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塘屿地名考

http://www.clnews.com.cn  2024-04-24 17:20:54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塘屿村,又称唐峰、唐山、断屿、唐屿等,旧时属闽(侯)县至德里,今属长乐区首占镇,距长乐市区8千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塘屿村北有上洞江蜿蜒而过,与福州三江口片区隔江相望,又与福州滨海新城沿山并立,水陆交通便利,农田资源丰富。

  长期以来,关于“塘屿”的写法,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为现行“塘屿”,一为“唐屿”,那么,两种写法究竟孰对孰错呢?

  1998年版《九龙林氏族谱》中“旧谱序”有如下记载:“吾祖世居九龙山,取名九龙林氏,村庄自古称 屿,又称阳厦、厦阳、唐峰、唐山,盖自唐季卜迁于此,故称唐屿也。”意思是说,塘屿村民的先祖在唐朝末年迁居而来,由此得名唐屿。

  “唐屿”一名,在邻村黄李村的族谱中也有印证。翻阅黄李《陇西唐峰李氏谱志》,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以公系出大唐宗室之胄,因改断屿为唐屿”。就是说,黄李村李姓是李唐皇室后裔,因怀念唐室祖原,便改断屿一名为“唐屿”。

  由此可以看出,“唐屿”一名的确立,的确与唐朝有莫大联系。

  此外,“唐屿”还广泛出现在长乐各处古迹、史料中。塘屿村内林莹故居月湖厅,门楣匾额上镌刻“唐山月湖厅”几个大字;林寅在金刚腿附近的题刻”闽江第一”的落款为“唐山林寅”;从明朝万历年间林材主修的《福州府志》到清末的《闽县乡土志》、再到民国的《长乐六里志》,所记载的皆为“唐屿”。

  不过,“塘屿”一名也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如乾隆《福州府志》中的闽县地图就标注为“塘屿”。漳港中学历史老师林小龙经过研究认为,出现此处标注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通假字,本图中的“琅尾”被标成了“狼尾”,那么,“唐屿”也有可能因通假被标成“塘屿”。二是避讳,清初,唐屿人林之蕃与林之木等人曾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南明隆武帝),事败后隐居唐屿(后来林之蕃又不得已隐居鼓山)。至康熙、雍正、乾隆时,清朝大兴“文字狱”,忌讳“唐”字,地图便只能标注为“塘屿”。

  建国后,“唐屿”与“塘屿”的地名经常混用,《长乐县地名录》一书中,《长乐县政区图》标注村名为“唐屿”(时称为“唐屿大队”,含唐屿、岭头自然村),而该书在介绍“首占人民公社概况”时,则记为“塘屿大队”。

  林小龙告诉记者,现行的“塘屿”地名,很有可能是各方争论、协商、妥协后的结果。历史上的唐屿,囊括了如今塘屿、黄李、屿后、岭头4个行政村的范围,而塘屿村作为曾经“大唐屿”的一部分,很难独占“唐屿”这个地名,便沿用“塘屿”至今。

  新闻超链接:建国后塘屿行政区划沿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乐的唐屿、黄李、屿后、礼元、赤屿五联村成立赤屿乡,长乐全县共159个乡。1950年1月,以唐屿、黄李、屿后三联村为塘屿乡。1956年春,成立塘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实行以社代政,塘屿改大乡,辖唐屿、黄李、屿后、岭头四个高级合作社。1958年9月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塘屿乡共设六个连部。其中,唐屿设三个连部,岭头设第四连部,黄李设第五连部,屿后设第六连部。1961年,黄李与屿后成立联村大队,从塘屿乡析出。1989年,岭头又从“唐屿大队”析出,设立行政村。“唐屿”褪下千年风华,成了名不见经传的“塘屿村”。

  (记者 吕进 通讯员 林小龙)