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民生热点 >> 正文

名师点评中考作文:心系国事天下事 写好“看月与探月”

http://www.clnews.com.cn  2024-06-20 16:15:20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19日是中考首日,语文作文题是《看月与探月》。

  材料一:20年来,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为人类月球探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材料二:月亮一直是我们遥看的对象,寄托着我们的无尽情思;月亮也是我们探索的对象,承载着我们的无限梦想。

  以上二则材料给你什么思考和感悟,请以《看月与探月》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上是考生叙述,具体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该如何下笔,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本报特邀福建师大附中语文组原组长、高级教师薛章辉和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陈颖进行点评。

  薛章辉

  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才能拿高分

  薛章辉认为,这道中考作文题切合时代特点,考查学生是否关注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我认为中学生必须与时代同步,心系国事。”

  薛章辉说,考生可尽情讴歌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讴歌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讴歌国之强盛,才有今天的“世界首次”!材料引发的思考与感悟实在太多了。

  “过去我们是看月,现在是探月。”薛章辉指出,考生如果能在文章中深情概述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以及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的开拓性贡献,必将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薛章辉说,材料可引发的情感太丰富了,考生可以从月亮的美称、雅号入手,如“婵娟”“金镜”“碧华”等,并加以诠释,也可以从描写月亮的古诗或者神话入手,描述古人的浪漫想象。如今,古人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许多未知领域不断得到探索,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充实自己才是实现梦想的途径。

  他认为,两则材料必须兼顾,但可以有所侧重,记叙文一定要展开合理联想与想象,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才能写出高分作文。

  陈颖

  做好四点

  写出个性化文章

  陈颖指出,中考作文题既立足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实践第三题《月亮》),又紧密结合热点;既关照考生个人经历体验,又呼唤青少年的时代精神,兼具典型性和开放性,充分体现了依标命题、教考衔接的命题理念。

  写好这篇作文题,陈颖认为考生要做好四点。首先,审题先审意。她认为,“月”是自然之月、生活之月,也是心中之月、理想之月。“看月与探月”的关系,就是浪漫与现实、思与行的辩证关系,体现思引导着行,因思而行,行验证着思,由行致思。

  其次,意定选准材。不能不写月,不要只写月。考生要应题而作,也可以在自己精心准备的素材基础上去调整。如写剪纸,可“应月而生”,剪出“嫦娥奔月”“飞船探月”的作品;如联系课内,可写遭贬失意的苏轼与张怀民共赏承天寺月光,探心中那一轮“旷达之月”。

  再次,材备谋篇章。考生如果写作记叙文,可以采用虚实结合、双线并行的写法;写作议论文,可用横式结构,探究如何从“看月”出发,进而实现“探月”,或用纵式结构,探究“月”的蕴意、“看月”的情思以及“探月”的方式。

  最后,章行要显意。考生在行文过程中,要充分体现题旨,适当点扣题意。

  陈颖指出,考场写作要注意把握内容的切题性、表达的丰富性、结构的严谨性、立意的深刻性等方面,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才能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文章。(记者 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