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
是我国很多地区
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
这一防汛关键期也被称为“七下八上”
当前
全国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近期台风活动频繁
通常伴随着较大的降雨量
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入汛以来
我区立足实际
早谋划、早部署、早组织、早行动
紧盯重点区域
积极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
织牢织密汛期“安全网”
全力打好防汛应急“准备仗”
“大爷,您这个房子比较老旧了,如果下大雨了,就不要出门了,我们村干部会过来接您到避灾点去。”在玉田镇,记者看到镇村干部正在走村入户,向村民宣传在汛期、台风期间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对辖区内低洼地带、危旧房屋、高陡边坡、地质灾害、水库、河道等重要防汛节点进行再次摸排,摸清风险区域受影响人员底数,为应转尽转、应转快转做好相关准备。
“我们对危险区域转移对象1处4人建档立卡,安排专人严密监测,随时可做好应急转移准备。目前全镇15处避灾点全部落实到位并配齐应急救灾物资。”玉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安全度汛,该镇严格按照区防汛物资储备标准要求,对防汛防台物资进行一次大点验,确保遇到险情能迅速响应、高效处置。
今年以来,按照“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部署和要求,我区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和细化了防洪防台、应急抢险等预案,并落细落实人员转移、物资储备、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
目前,我区已为危险区域转移对象建档立卡86户共184人。全区284个防汛物资仓库,共储备麻袋79510条、编织袋456240条、救生衣5300件、冲锋舟14艘、橡皮艇25艘、排水泵28部、防汛“五小件”980件(套),组织各类抢险队伍296支共7400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避灾点的
规划、建设、使用与管理
全面提升长乐区自然灾害避灾点
维护建设质量和水平
我区下发了
《长乐区自然灾害避灾点管护实施指南》
完善管护机制
全区目前有315个自然灾害避灾点
配备相应的床板、棉被、毛毯
草席、毛巾、牙刷、脸盆、水桶等
生活应急物资
总共可安置受灾群众约7.74万人
此外
我区还加强了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
共出动463人次
排查风险隐患点214处
查出隐患30处、已整改30处
同时对全区18个乡镇(街道)防汛抗旱责任、风险隐患及危险区域转移对象、防洪防潮排涝等防灾工程、应急预案修订、防汛物资储备、避灾点、渔船渔排等情况进行检查,全力推进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和提质增效行动,围绕“十个有”形成全区防汛标准化格局。
针对去年防汛工作中的短板,区防汛指挥部联合区人武部、应急局、住建局、卫健局、供电公司、首占镇、曙光救援中心等单位在首占镇洲宁社区开展低洼地带群众转移安置、应急卫星通讯、龙吸水操作、供电保障、解救落水群众等科目防汛应急演练,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和应急队伍的参与,熟练掌握转移避险流程,提升对洪涝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
(记者 王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