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获悉,近日,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鲍一号’规模化繁育技术及推广示范”顺利通过验收,将有力推动福州鲍鱼产业良种化进程。
据了解,从2021年起,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和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承担福建省科技计划“‘福鲍一号’规模化繁育技术及推广示范”项目,对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绿鲍与我国北方皱纹盘鲍开展引种和保种工作,同时利用绿鲍作为父本与北方皱纹盘鲍作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开展“福鲍一号”杂交苗种的规模化繁育生产工作。
历经3年时间,项目成果显著:建立了母本皱纹盘鲍和父本绿鲍优良亲本家系,母本保种3万多粒,父本保种7000多粒;攻克了亲本驯养关键技术,提高了苗种培育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福鲍一号”鲍苗度夏成活率及养殖成活率较当前主养品种黑鲍显著提高;建立了亲本和杂交子一代的种质鉴定方法,研发出“福鲍一号”种质鉴定试剂盒1种。
“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繁育出‘福鲍一号’苗种超600万粒,示范推广面积36亩,新增产值超600万元,已在省内罗源、连江、东山、漳浦等地推广养殖,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优化福建省鲍鱼养殖品种结构,促进福建省鲍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蓝瑜萍 通讯员 黄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