产业接力在榕城大地开拓新蓝海——

  2013年“大数据元年”,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正式动建,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东南大数据高地,747家数字龙头企业落户;

  2015年物联网技术方兴未艾,马尾物联网产业基地成为全省唯一、全国第四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成长为目前全省物联网企业最密集区域;

  2020年全球化新格局下,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福建首个国产芯片整机生产基地——海峡星云智能制造基地投产,满足我省对国产信创服务器、PC整机的国产化替代需求……

  数字之风劲吹,带动各行各业掀起变革。在生产车间,福耀玻璃引入智能生产线,生产材料自动运转,生产数据实时流通,生产提质增效;田间地头,通过水温智慧化综合调节,原本生长于热带的黄金火龙果喜获丰收,走俏市场。

  从新兴产业高地,到边远山村,数字带来新旧动能的转换不断加速。2018年至今,福州数字经济规模连跨3个千亿大关,占GDP比重达48%,为高质量发展点燃强劲引擎。

  向海而兴 开拓发展新空间

  近日,“百台万吨”生态养殖平台项目又有新进展:“乾动1号”海鱼养殖平台在连江顺利下水,预计本月投放定海湾海域进行大黄鱼养殖,年产优质大黄鱼200吨以上,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从伴海而生,到因海而兴,再到向海图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积极融入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发展更具创新活力的海洋经济。

  十年间,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成功获批,成为第三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依托马尾和元洪国际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成为省内唯一获批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振鲍1号”“振渔1号”“定海湾”等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投放,福州的“海洋牧场”不断壮大。

  十年间,临港工业串珠成链——江阴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强势崛起,朝着打造“世界一流的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专区”目标加速迈进;连江可门港区申远新材料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罗源湾北岸崛起现代化钢铁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钢铁产业基地……沿海临港工业基地持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增长极。

  十年间,新兴产业蓄势腾飞——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向好,“高新蓝”技术为“海上福州”建设提供新动能。

  不断追逐“蓝色梦想”,福州多项临海产业产值、海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2020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2691亿元。2021年,福州海洋生产总值保持全省首位,水产品产值632亿元,产值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点“绿”成金 开创发展新局面

  原本一文不值的工业废气,转化成食品级二氧化碳出售,每年为企业带来超千万元净利润。近日,福建合盛气体公司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顺利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售卖新渠道,实现绿色“变现”。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厚植生态底色,过去十年间,福州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并进,开创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走进闽侯县青口镇青林村,满目苍翠,连绵的山林正通过创新的林业碳汇等形式,书写“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故事。

  去年底,青林村林农林功秋收到了我市首笔个人林业碳汇贷款。这款碳金融产品的成功实践为我市林业融资开辟了新渠道,让林农、林企通过林业碳汇等非木质产品获取经济效益,助力林业产业化经营。

  走进工厂,一场绿色转型也在全面推进。

  去年5月,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成为全国首个“碳中和”工业园区,为我国产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树起模范标杆。

  一年多来,这座绿色园区屡立“战功”:实现海上风电高端核心装备全部“福建造”;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生产能力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东方电气海上风电总部基地开工,形成以大型海上风电高端装备为重点的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十年来,福州不断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一批示范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业带,并依靠数字技术加持,实现重点行业企业和市级以上园区循环经济改造、系统节能改造,带来澎湃的“绿色活力”。

  文旅融合 注入发展新动能

  山海之间的闽越神话、坊巷之间的家国情怀、河海之间的海丝传奇在隧洞内精彩演绎……8月5日,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寻梦闽都》首映,光影交织中,让观众一“梦”闽都千年。这场融合丰富闽都文化元素的视听盛宴将常态化在乌山隧洞上演。

  近年来,福州积极引进国内知名文旅企业,打造一批文旅演艺项目,以文化活动激发市场活力。

  处处有文化,满眼皆山水。十年来,福州将全域生态旅游发展理念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有福之州”为核心定位,推动形成“市域即景区、景区即市域”的全域生态旅游布局,文旅经济在福州处处“开花”。

  以文化为基底,融入时代脉搏,福州的文旅品质步步攀升。一座座古厝、老街区成为弘扬闽都文化的窗口,火了“福州古厝”的名片,同时通过古厝活化引来了多样化的文旅业态;一条条内河串连起文旅产业集群,内河游越来越旺,也“点燃”了灯光辉映下的夜色经济;一处处温泉构筑了“中国温泉之都”品牌,从城区到乡镇,旅游发展新空间不断拓展……

  十年厚积薄发,福州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保持全省前列,克服疫情冲击,福州始终向着打造千亿文旅产业的目标阔步前行——

  结合节庆等时间点发放文旅消费券,实施“文旅+”,“四大经济”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借三江口、晋安湖等地势之优建设高端滨水酒店,借底蕴之丰打造船政文化城,产业群渐渐集聚;38家大众茶馆在公园、景区开业运营,“福州好礼”走进景区街区,旅游消费产业链得到延伸,用多元化的业态吸引多样化的消费群体。(记者 林瑞琪 颜澜萍 张笑雪 林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